參政黨思想建設研究8(3 / 3)

參政議政的內涵、渠道和形式,決定了參政黨參政議政的特點和必須把握的原則。參政黨參政議政的主要特征是政治性、組織性和高層次,也有學者認為,參政議政是我國民主黨派的重要職能,其主要特征有製度化、功能性、政治性、參與性、合作性、協商性、組織性等方麵黃列:《淺議民主黨派參政議政的主要特征》,《團結報》,2008年3月29日第8版。。由於參政黨的參政議政職能是基於我國多黨合作製度對共產黨和民主黨派在政治參與中的角色定位而派生出來的,因而,參政黨的參政議政是一項嚴肅的、具有政治意義並產生政治後果政治活動,它不僅是參政黨的政治權利,也是一項重要政治責任,是參政黨存在的價值和意義的重要表現。政治性是參政議政的首要特點。參政議政的組織性是指參政議政大多是以參政黨名義或身份有組織地進行的,在為參政議政開展工作的整個過程之中,都有嚴格的規範。參政議政的高層次是指參政黨的參政議政通過政黨與政黨的合作,立足於人大、政協、政府等機構,已經進入到我國政治生活的權力深層,發揮著不同於一般社會公民組織的重要作用。據2007年國務院新聞辦《中國政黨製度》報告,1990年至2006年,各民主黨派中央、無黨派代表人士“向中共中央提出重大的書麵意見建議200多項,內容涵蓋了經濟、政治、社會、教育、科技、文化、衛生、國防、外交、港澳台僑等諸多方麵”。這些意見建議得到中共中央、國務院的重視和采納,產生了良好的社會效果,也為參政黨參政議政的高層次特征提供了一個注腳。

民主黨派參政議政既然是政治性、組織性、高層次的政治參與活動,那麼就應該有自己要堅持的政治原則。首先,既要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又要充分發揚民主。在我國多黨合作的政治格局中,中國共產黨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是執政黨,這是曆史的選擇、人民的選擇,是憲法明確規定的。民主黨派作為中國共產黨的親密友黨,是參政黨,其參政地位同樣受到法律保護,並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中作出了傑出貢獻。民主黨派的參政議政必須以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為前提,在此基礎上,積極發揚民主,充分發揮民主黨派的參政議政作用。民主黨派的性質、地位和特點,決定其參政議政有著獨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有利於中國共產黨廣泛集中各界人士的智慧,充分反映他們的意誌和各方麵的合理要求,使製定的方針政策更加科學、更加民主,對於提高中國共產黨的執政能力,推進我國多黨合作事業的發展,有著極為重要的作用。民主黨派參政議政作用的發揮是其作為政黨而存在的重要標誌,如果民主黨派不能履行其職能、發揮其作用,那麼民主黨派存在的合理性就會受到質疑,進而波及對我國整個政黨製度的懷疑,進而危及中國特色的政治發展。因此,隻有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充分發揚社會主義民主,參政黨的參政議政才能在國家政治生活中發揮應有的作用。其次,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民主黨派的參政議政要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就必須牢牢把握“以人為本”這個核心,圍繞全麵協調可持續發展,提出自己的真知灼見。科學發展觀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指導思想,也是民主黨派的行動指南,為民主黨派的參政議政開辟了廣闊的空間,民主黨派參政議政的範圍已經由過去的經濟建設為中心,擴展到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生態建設等等方麵,推進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建設的協調發展,應該成為新世紀新階段參政黨參政議政的主題。第三,要堅持我國政治體係的政治原則和政治規則,也就是說,民主黨派的參政議政要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和基本的政治規則。如有的參政黨成員在1999年提出要使一部分人先民主起來,建設中國的政治特區,由於這一建議案所建議的實踐途徑完全是照搬西方的政治製度和政黨製度,因而違反了我國的政治原則,不可能得到政府的采納。再比如關於把民主黨派合並成為一個反對黨的建議、關於民主黨派堅持合法反對原則的建議、關於把民主黨派建設成為準反對黨的建議等都因為違反我國政治原則而不可能產生實際的效果。第四,要把握好全局利益和具體利益的關係。參政黨在參政議政中,一方麵要代表自己的成員和所聯係的群眾進行利益表達,否則,參政黨和政黨製度的功能難以發揮。另一方麵,民主黨派也不同於西方國家的政黨,不會為了自己的利益給國家和政府形成強大壓力,成為壓力集團。因此,參政黨的參政議政,一方麵要代表自己和所聯係的群眾的合法利益,同時,要從全局出發,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為參政議政的出發點和落腳點,處理好全局利益與具體利益的關係,協助政府做好維護穩定、協調關係、化解矛盾的工作。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民主黨派參政議政工作形成了比較成熟和相對固定的體製和模式,在國家和公共事務的管理中發揮了積極而有效的作用。為了進一步發揮民主黨派的參政議政作用,《中共中央關於進一步加強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製度建設的意見》對進一步發揮民主黨派的參政議政作用,拓寬民主黨派參政議政的渠道都有明確而具體的規定,這對於民主黨派的參政議政提供了廣闊的製度空間,也對民主黨派的參政議政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此外,時代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也為民主黨派參政議政職能提出了強大的現實需要,如利益分化和利益主體多元化的事實需要民主黨派更好地通過參政議政實現利益表達;政府公共管理專業化、技術化趨勢一方麵令民主黨派參政議政職能麵臨邊緣化的風險,另一方麵也為民主黨派參政議政工作創造了重要機遇;決策科學化、民主化的趨勢既為民主黨派參政議政提供了更明確的價值基礎,也是對民主黨派參政議政的績效的強烈呼喚。凡此種種,都需要各個民主黨派更需要充分發揮自身參政議政優勢,突出參政議政重點,提高參政議政成效,這就需要民主黨派在加強自身建設時有意識的從思想上、組織上、能力上突出為參政議政服務的視野,把自身建設的落腳點放在提高參政議政實效上來。

(二)民主監督

民主黨派的民主監督是中國社會主義監督體係的重要組成部分,它主要包括民主黨派對處於執政黨地位的中共及其領導幹部的監督,以及對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的監督。監督的內容包括國家憲法、法律、法規的實施情況;重要方針、政策的製定和實施情況;中共領導幹部和國家幹部履行職責、遵紀守法、為政清廉方麵的情況等等。監督的主要形式是在多黨合作的框架內,通過各種合法有效的渠道(如高層次、小範圍的談心會、政協會議、政府的有關會議和活動等)提意見、建議和批評,也可直接通過黨派組織把意見建議送達中共中央。特約人員製度是民主黨派發揮民主監督作用的一種重要製度形式。為了進一步發揮民主黨派的民主監督作用,截至2005年底,先後在縣級以上監察、檢察、審計、教育部門以及稅務、土地等部門,聘請了五萬多名民主黨派成員、無黨派人士擔任特約監督員,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參見全國統一戰線幹部培訓教材編審委員會:《中國統一戰線簡明教程》,華文出版社2008年版,第117頁。。

民主黨派的民主監督相比於其他監督體係具有其獨特的功能,它不僅具有警示功能和反饋功能,而且還具備谘詢功能。它首先是對決策製定和實施過程中的失誤、黨政幹部違法亂紀和貪汙腐敗行為進行監控,對一定時期突出的社會問題提出意見和批評,提交執政黨和政府解決,從而起到反饋信息、警示政府的效果。其次,對共產黨而言,民主監督同時還是一種支持和服務。如果說警示和反饋是決策之前的提醒和失誤之後的批評,那麼,谘詢和服務則貫穿於整個決策過程,寓監督於協商之中,是促進中共決策科學化的重要力量。與中共黨內監督相比,各民主黨派和無黨派人士反映和代表著各自所聯係群眾的具體利益和要求,能夠反映社會上一個方麵的意見,他們的監督是一種異體監督,能夠提供一種單靠中共黨員所不容易提供的監督,能夠發現執政黨工作中存在的缺點和失誤,有利於共產黨保持清醒的頭腦,更加自覺地抵製、克服官僚主義和各種消極腐敗的現象,加強和改進執政黨和政府的各項工作,始終保持與人民群眾的血肉聯係。因此,民主黨派的民主監督有利於強化體製內的監督功能,避免一黨執政由於缺乏監督而導致的種種弊端,具有重要意義。正因為民主監督的具有這種其他監督形式所沒有的特征與作用,有的論者甚至提出把民主監督職能作為民主黨派的首要職能。如蔣英州認為,充分發揮民主監督作用,實際上是民主黨派最能充分體現和實現自己政黨價值的重要的、有效的方式與途徑,同時,也隻有在這個方麵取得突破性的進展,民主黨派在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和社會主義政治文明建設中才能更充分地發揮其獨特的政治功能與價值,這就涉及中國共產黨對民主黨派的功能進行排序的問題。如果把民主監督作為民主黨派的主要政治功能,就會對民主黨派的政治價值作出新的認識,從而為雙方的共同發展找到新的途徑與方式蔣英州:《論民主監督功能對我國民主黨派存續與發展的重要價值》,《中央社會主義學院學報》,2008年第5期。。

發揮民主黨派的民主監督職能,要在四項基本原則的基礎上,發揚民主,廣開言路,鼓勵和支持民主黨派與無黨派人士對黨和國家的方針政策、各項工作提出意見、批評、建議,做到知無不言,言無不盡,並且勇於堅持正確的意見。這是發揮民主黨派民主監督職能的總原則。和參政議政一樣,民主黨派履行民主監督職能,也必須在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前提下發揚社會主義民主,必須遵守中國政治體係的政治原則和基本的政治規則,必須遵守多黨合作的政治準則,使民主監督在正確的軌道上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