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政黨思想建設研究11(3 / 3)

科學發展觀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成果,與馬克思主義一脈相承,是曆史唯物主義的發展觀。胡錦濤同誌在中共十七大報告中指出:“科學發展觀,第一要義是發展,核心是以人為本,基本要求是全麵協調可持續,根本方法是統籌兼顧。”這段講話,精辟揭示了科學發展觀的內涵和實質,體現了對曆史唯物主義的繼承與運用。首先,科學發展觀的第一要義是發展。唯物史觀關於生產力和生產關係構成一個社會的物質生產基礎的理論以及關於物質生活的生產方式和人們的社會生活、政治生活、精神生活之間存在的相互製約關係的理論,是“科學發展觀的第一要義是發展”的理論基礎。唯物史觀認為生產力是社會發展最革命的因素,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基於這樣的理解,胡錦濤也曾指出,生產力的發展是人類社會發展的最終決定力量,隻有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不斷解放和發展生產力,才能為社會全麵進步和人的全麵發展奠定堅實的物質基礎。因此,發展是解決中國一切問題的總鑰匙。同時,經濟發展又是同政治發展、文化發展緊密聯係的,所以,我們要的發展是科學發展,它不僅僅是指經濟增長,而是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又好又快的發展;是實現各方麵事業有機統一、社會成員團結和睦的和諧發展;是全麵推進社會主義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和生態文明建設,內在的包括穩定、公平、民主、價值等社會和人全麵發展的諸要素的發展。這都體現了科學發展觀對生產力與生產關係、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築關係原理的運用與發展。其次,科學發展觀的核心是以人為本。唯物史觀關於人民群眾是社會曆史創造者的理論是科學發展觀以人為本的理論依據。唯物史觀認為,整個曆史過程是由活生生的人民群眾本身的發展所決定,人民群眾是社會曆史的創造者,任何階級和個人,隻有融入人民群眾並代表他們的利益,才能成為曆史發展的動力。因此,人民群眾是社會曆史的主體,國家權力來自人民群眾。科學發展觀堅持以人為本,把滿足人的全麵需求和促進人的全麵發展作為發展的目的,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為經濟社會發展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努力做到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實現促進社會發展與人的全麵發展的和諧統一,正是對唯物史觀的堅持與發展。第三,科學發展觀的基本要求是全麵協調可持續,唯物史觀關於社會是有機體的理論、關於人類社會與自然界關係的思想是科學發展觀全麵協調可持續發展的理論依據。唯物史觀認為,社會是一個有機體,它由生產力、生產關係(經濟基礎)、上層建築這三個基本層次構成。社會係統的整體性要求社會發展的全麵性,社會係統的有機性要求社會發展的協調性,在物質生產和精神生產,社會存在和社會意識,生產和交換、分配、消費,效率和公正,社會的所有製結構和分工結構之間,社會分工中的產業結構、職業結構、城鄉結構、地區結構和人們的利益結構、需求結構之間,個人利益、群體利益、國家利益之間都存在著辯證關係,這些社會基本關係、基本結構和基本要素之間的協調發展,是實現社會係統的有機性和整體性、保持社會的和平與穩定的條件,這是科學發展觀強調全麵協調發展的理論依據。作為可持續發展理論的先驅,馬克思、恩格斯探討了正確處理和解決人、社會和自然關係的途徑,提出和回答了為什麼要實現可持續發展、怎樣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問題,也成為堅持科學發展觀、實現可持續發展的理論依據。正是在對唯物史觀的繼承與發展中,科學發展觀堅持把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和生態文明建設當做相互聯係、相互促進的有機統一體來認識和把握,努力實現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和生態文明建設各個環節、各個方麵的相互協調、相互促進,保持人與自然、資源、環境的和諧發展,實現自然資源的永續利用,堅持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

科學發展觀是指導發展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的集中體現,這是中國共產黨十六屆五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製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的建議》明確指出了的。我們隻有從世界觀和方法論的高度,深刻理解科學發展觀的實踐基礎、基本要求、精神實質和曆史地位,才能進一步增強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自覺性和堅定性。世界觀是人們對整個世界的總體看法和根本觀點,方法論是人們認識和改造世界的一切活動所遵循的一般的、普遍的方法,體現到發展觀上,就是關於發展的本質、目的、內涵和要求的總的看法,以及如何實現發展的一般方法的研究。從總體上看,科學發展觀堅持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站在曆史和時代的高度,進一步回答了新形勢下我國為誰發展和怎樣發展的重大問題,形成了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規律性認識,是指導發展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的集中體現。科學發展觀強調以人為本,把人民群眾作為推動發展的主體和基本力量,同時把滿足人民群眾不斷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作為發展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這回答了“為誰發展”和“發展的目的”這一根本問題。科學發展觀強調全麵協調可持續,把統籌兼顧當做基本要求和基本方法,這體現了唯物辯證法關於事物之間普遍聯係、辯證統一的基本原理,回答了“如何發展”這一根本問題,因而是指導發展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的集中體現,實現了世界觀和方法論的統一、目的和手段的統一,反映了社會主義的本質和社會主義建設的內在規律,是推動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必須長期堅持的重要指導思想。在新的曆史條件下,參政黨要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中作出自己的成績,無愧於參政黨的政治地位,就必須堅持運用馬克思主義世界觀和方法論指導新的發展實踐,深入貫徹科學發展觀,更好地掌握和運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規律,推動我國經濟社會又快又好地發展。

科學發展觀的提出雖然是為了實現全麵建設小康社會的曆史任務,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製,推動國民經濟又好又快地發展,全麵總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的實踐經驗,科學分析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過程中存在著的盲目追求GDP的增長,忽視先進文化、精神文明建設、環境保護和人的全麵發展,以及在各個領域片麵追求數量、規模、速度和短期利益,忽視質量、效益、效率和可持續發展等突出問題和矛盾的基礎上提出來的,但是科學發展觀所內含的世界觀,以及它的基本精神和基本方法,如“以人為本”、“統籌兼顧”、“全麵、協調、可持續”、“尊重客觀規律”等理念與方法,對參政黨的建設與發展同樣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一方麵,學習貫徹科學發展觀,有助於參政黨理清發展思路,破解麵臨的難題,推動參政黨的科學發展。另一方麵,參政黨學習貫徹科學發展觀,對參政黨提高參政黨能力,履行參政黨職能,同樣具有重要的指導作用。

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大力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是執政黨的曆史使命,也是參政黨的曆史使命。這就要求參政黨改變和消除部分黨員幹部中存在的科學發展觀與參政黨無關的消極心理,把深入學習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作為重要的政治任務,轉化為運用科學理論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實際能力,轉化為推動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的過硬本領。參政黨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麵,一是以科學觀為指導,推動思想建設、組織建設和製度建設,實現自身科學發展;二是全麵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在履行參政黨職能的過程中,積極服務科學發展。首先是探索規律,與時俱進,推進參政黨自身科學發展的問題,這是參政黨不斷提高參政議政能力,更好地服務科學發展的需要,也是參政黨適應新世紀新階段多黨合作發展要求、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成為致力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高素質參政黨的需要。參政黨要在全麵建設小康社會的宏偉事業中作出自己的貢獻,更好地履行政黨職能實現政黨功能,就必須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加強自身建設。為此,要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適應形勢和任務的發展變化,提高參政黨的適應性;要提高以科學發展觀指導參政黨建設的能力,形成參政黨自身科學發展的新思維、新機製、新舉措;要遵循參政黨自身建設的規律,提高自身建設的科學化水平,從而提高為科學發展服務的本領。其次,參政黨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著眼點和落腳點是服務科學發展。發展是中國共產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也是各民主黨派參政議政的第一要務。胡錦濤同誌曾經指出:“要堅持把發展作為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的根本任務。中國共產黨、各民主黨派和無黨派人士都要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同心同德地為實現社會主義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協調發展和人的全麵發展作貢獻。”《中共中央舉行黨外人士迎春座談會》,《人民日報》2005年2月5日第1版。在2009年黨外人士迎春座談會上,胡錦濤同誌再次強調:“當前,發揮好參政黨作用,最主要的是要為保增長、保民生、保穩定作出積極貢獻。麵對來自國際國內的嚴峻挑戰,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是對中國共產黨執政能力的重大考驗,也是對各民主黨派參政能力的重大考驗。希望同誌們自覺把服務科學發展作為工作的著力點,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多建推動科學發展之言,多獻推動科學發展之策,多盡推動科學發展之力,為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中共中央舉行黨外人士迎春座談會》,《人民日報》2009年1月23日第1版。。這都說明執政黨對參政黨服務科學發展,有著更加深刻的期待。要滿足這些期待,需要參政黨掌握科學發展觀這個世界觀和方法論,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弘揚與時俱進的精神,運用馬克思主義全麵的觀點、曆史的觀點、辯證的觀點去觀察和審視問題,密切注視世界政治、經濟、科技、文化等方麵的變化,從事物變化中掌握其內在規律,不斷提高自身判斷形勢的能力、宏觀決策能力、駕馭全局能力、開拓創新能力,豐富、深化民主黨派的參政理念,加深對參政議政機製、基礎、資源的新認識,全麵提高參政黨的政治把握能力、參政議政能力、組織領導能力和合作共事能力,用發展著的馬克思主義指導新的實踐,才有可能不斷提高參政能力和水平,在服務科學發展上作出新的貢獻。有論者指出,參政黨學習落實科學發展觀必須做到“四個堅持”:“堅持把服務發展作為參政議政的第一要務”、“堅持以人為本這個核心,把實現和維護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作為參政議政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堅持全麵協調可持續發展的要求,著力抓住經濟建設這個中心,加強調查研究,不斷提高服務發展的能力”、“堅持統籌兼顧,統籌參政黨的整體工作,統籌促進經濟發展與推進多黨合作事業發展的關係,統籌好加強參政議政與搞好民主監督的關係,統籌發揮參政黨作用與加強自身建設的關係”薑天麟:《學習貫徹科學發展觀切實加強參政黨建設》,《前進論壇》,2009年第03期。,這是很有見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