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國成立後,中國特色政治發展道路得以確立,盡管在後來的曆史演進中,中國的民主政治建設走了很多彎路,但是,民主政治的實踐依然在緩慢發展,並且極大實現了對國民的啟蒙,公民意識開始生長,自由、平等的理念開始在普通老百姓的心中發芽。尤其是改革開放以來,經受了思想解放運動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洗禮、主體性得到了落實的中國人,更加崇尚個體,自由、平等、正義等理念深入人心,人們對民主的理解不僅告別了傳統,也超越了近代,以人民民主為核心的社會主義政治價值觀開始確立並且發展起來,這不僅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製改革的結果,也是市場經濟發展的內在要求。與過去相比,與未來呼應,當代中國的政治價值觀主要有以下特征:首先,“公民本位”開始確立。這和過去單純的“國家本位”已經迥然不同,我們開始試圖把國家和公民之間的關係建立在民主和法治的基礎上,不再任由國家、集體的利益任意侵犯公民個人的利益,而是努力在法治的基礎上實現國家利益、集體利益與公民利益雙贏的局麵。公民本位價值觀的確立,是民主政治建設的重要方麵,也是當代中國價值觀變革的一個大趨勢。其次,“以人為本”的觀念深入人心,這要求我們科學認識人的本質,強調人本身價值的至高無上性,這和過去崇尚各種各樣的政治幻想而忽略人本身的價值的做法有了根本不同,也開始告別各種各樣的拜物教意識,政治行為更加現實而客觀。第三,民主分權觀的理念開始走向具體的政治現實。這是對傳統的專製集權觀的徹底告別。我們在建國初期曾經不得不實行高度集權的政治體製,但是,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製的建立和完善,我們的政治體製中既有合理的集權,也有了適當的分權,堅定不移地推行了民主集中製的組織原則。第四,“人治”逐步走向“法治”。我國已經確立了政治體製改革的目標是建設社會主義民主政治,要實現黨的領導、人民當家做主和依法治國的統一,把法治視為民主政治建設的基本保證。第五,公平意識的日益強化。無論是從國家政治製度層麵,還是普通公民的政治訴求方麵,追求更加公民的社會,已經成為我們的共同理想。維護和重視公平,正成為一種社會共識。
二、社會主義政治價值觀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係
社會主義的政治價值觀是以人民民主和社會公正為根本訴求和核心內容的政治價值觀,它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係在政治生活領域的體現,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係的重要組成部分。參政黨要凝練和建構自身的政治價值觀,既要以社會主義政治價值觀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係為參照,也要準確把握好兩者的內涵及相互關係,從而作出更加符合參政黨實際和中國民主政治建設方向的選擇。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主流政治價值觀發生了重大變化,以人民民主和社會公正為核心內容的社會主義政治價值觀已經逐漸明確。從政治意識形態建設來看,過去我們一般隻講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對人民民主並沒有從意識形態和執政理念的高度予以強調。但是,“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再到核心是“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人民民主的理念被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無論在實踐過程中有多麼的不盡如人意,但是,和過去相比,不能不說這是一個曆史性的進步。由堅持馬克思主義指導思想,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堅持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和堅持社會主義榮辱觀組成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係”,內在的包含了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理想,包含了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做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的基本原則,則是我國社會主義政治價值觀演進過程的最新成果,是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本質體現,也是中國共產黨執政理念和治國理念的重大創新。
從具體的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來看,人民民主的政治價值觀,正是我們這個社會主流的政治價值觀,也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係的重要體現。人民民主與社會公平既是社會主義的題中應有之義,也是中國共產黨的基本政治價值取向,因而成為社會主義政治價值觀的核心內容,成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係的重要組成部分。為了實現人民民主,我們過去隻是對“為人民服務”和“人民當家做主”這些政治倫理原則泛泛而談,但是現在為了真正落實人民民主權利,已經從觀念、製度和程序各個方麵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和舉措。從觀念來看,正如有學者指出,當前的社會主義政治價值觀包含了以下五對基本政治價值理念:一是“人本”與“人權”,“以人為本”成為一種根本性的政治理念;二是“自由”與“公正”。公平正義成為政治生活最為重要的價值要求;三是“法治”與“公開”,弘揚法治精神,建設“陽光政府”已經成為社會的共同追求;四是“善治”與“參與”,政治不是單純的“行政政治”,而是“參與政治”,公民參與意識普遍增長;五是“寬容”與“協商”,多個政治主體能夠通過對話、談判、妥協、讓步,謀求政治共識和政治認同。《30年,我們的價值觀怎樣走過》,《河南日報》,2008年12月6日。這些政治理念確已成為中國社會主義政治價值觀的核心理念,並且被包含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係之中,其最根本、最核心的價值,就是人民民主、社會公正。從製度和程序層麵來看,人民代表大會製度、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製度、民族區域自治製度、基層群眾自治製度的不斷發展和完善,為民主與公正等價值理念供給了良好而充分的製度與程序,既是社會主義政治價值觀得以實現的製度保障,又以社會主義政治價值觀為價值基礎。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係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觀念係統,內在的包含了人民民主的社會主義政治價值觀,這可以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係的內在構成得到證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係首先是指馬克思主義的指導思想,馬克思主義是科學性與革命性的統一,其革命性的一個重要表現就在於它是代表無產階級和廣大勞動人民群眾的世界觀和價值觀,人民民主與社會公正正是馬克思主義所追求的理想社會的重要特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係還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這種理想是包含著民主與公平的價值訴求的。建設獨立、自由、民主、富強和公平的社會,始終是中國人民矢誌不渝的追求目標,這也是中國人民認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係的重要基礎,是新時期愛國主義的重要內容和表現,是時代精神在社會政治領域的價值訴求,是社會主義榮辱觀在政治活動領域的具體表現,規範著人們的政治行為與政治選擇。因此,人民民主的社會主義政治價值觀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係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係在政治生活領域的指導思想。參政黨要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係,必須遵循人民民主的社會主義政治價值觀;反過來,參政黨要選擇正確的政治價值觀,也必須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係,兩者相輔相成,共同推動參政黨意識形態的完善與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