②呼吸加深加長,呼吸節奏雖然增快,但沒有節奏混亂,這樣的負荷量也是合適的。
③鍛煉到自我感覺舒服時就結束,不可因感覺良好而貪多,使身體過勞而導致精神疲倦。
(2)在鍛煉身體的同時有目的地進行心理鍛煉:
鍛煉時一定要學會充分利用身心相互影響的作用來對身體產生良好的影響,盡量使自己有一個健康的心理狀態,從而戰勝病魔。使病人的身心同時得到鍛煉要做好以下幾點:鍛煉時要始終有一個良好的、積極的自我暗示,想象自己身體最佳時的情景,盡量體驗那種美好的情緒,並保持住這種情緒。選擇適合的鍛煉環境,一般以在戶外為好,可呼吸新鮮空氣,還可多接觸陽光。陽光對健康非常有益,陽光中的紫外線能殺菌,還能使皮下膽固醇轉變為維生素D,增加人體對鈣的吸收。
但是,在大風大霧時和大雪天不宜在室外鍛煉,因為風速大,散熱快,易受涼;大霧時空氣中塵埃顆粒多,攜帶有大量的病原微生物和大氣汙染物,同時氣壓較低,汗液不易蒸發,加上視線模糊不清,容易發生危險。
四、冬季鍛煉要掌握的運動衛生知識
(1)要做好準備活動:
冬季的寒冷刺激,不僅會使身體肌肉僵硬,而且會使內髒器官功能的興奮性降低,易出現運動損傷和不適感。因此,在鍛煉前應做好準備活動,如慢跑、徒手操、壓腿壓肩等,以提高內髒器官功能的興奮性。
(2)要做好整理活動:
運動後應做一些較輕鬆的全身放鬆活動,四肢放鬆、抖動,深呼吸等,促使肌肉中的代謝產物排出,減輕肌肉酸痛。切忌因疲勞馬上坐著或站著休息,否則會因身體恢複不良,疲勞加重。
(3)要做好身體保暖:
運動後肌肉產熱減少,身體抵抗力較低,易著涼。因此,運動後應及時穿好衣服保暖,內衣汗濕後及時更換,切忌用體溫烘幹衣服,更不要因為一時較熱而在冷風中逗留。
(4)運動後有條件的可洗熱水澡或熱水洗腳:
換上幹淨幹燥的衣服鞋襪,有利於消除身體疲勞和肌肉酸痛,促使身體恢複。
五、夏天鍛煉注意什麼
在炎熱的天氣裏運動,每鍛煉一小時左右,應到陰涼處休息5~10分鍾。準備活動量不宜過大,準備活動完畢至正式活動開始之間的間隔在1~4分鍾比較合適。若讓身體在進入正式運動前已感疲勞,那麼正式運動時,身體就不能處於最佳狀態,容易造成肌肉拉傷。鍛煉時應逐漸增加強度和持續時間,在皮膚上灑些水也是好辦法,有助於散熱。天熱容易造成心理浮躁和注意力不集中,進行運動時容易受傷,所以要靜心,調整好心態再進行活動。熱天運動的人應適當延長午休時間,以保證身體的休整。人體在運動過程中會消耗大量碳水化物,運動型飲料可以有針對性地進行補充。還有,平時膳食中,要有足夠的糖、蛋白質和維生素,並注意水和電解質的攝入。
運動後降溫不宜過快,剛練完大汗淋漓時,到風扇前揭開衣服猛吹,或在過冷的空調下直吹,以及擰開水龍頭,讓冷水直衝身體,實現“快速降溫”,是好多人認為爽心的做法。殊不知,這種“快速冷卻”的方式,常常會快活一時,難受幾天。
運動後毛孔處於擴張狀態,經過突然的冷刺激,毛孔迅速縮小,這對身體極其不利,容易受寒邪的侵擾,甚至引起各種疾病。
夏天運動時不管是室內還是戶外,都容易造成身體脫水、脫鹽和體能的大量消耗,所以運動愛好者應準備清涼消暑或低糖含鹽飲料。飲用運動飲料要注意以下幾點:
①運動中不宜喝水過猛;如果喝水過猛,會引起胃部肌肉痙攣、腹痛等症狀,應該在劇烈運動後間隔幾分鍾再適當地補充水分。
②運動後不宜補充純水,因為純水中幾乎不含人體出汗排出的鹽分及礦物質等。人在高溫下進行劇烈運動時,身體大量出汗,造成機體裏水分和鹽類丟失。若大量飲水而沒有及時補充鹽分,血液中的氯化鈉濃度就會降低,肌肉興奮性增高,易引起肌肉痙攣和疼痛。因此在運動前,應補充足夠的水分和鹽分;在運動時注意全身各肌肉群交替進行活動,避免僅運動局部肢體,使局部肢體負荷過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