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研究方向上的問題
西方經濟理論中,除了局限理論外,其他作為基本規律範疇的東西,存在著研究方向上的問題。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麵:
1橫向研究的內容與社會實際聯係不緊
橫向研究的內容是指理論所涉及的範疇。現實中,如果我們提到一個國家或者一個地區,要問其經濟情況怎麼樣,這個“經濟情況”指的是什麼呢?不外乎這幾方麵:總產值、物價、人均收入、居民生活水平等情況。這些經濟情況歸根到底就是兩方麵的情況:一是商品情況;二是貨幣情況。而商品情況無非是生產與銷售的情況;貨幣情況無非是發行與調控的情況。這就組成經濟學所要研究的基本內容,也是主要內容。如果經濟學不研究這些主要內容,而研究與之關係不大甚至沒有關係的內容,是缺乏實際意義的,也解決不了實際問題。社會實踐證明,經濟運行中,在商品貨幣方麵出現的主要問題是經濟危機、金融危機、生產停滯、通貨膨脹以及“滯脹”等,這些才是經濟運行中最常見、最需要解決的問題。然而,事實上,西方經濟學在理論研究方麵,上述這些問題至今一個也沒有真正地解決。
2縱向研究的內容沒有揭示經濟運行的最根本的規律
縱向研究的內容是指理論所涉及的深度。社會學科和自然學科一樣,其內在的內容和規律是無止境的。但任何事物都有它的基本規律。比如人作為一種生命體,要想正常運行,一是需要保持一定的能量供應;二是要保持一定的體溫。這就是一個基本規律。如果把這條基本規律用到實踐中,就是人要生存首先要解決好吃住穿的問題。人如果不懂得起碼的吃飯和穿衣,不是餓死就是凍死。至於人愛吃某種食物是不是受遺傳因素的影響,穿什麼顏色的衣服能給人帶來好運等,這樣的問題琢磨得再深也沒用。經濟學也是這樣,經濟運行的問題固然很多,首先要搞清商品貨幣最根本的規律,也就是經濟運行中普遍遵守的對平常實踐最具有指導意義的規律。它能解決現實中最常見最突出的問題,也是一般民眾最關心,最想弄明白的規律。經濟學理論不是越深奧越好,不是玩文字遊戲和數學遊戲,要把指導社會實踐放在第一位。對於一個餓著肚子的人,你最需要做的是給他食物。如果這時你問他挨餓時是不是很難受,或者在他臉上揣摩人餓肚子時會出現什麼樣的表情等,這些都是毫無實際意義甚至是荒謬之舉。如果不能解決實際問題,再深奧的理論都是沒有社會價值的。理論工作者是為實踐而研究,而不是為研究而研究。
三、西方經濟學沒有統一的理論體係
自從20世紀70年代“滯脹”出現至今,以薩繆爾森為代表的現代西方經濟學一直在西方經濟學中占著主導地位。從它的發展曆程我們可以看出,現代西方經濟學理論的主要內容是對西方經濟各學派的兩次大綜合而合成的。第一次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對新古典經濟學和凱恩斯理論的綜合;第二次是20世紀70年代“滯脹”出現以後將自身的新古典經濟學綜合派與供給學派、貨幣主義等理論的大綜合。這些不同時期的不同學派,理論各不相同,無法組成一個真正統一且符合客觀經濟規律的理論體係。對有些經濟現象的解釋當然就相互矛盾了。
124西方經濟學的實質
通過分析西方經濟學的特殊性,我們對西方經濟學就有了實質性的認識。雖然西方經濟學理論經曆了幾百年的演變和發展,而且一直在世界經濟學理論中占據著主導地位。但這幾百年對整個社會的發展來說,隻是曆史長河中一個小小的回旋,而西方經濟學理論就產生在這個小小的回旋之中,它並不能代表整個長河主流的方向。
一、西方經濟學理論研究方向與社會經濟總規律方向的關係
為了更好地說明西方經濟學理論方向與整個經濟規律方向的關係,我們用一個線性示意圖來做一下說明。如圖12-1所示:
圖12-1西方經濟理論研究方向與社會經濟總規律方向示意圖
細線表示經濟運行軌跡方向。其運行軌跡每一個階段都有自己的特點,沒有完全相同的兩個階段,運動的方向也在不斷地變化。
粗線表示社會經濟總規律方向。它表示的是經濟運行軌跡總趨勢的方向,是各階段經濟運行方向合成的總方向。
方框內的細線表示西方經濟學理論產生至今研究的方向。這個階段是很短暫的。它自身的方向與社會經濟規律總方向並不一致。
當然,我們每個人所處的社會環境以及任何一個曆史時期都具有其自身的特殊性,但是,這並不等於我們每個人在特定的社會環境下以及在任何一定曆史時期研究出來的經濟理論都具有特殊性。問題在於研究者是否能夠從特殊現象中發現普遍性的規律。經濟規律和自然規律是一樣的。自然界中,物質在做反複圓周運動時,如果你隻觀看它一小段的運行現象,你會感到它要向外飛出去。如果你發現了該物體受到了向心力的作用,你就會作出該物體的運動不會向外飛出去的結論。這就是對同樣一件事看表象與求根本的區別。任何表象都包含著事物的內在規律,問題在於你能不能透過表象認清它。
二、西方經濟理論的實質
根據本章的分析,我們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西方經濟學理論是西方少數國家在特殊時期對解決本國經濟運行中特殊問題做法的總結,是受時空和區域影響的局限理論,不是指導整個人類社會經濟實踐的基本理論。這就是西方經濟學的實質。
“滯脹”是經濟發展過程中,當社會具備一定的條件後出現的一種經濟現象。它也是特殊時期產生的。如此一來,“滯脹”與西方經濟學理論就出現兩個矛盾:一個是二者產生的特殊時期不一致,是錯位的;二是西方經濟理論是在另外一個特殊時期時,特殊人員為解決特殊地方的特殊問題而總結出來的理論,二者包含的社會內容不統一。所以,它對“滯脹”既不能作出合理解釋,又不能拿出有效對策,也就是情理之中的事了。
三、西方經濟學理論為什麼一直能占據著世界經濟理論界的主導地位
既然西方經濟學理論不是經濟運行的基本規律,為什麼一直能在世界經濟理論界占據著主導地位呢?
第一,西方經濟學理論從產生至今一直在不斷地發展。從15-17世紀的重商主義開始,以後又經曆了古典經濟學、新古典經濟學、凱恩斯主義、新古典綜合派理論體係,直到現在的現代西方經濟學,每一次發展都有一定程度上的變革。但是,無論在理論上如何變化,都沒有改變其局限理論的本質,隻是從一種局限理論變成了另一種局限理論,不可能變成經濟的基本規律。而且,即便是在局限理論的範疇內,每一次發展後,也不是出現的一種嶄新的局限理論,隻是在原來的局限理論基礎上,將其與現實經濟矛盾最突出的地方作了更改。這樣一來,原有理論的基礎框架對新的理論無形地起到了約束作用。所以,西方經濟學理論即便是從局限理論作用的角度講,在總的趨勢上,每一次發展後其起到的效果也是逐漸減弱的。但是,盡管如此,畢竟每次發展都有新的變化,這總是能給社會帶來了一定的希望和信任。
第二,沒有其他學派的理論在影響上能超過西方經濟學理論。這和美元作為世界主貨幣的道理是一樣的。全世界人都知道,美元作為世界主貨幣是不公平的。可是,沒有一種真正公平的世界貨幣出現,也沒有哪一種貨幣能夠取代它的位置。那怎麼辦?沒辦法,隻能“就這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