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滯脹”讓西方經濟學無言以對 2
1252正確治理“滯脹”
治理“滯脹”和治理城市交通堵塞是一個道理。現在治理堵車的辦法是哪裏堵得厲害就往哪裏派交警,對於交通擁擠但未堵死的地方,留少數協管人員站在一邊擺個樣子就行了。這種做法是被動的盲目的做法,不是解決根本問題的做法。對治理“滯脹”這個複雜的問題來說,根本的辦法是什麼呢?這個根本辦法雖說是千呼萬喚始出來,其實很簡單。即:做好市場信息監測工作。世界上有很多複雜問題都是這樣,其答案往往簡單得出奇。
一、為什麼做好市場信息監測工作是治理“滯脹”的根本辦法
乍一聽,這項工作似乎與治理“滯脹”關係不大,是一項不痛不癢的應付性事務。然而,這才是治理“滯脹”的根本辦法。要把功夫下在平時。
試想一想,城市為什麼會出現堵車?道理很簡單,哪裏堵車,就說明哪裏過往的車輛太多。我們每個人幾乎對堵車都有過親身感受,往往車被困住後,司機想將車輛調頭,已經來不及了。如果說這位司機事先得到了這裏堵車的信息,他是絕不會從這裏經過的,寧肯多繞路,也不願意在此堵車。可以想象,如果在一個城市中,每位司機對這個城市每時每刻的交通信息都了如指掌,車就不會像一窩蜂似的往某一個地方跑,整個城市的車輛運行情況,應該是以城市位置為基礎,大致上均勻分布,這樣才不會出現明顯的堵車現象。現在,有的城市已經開始這樣做了,一是一些出租車司機互相通報堵車信息;二是在當地的廣播電台中不斷地播報交通信息;三是條件較好的城市在每條道路的兩側安裝有交通信息顯示屏,很直觀地顯示每時每刻有關道路的交通情況。隨著科技的發展,將來也可能會將全城的交通信息直接顯示在每輛車的儀表盤上,或者有其他更科學的辦法。可見這個信息通報工作做好了,堵車的問題就解決了,交警也用不著來回跑了。治理“滯脹”,亦是如此。
我們已經懂得:“滯脹”是由“雙超量”造成的。之所以出現超量生產商品和超量發行貨幣,不就是因為事先不知道這個行當的生產已經太多和不知道已經發行的貨幣超過了實際需求嗎?知道了不就完事了?問題是沒人告訴他們,這個工作當然應該是政府來做。所以,對於做治理“滯脹”工作,政府首先要做好的是對商品生產及貨幣需求信息監測工作。
關於如何做好商品生產信息監測工作,在343節中已有介紹。主要包括三點:一是建立專職的市場信息監測機構;二是要培養一批專職優秀的市場監測工作人員;三是建立健全信息監測與發布的相關製度。這裏不再展開細述。總之,市場監測工作做得越細越好,越及時越好。
至於貨幣需求信息監測工作,首先要明白主要監測什麼。在第九章貨幣調控中,講解了貨幣的發行要以貨幣軸為準;當貨幣供應量需要調控時,如果主調與微調都能達到同樣的效果,到底是用主調還是用微調,這要遵守三點一線調整規律,不要隨便動主調而改變貨幣的發行量。隻要主調不亂,貨幣調控就不會不知不覺地偏離方向。貨幣信息的監測主要是對貨架量的監測,掌握了貨架量,就掌握了貨幣的需求量。這和前麵講過的做好商品生產信息監測與通報工作是有聯係的,但不完全一致。前者主要是對商品生產是否達到飽和進行監測,後者主要是對商品正常供應量的變化進行監測。
在做好監測的基礎上,要及時通報信息。必要時,政府出台一定的政策給予引導。
二、做好輔助工作,抓住“兩個關鍵”
除了做好市場信息監測工作外,在兩項輔助工作中要抓住“兩個關鍵”:一是產業調整的關鍵。產業調整的關鍵是以商品生產達到同步為目的。隻有生產同步,才能消除超量生產,從根本上消除“鼓肚”生產,各個行業的運行速度才能成為一體,整個經濟才能快速穩定地發展。實際治理“滯脹”中,產業調整是各國都很重視的事,不僅嘴上經常念叨,也都付出了一些行動,但總是事與願違。根本原因就在他們不是以商品生產達到同步為目的,而是以如何暫時地提高產值為目的。二是投入資金的關鍵。投入資金的關鍵是要做到資金對位。資金不對位,同樣的枉費心機。上麵已講述了這個道理。
三、糾正對宏觀調控認識上的誤區
當今社會,人們普遍認為政府的主要經濟職能是宏觀調控。其實,這是一個認識上的誤區,政府的主要經濟工作應該是市場監測。
政府的市場監測工作,包括前麵講到的物價方麵的監測,其他經濟職能相對都是次要的。由於社會對這個問題長期認識片麵,單講理論,這個觀點不太容易被人接受,給人以小題大做的感覺,甚至覺得有些可笑。我們打一個比方來說明這個道理,問題就變得簡單明了了。如果讓你去對一個走夜路的人提供幫助,你如何幫助他呢?一般地說,有兩種幫助方法:第一種是當他看不清路跌倒時你把他扶起來;第二種是你打著燈籠在前麵照路。很顯然,第二種幫助辦法是正確的。後者的工作是主動的,消除了發生問題的根源;前者的工作是被動的,隻是解決了暫時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