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要做的經濟工作和上述例子是一個道理。市場監測工作就是照亮商品生產道路的燈籠,政府必須主動地把工作做在前麵,從根本上減少或避免經濟運行中各種問題的出現,而不是把重點放在問題出現後如何應對上。
把宏觀調控看做是政府的主要經濟職能,這正是西方經濟理論長期影響的結果,也是為什麼當今社會各國政府對經濟的不穩定沒有一個長期有效的辦法的根本原因。要轉變這個觀點很難,需要新理論的普及。各國政府要建立專職的經濟監測機構,而且要把它作為政府最重要最核心的經濟機構來對待。什麼時候做到了這一點,什麼時候“滯脹”的問題就基本解決了。
126我國經濟的基本國策
近十幾年來,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主要依賴於出口貿易。2008年全球金融風暴對我國的出口貿易帶來了極大的影響,這使我們得出了一個結論:中國經濟發展的根本在於擴大內需。擴大內需是我國近階段經濟建設的基本國策。
1261糾正對擴大內需的片麵認識
經濟運行中,會出現包括“滯脹”在內的各式各樣的問題。對於我國來說,根據現階段國情,從大的方麵講,需要把解決各種經濟問題的根本辦法最終統一到擴大內需上來。但是,對擴大內需必須要有科學的認識,不能片麵地理解。
一、什麼是擴大內需
在學術界,對於投資和消費而言,一般把對外出口的需求叫做外需,把國內的需求叫做內需。我國的經濟增長有“三駕馬車”,即擴大國內投資、刺激國內消費和擴大外貿出口。擴大內需主要是通過擴大國內投資和國內消費來帶動國民經濟增長。采取發行國債等積極的財政貨幣政策,啟動投資市場,通過信貸等經濟杠杆,啟動消費市場,以拉動經濟增長。
二、對擴大內需的片麵理解
目前,人們對擴大內需在認識上普遍走入了一個誤區。通俗地講,就是認為:擴大內需就是要提高普通民眾的收入,讓他們多買點東西。
對於民眾來說,這樣理解是很自然的。既然要擴大內需,就要讓國內的普通民眾都有錢。沒有錢,哪來的需求。隻有大家都有了錢,才可以去購買商品,國內生產的商品就可以不依賴出口了。但是,如此一來,社會把對擴大內需理解的焦點集中在提高普通民眾的收入上了。從政府的責任上講,提高普通民眾收入這個觀點是正確的。但以此作為對擴大內需的理解,是很膚淺的,也是片麵的。
1給社會造成了注重表象的後果。社會上下把提高普通民眾的收入作為眼前的根本目標。在這種認識的指導下,管理層及以民眾自身所采取方法措施都是暫時性的,注重現在的效果,不注重從長計議,最終達不到擴大內需的目的。
2提高普通民眾收入這個辦法本身存在著問題。普通民眾可分為農民與城市普通居民兩大部分。根據我國現在農村的現狀,對於農民,即便在收入上有所提高,但大多數人也沒有能力從根本上改變其落後的生產能力,整個農村的生產水平仍得不到提高。而城市的普通居民還不如農民,農民雖然能力小,但種什麼、種多少,至少可以自己主宰。而城市普通居民絕大多數都是工人,這些工人都分散在各個大大小小的企業,企業的發展方向與他們沒什麼關係,他們的任務就是幹好自己的活。而工人工資的提高主要用於改善工人的個人生活質量,對其所在的企業不產生什麼影響,所以,提高城市普通居民的收入與整個城市的產能開發關係不大。
3提高城市普通居民收入的不良後果。在農村,同地區內的絕大多數農民的收入水平相差不大,他們的收入水平就代表了整個農村的收入水平。而城市則不一樣,居民的收入參差不齊,雖然普通居民的收入水平較低,但也有相當一部分人的收入水平較高,其平均收入水平從現階段情況來看,還是明顯高於農村平均收入水平。提高普通居民的收入共有三種方式:第一種是提高普通居民收入的同時,所有城市居民收入都提高;第二種是隻提高普通居民的收入;第三種是在提高普通居民收入的同時,適當降低部分較高收入居民的收入。如果采用了前兩種方法,後果是更加拉大了城鄉差距,不利於城市農村生產互動的產生。隻有采取第三種辦法,才能避免出現這個問題。但這第三種辦法往往是難以做到的。
當然,這並不是說普通城市居民的收入就不提高了。隻是提高的方式要適當一些。比如底層工人可以采取擴大就業範圍、提高社會福利等辦法,同時,增加較高收入居民的稅收,適當降低其社會福利等辦法。總之,社會收入水平的提高,主要要由社會生產力的發展來推動。當然,在特殊情況下適當考慮,也是可以的,但不能把它作為解決社會經濟主流問題的根本辦法。
1262擴大內需的著眼點是開發產能
既然提高普通民眾的收入是對擴大內需的片麵理解,那麼正確的理解是什麼呢?正確的理解就是把著眼點放在開發產能上。包括對企業、區域內生產能力的開發,尤其是對落後企業和貧困地區產能的開發。
一、開發產能與提高收入的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