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化投資的轉折:分析師的良知20(1 / 2)

第三章基本麵分析手段 第五節其他的角落

投資與投機,理性與感情

今天,投資已經是個意義不那麼明確的詞彙了。任何一個花錢買入股票的人都會被冠以投資者的稱號。但價值投資中其實一直都對“投資”與“投機”有明確的區分。很多國內股民都願意聲稱自己是在做投資而不是投機,自己看中的是公司的內在價值等等。如果可以,筆者希望這種自以為是的鬧劇可以不再發生。

格雷厄姆的《證券分析——原理與技巧》第一卷用了整整第四章的篇幅來闡述這個問題。此後很多秉持價值投資理念的書都會或多或少的提到這個觀點。“投資活動是指根據透徹的分析,預示本金安全和滿意回報的活動。不符合這些要求的活動都是投機。”有幾個混跡於營業部的股民做到了“透徹的分析”?筆者就曾經看到過連每股收益和每股營業收入都分不清的阿姨在痛苦的看著報表。說實話,這真的算不上是投資。而更讓筆者覺得無奈的是,即便看懂了這些的人也無法給出合理價值的境地似乎把所有人都排除在了“投資”的門外。突然間,懂不懂、懂多少都不重要了,真是諷刺啊。所以,與其他灌輸價值投資理念的書不同,筆者根本就不在乎這裏投資與投機的區別。那些標榜自己是在投資的人隻不過是把不確定性問題用盲目自信包裹起來進而催眠自己而已。本章的敘述思路整體上就是為了側麵說明這個問題。

但理性與感情卻不一樣。從一些並購的案例可以發現,巴菲特在投資過程中甚至可以被看作是冷酷的為股東利益服務的機器。這在金融市場裏是理所當然的,不這麼做才有些奇怪。可奇怪的事就會發生在我們的A股。如果在市場中足夠久,一定會記得5·12汶川大地震事件。A股市場出現了一輪如火如荼的“支持災區重建,不賣四川股”的活動。這個時候出現的講政治簡直是空前的統一,然而這一切能算得上價值投資?災區重建概念也就罷了,盡管很難想象地方政府會允許區域內企業大發國難財,而捐出去的款到底對捐款公司的價值有無損害也沒人在意。但連受災嚴重的上市公司走勢依然強勁就徹底在價值層麵說不過去了吧。地震利空這麼明顯的事都能走出利好的結果,這著實是讓那些喊著價值投資的人值得記住的一件事。舊事重提,並不是因為反對托市,實際上在第一章裏筆者的觀點就已經很明確了——破壞利益共享的格局對任何一個市場參與者都沒有好處——政府要讓這個市場穩定的發展就需要在市場過熱的時候打壓,市場需要嗬護的時候給予政策。但隻要讀者暫時能放棄無聊的“世界上的任何兩個事物之間都存在著聯係”兩分鍾,不漫天聯想、上綱上線的偷換“價值投資”概念,那維護市場穩定跟價值投資就可以沒什麼太大的關係。這件感情上順理成章的事也確實對所謂的價值投資嘲諷了一番。

市盈率:動態還是靜態

投資者一定不會對市盈率這個概念感到陌生。財經資訊上天天會有人出來談論個股或市場的市盈率水平。而一個小問題是“究竟應該用動態市盈率還是靜態市盈率?”筆者建議還是應該用靜態市盈率。彼得·林奇在《成功投資》一書中使用的是靜態市盈率概念。而且參考這些價值投資大師們對於分析師的態度也能得到佐證。例如,林奇曾指出熱門股Ross Perot的EDS公司高達500倍的市盈率不合理,而更為讓其吃驚的是分析師竟然在報告中認為合理的估值應該達到1000倍。動態市盈率因為融入了分析師對於增長的預期,所以其可信程度要打個折扣。2007年A股股指的靜態市盈率達到70多倍,顯然超出30—40倍所謂的合理水平千萬別跟行業較真,憑什麼30—40倍就是合理。很多專家學者都曾經試圖給過解釋,筆者就沒看到過一個能嚴謹到站得住腳的。就這樣成了一個行業共識,沒什麼為什麼。。於是媒體中動態市盈率大規模走到前台,考慮到增長因素A股終於又不貴了,諷刺的是第二年次貸了。“美國次貸危機的發生超出了預期”,潛台詞是“這事也不能賴我”。就憑這件事和分析師的這種忘性,個人投資者也應該使用靜態市盈率。實際上,研究所層麵也有不同聲音。筆者曾參加過某券商研究所數量化團隊組織的小範圍討論,其研究員也表達了對動態市盈率的不信任。而央視財經頻道一次對樊綱的采訪實際上,如果以“樊綱”、“70倍市盈率”為關鍵詞搜索,讀者一定會看到2008年一係列的相關報道。,其引用的市盈率數值也能看出來采用的是靜態法。靜態市盈率已經可以說明很多問題了,尤其是TTM法已經可以把盈利水平壓縮到報表間隔而不是年度值,究竟還有怎樣的必要讓個人投資者非為這種會受到市場影響的動態市盈率買單是筆者無論如何都想不通的一個問題。在一個屢次證明分析師意義有限的市場環境下又多一個“證明分析師價值的手段”,這到底算是什麼畸形結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