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化投資的轉折:分析師的良知47(1 / 2)

第六章如果你想嚐試打敗市場(二)——組合管理 第四節淺談組合管理——聯係beta的一個示例

倉位設置和組合管理往往在算法層級上有更高優先權,所以其重要性不言自明。實際上,這個領域不應當被分析手段局限,本節就采用常見的beta來作為一個引子,嚐試打開這個繽紛的領域。實際上組合管理完全可以基於策略表現,而非本節這種基於一個指數表現的示例。

beta的興起、“beta之死”與組合管理的一個應用

beta在20世紀70年代十分流行,華爾街圍繞著這個概念產生過很多操作策略,如“預計上漲時高beta,預計下跌時低beta”。各大券商和信息供應商都提供自己的beta值估計(筆者念書的時候,上課的老師就以finance雅虎上的數據做過參考)。1992年法馬和弗蘭齊一個涵蓋了30年數據的研究表明:“收益與beta之間的關係本質上沒有說服力。”於是,什麼“beta之死”之類的宣傳又開始了新的浪潮。

其實,仔細想想這種“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的交替真是一點意思都沒有。人類社會總是能表現出一些不可理喻的現象。比如說某樣東西好就希望它包治百病,說某樣東西不好就恨不得讓它永世不得翻身。筆者認為馬爾基爾的評價是客觀公允的,“即便beta與收益之間沒有長期的相關關係,beta仍然可能是一種有用的投資管理工具。”由於國內市場已經存在了股指期貨,對於大資金的管理來說,對衝風險已經是可行的了,所以基於beta的風險對衝方法也有很多走到了台前。不過筆者在這裏嚐試的是用beta來進行資產管理,這也算是為了佐證馬爾基爾的觀點吧。

這裏雖然是基於beta來進行觀點闡述,但是還是涉及到兩個比較基準的問題:市場指數或基金指數。

盡管從邏輯上來說,基於股票型基金指數的比較更合乎道理,尤其是在beta本身反映了股票型基金作為整體的倉位信息時。但一個不能否定的事實是:“基金本身也需要與市場進行比較。”以股票市場指數為基準:經過前麵第四章的介紹,讀者可能對基金表現在市場極端上漲時刻容易弱於指數,而在市場極端下跌的時刻容易強於指數有所了解。部分原因來自於倉位的調整,實務中的判斷依據也就是一個基於beta的估計值。但如何來判斷倉位控製在整個過程中的作用卻有些模糊。首先,A股市場近10年的表現以震蕩為主,從上證指數總體漲幅即可看出這一現象。2009年9月至2011年9月(筆者寫作此稿之時),上證指數僅有約4%左右的跌幅。這種數據結構,就直接的導致了近兩年倉位策略的意義十分有限。形象的說,滿倉股票和空倉持有現金的收益率相差太小。靜態的看,高倉位和低倉位從本質來說不能很好的在收益率評價上進行區分當然,不能排除每個波段都能準確判斷並進行倉位調整的極端成功案例。。此種問題也同樣出現在以股票型基金為參考對象的情況。所以公平的說,考慮2008年的極端行情並基於beta估計建立倉位調整策略嚴格來說,這個策略也是建立在筆者早年的工作上。由於當時代碼書寫采用了依托“worksheet”的模式,重寫代碼極端耗時,筆者就沒有嚐試更改已有工作。不過,“beta值本身波動性較大,需要經過平滑處理”;“一年要進行4次的最優化選擇參數”;“數量化策略應用與分析應用會有不同”這三個大準則還是對讀者適用的。其實,也還能基於這個估計做更為優化的策略,但筆者認為從說理的角度來說已經足夠了,所以僅僅將估計值直接放在倉位調整輸入上進行了校驗。是權宜之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