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險阻(1 / 2)

南中將軍賀蘭羲的大軍於半月後趕至於闐,不小的城池一時屯了近八十萬將士,連空氣亦彌漫一股迫人的鬥誌與殺氣。一路由隨侍引著向赫連宇下榻處行,曆經激戰的賀蘭羲又似平日那般溫和恭順,戰靴沾染的血漬已成墨黑,隨他的雙腳一步步走上小樓。

“末將參見皇上,”賀蘭羲淡淡啟唇,停在門外解下佩劍交與隨侍,聽見赫連宇應了一聲進來才推門踱入。

案上一摞奏折,兩三隻青瓷茶盞,長約兩丈餘尺的低矮閣樓裏鋪展一幅巨大輿圖,連落腳的地也要細細巡視才不致踩了上去。赫連宇抬眸看他,唇角微揚,“賀蘭將軍最後一個到,當如何罰才好,”

賀蘭羲怔忪須臾,看出赫連宇在與自己說笑,便欠了身,拱手道,“末將不才,甘願領罰,”

赫連宇執起青瓷茶壺,攏袖傾斜,濁黃茶水漫過杯口,遞了一隻給他,“賀蘭,令堂的事朕已聽聞,你和朔暘、宋康隨朕兵戈戎馬征戰多年,朕視你們便如同袍兄弟,今此你我二人卸下君臣之禮,我以粗茶敬你,”說罷一飲而盡。

賀蘭羲似是被狠狠窒住喉嚨,出征之時家中老母便已近遲暮,他忠孝半生,最後一刻還是難能兩全。鄯善城破那日正是母親魂歸之際,南北各一方,他終是強忍心中痛楚率領大軍背朝家的方向揮師北上。

執杯的手僵了片刻,賀蘭羲眸底泛紅,闔上雙眼飲茶入喉。

天色漸暗,曹翎領著副將來向赫連宇稟報,稱三萬輛戰車已整修完畢,隨時可以踏上征途。赫連宇正欲調令大軍不日出發,卻又得急報,稱前方疏勒河上遊淩汛,阻斷了去路。

未曾料到疏勒河汛期提前,出征計劃不得不做調整。魏光麾下於次日便奔赴疏勒河察看汛情,備浮橋與皮筏,以待河水過後即刻搶灘。

如此又耽擱半月有餘,不覺已至仲春,疏勒河水流來勢不見退去,反而愈發洶湧。滔滔大河奔流,夾雜巨石一般大小的冰塊衝擊兩岸,將士們看著那渾濁河水隻覺心急如焚。

急的卻不止他們,玄琰每日策馬早出晚歸,隨魏光一同巡視河岸,昨日才搭好的兩座浮橋今晨一看又被衝走了。眉間陰鬱久久不散,玄琰側眸道,“如此下去還有多少喬木可伐?”本就不在南方樹木茂盛地,這茫茫大漠要尋一片密林可謂踏破鐵鞋無覓處,便是近日尋得的榆木林亦是數千將士晝夜不歇才搜到。

“喬木倒還充裕,隻這趕建浮橋和皮筏甚是費時,若再耽擱下去天氣愈發炎熱,春汛未完夏汛便到了,”魏光臉色微沉,說不出的凝重,行軍作戰需一鼓作氣,迅而猛,縱然將士們的士氣再高也熬不住如此苦等。

玄琰抿緊的薄唇泛起淺淺一層白色,低聲道,“有勞魏將軍加緊趕製,我先回城向皇上稟明情況,”

魏光輕輕點頭,目送玄琰掉轉馬頭,一揚鞭便踏著風沙去了。

眼看大軍駐紮於闐已近兩個月,變幻莫測的天又下起了大雨。靴底被渾濁的泥水沾濕,赫連宇遣開隨侍,一人登上城樓。觸及冰冷石磚,連著心也微微透涼。這一戰等了太多年,耗費太多心血,傾一國之力,握百萬將士生死,他絕不允許失敗!

何況勝利的彼端便是他希冀的樂土,還有一直伴著他的人。眼前依稀可見兩人站在盛世頂端的輪廓,將天下收於掌中,便再無人能阻止他想做的事。

那個人曾被生生摔碎的榮耀,他會替他奪回。曾被迫離開的故土,他會替他守護。曾向往的太平天地,他會替他撐起。

一柄青竹紙傘於頭頂無聲展開,擋了灌進高樓的靡靡雨珠,赫連宇鼻尖一股清新,回眸,玄琰亦默默看他。微向前傾的紙傘攔住風雨,攔住不安多日的心緒。

“魏將軍說筏子都造好了,沿岸土石堅硬,不大好搭浮橋,待雨勢小一些便可出發了,”玄琰和他並肩而立,眺望白茫茫的雨霧,那條看不見的路已是泥濘不堪,然隻要看著他,便不再擔心害怕。

“謝謝,”赫連宇驀地脫口,二人皆是微怔,遂又一同綻開笑顏,黑袍袖下一隻手抬起,握住撐傘的手。

大雨下了三天三夜,第四日終於放晴。

玄琰迫不及待整理好行裝,披甲佩劍,一路狂奔至營中,號令將士們整軍待發。眸光掃過營地,卻見不少睡榻空空如也,將士們臉色也隱隱泛青,滿是疲累。當年從朔州便隨他遠赴大夏參軍的小將王昌隆見了玄琰先是一喜,複又匆忙上前,“小的見過將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