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歸納記憶法。這種方法是指對不同的內容進行分類和整理,理清大腦的記憶線條,用以加深記憶。該方法適用於記憶廣泛而且有聯係的內容。
第六,提綱記憶法。當需要記憶的內容較多時,可以按不同邏輯內容編成提綱進行記憶,這樣可以減輕大腦的記憶負擔,提高記憶效率。
三、聯想能力訓練
從一個事物想到另一個事物,從一個概念想到另一個概念,從一種方法想到另一種方法,從一個形象想到另一個形象的心理活動叫聯想。聯想可以開拓思路,使寫作內容更豐富。聯想法就是通過一些技巧,或者激發自由聯想,或者產生強製聯想去促進問題的解決。鍛煉聯想思維對於寫作初期啟發思路是十分有用的。聯想能力訓練主要有如下幾種:
1強製聯想法
強製聯想可以把任何毫無關係的事物強拉在一起,乍一看,好像非常荒唐,其實是打開了事物聯係之網,提供了發現相似性和相反性的可能和機會,有助於打破原有的固定聯係,建立新的聯係。強製聯想的思維機製是打亂原有信息存儲編碼,創造新的編碼,然後搜索可行的新編碼,放棄無意義的新編碼。所謂與所解決問題沒有聯係的事物,就是按原信息存儲編碼沒有建立聯係的事物,因而要使用時就無法調出。如果完全隨機地將這類事物與要解決的問題糾纏在一起,再通過事物要素的重組和想象,也許就能暴露出事物之間的某一側麵的聯係,對思路產生觸動。
焦點法是美國CH赫瓦德總結的一種創造技法,也是一種典型的強製聯想法。所謂焦點法就是以解決的問題為焦點,隨便選擇一個事物做刺激物,通過刺激物和焦點之間的強製聯想,獲得新設想的方法。焦點法是一種強製聯想法。
焦點法的操作程序是:
第一步,確定目標A(椅子)。
第二步,隨意挑選與椅子風馬牛不相及的事物B做刺激物。
第三步,列舉事物B。
第四步,以A為焦點,強製性地把B的所有屬性與A聯係起來產生強製聯想。聯想的結果有的可能很荒唐,有的則有一定價值。如果都不令人滿意,還可以就其中一種屬性,產生進一步的聯想。在使用焦點法時,每產生一個層次的聯想,就意味著突出該事物的一種屬性,如某種外形或某種功能;類比如適當,刺激物的有用要素與目標進行重組,表象的聯結就趨於成功。
2相關聯想法
客觀事物總是相互聯係的,具體的聯係反應到人腦中以後又會產生新的聯係。雖然由一件事進行聯想產生的結果因人而異,但客觀的事物關係將影響聯想的結果。越相近的、越有關聯的事物的信息到達人腦後,產生的聯係就越多。因此,相關聯想比強製聯係更容易進行,也更經常被使用。相關聯想的方法主要有:
第一,相近聯想。空間或時間比較接近的事物在經驗中容易形成聯係,因而容易由一事物聯想到另一事物。如提到夜晚就很容易想到明亮的月亮以及群星閃爍,就是因為這些事物幾乎都是同時出現的。
第二,相似聯想。相似聯想就是由一件事物聯想到與其有類似特點的其他事物。如由中國聯想到東亞其他國家,由學習聯想到考試等。
第三,相反聯想。就是從相反方向去產生聯想,以激發新方案的思維方法。即由某一事物的感知和回憶引起對與它具有相反特點的事物的回憶。如由黑暗想到光明,由溫暖想到寒冷等。相反聯想容易使人看到事物的對立麵,可以大幅度地改變思路,產生出其不意的好想法,在寫作過程中運用相反聯想有助於打破思維慣性,獲得意想不到的成功。
第四,因果聯想。就是由一件事物聯想到與其有因果關係的另一件事物,如由水聯想到止渴,由寒冷聯想到冰雪;或由口渴聯想到喝水,由冰雪聯想到寒冷等。
第五,從屬聯想。就是由一件事物聯想到與其有從屬關係的其他事物,如由整體聯想到部分,由部分聯想到整體;由車輛聯想到輪胎,或由輪胎聯想到車輛等。
第六,圖片聯想法。圖片聯想法就是在解決問題時利用圖片或其他實體資料產生聯想,啟發思維的方法。圖片聯想法與其他的聯想法不同,它不用概念作為刺激物進行聯想、類比,而是用圖片作為刺激物,發揮人的視覺想象力,在圖形和待解決的問題中間產生聯想,進行類比,獲得嶄新的想法。
四、發散思維和收斂思維訓練
1發散思維和收斂思維的思維特性
思維靈活性訓練是文章能否有新意的重要因素,要使思維更靈活,就要使思維方向更靈活,這就需要正向思維與逆向思維緊密結合,進行適當的發散和收斂。
發散思維和收斂思維是人類的典型思維方式,也是寫作構思的關鍵環節。發散思維是以要解決的問題為中心,不受任何約束,自由廣泛地進行聯想、想象,從各個方麵弄清與解決問題有關的因素,探索解決問題的種種可能性的一種思維活動。收斂思維是建立在發散思維的基礎上的思維活動,它通過分析、比較、抽象、概括、綜合等,將發散思維獲得的種種想法進行去偽存真、去粗取精、由表及裏的處理,向解決問題、提出新方案的目標前進。
發散思維的最大特點是無拘無束。應用發散思維時,應求廣、求全、求深、求異,想得越多越奇越好。發散思維有縱向、橫向、反向、立體、輻射等多種思考方法,有多向輻射式、單向層進式、反向式、混合式等多種思考方式。在收斂思維的思維活動中,邏輯思維起主導作用。收斂思維有概括抽象和篩選兩種基本方式。概括抽象方式是,比較多種想法,尋求它們之間的聯係和區別,概括和抽象出它們共同的本質屬性;篩選方式是,比較多種想法,從中選擇主要的、有代表性的關鍵想法,去掉那些與要解決的問題關係不大或沒有關係的想法。
發散性思維和收斂性思維是我們進行寫作構思時運用的兩種不同方向的思維。發散性思維是產生創造性思維的基礎和核心。發散思維追求思維的廣闊性,海闊天空,大跨度地進行聯想,它的量和質直接決定集中性思維取得的結果和要達到的目的。一個人發散思維的能力、水平的高低,直接決定了其創造性的高低。思維發散性不強主要是因為在進行思維活動時,受到多方麵條件的限製,長此以往在主觀上形成某些製約和束縛,造成自我封閉,導致根本不能發散或者是雖然發散了,但是發散的品質不高的現象。另外,長期習慣於集中性思維,以邏輯的方式判斷一切,把符不符合邏輯作為唯一的是非標準,排斥一切非邏輯的觀念和想法,也造成不能或不會進行思維的發散。要提高寫作的質量,發散思維和收斂思維都是不可缺少的。因為我們接受過的收斂思維的訓練很多,所以下麵將著重介紹發散思維的訓練方法。
發散思維訓練的主要方法是向自己頭腦中的唯一性、完美性等束縛思維發散的觀念挑戰,打破這些阻礙思維發散的觀念的束縛,使思維活動在進入解決問題的開始階段就能產生出大量高質量的素材,這樣就可以擴展思路,獲得更多的方案,為收斂性思維的最後選擇準備充足的條件。發散思維方法的主要表現形式有:
第一,列舉要點。感官在感知事物時,常常會產生一種惰性,如經常看到、接觸到、用到的事物,會熟視無睹,充耳不聞。某件東西看久了,用久了,不自覺地會形成一種思維定式——這件東西本該如此。缺點列舉法就是找出既有事物的缺點,把它一一列舉出來,使我們從常識中看不到的問題能顯現出來。對於一個事物,不僅要常常以挑剔的眼光去看它,進行缺點列舉的訓練,而且要滿懷希望地想它怎麼能更完善、更美、更好,這就要采取希望點列舉法。希望點列舉法能充分發揮我們的想象力,在發散時運用聯想法,希望某事物具有哪些新的屬性,列舉時可以不受原事物的限製,大膽想象。這樣的方法雖然是正向思維方式,但是通過列舉問題要點,可以確定可供研究的方向,開拓研究的領域。
第二,逆向思維。傳統的習慣性思維是一種順向的工作方式,即按照一定的邏輯向前推進思考,而逆向思維則是從相反的、對立的、顛倒的角度去思考問題。把事情從反麵來考慮,或者顛倒過來考慮,會促使我們產生意想不到的創意。逆向思維包括科學中的反向求索,反證法,技術中的反向構思,解決問題的相反聯想等。收斂思維訓練的重要方法就是向複雜性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