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實用文寫作基本能力分析第一節寫作的思維訓練方法 第二節實用文的修改
“文章不厭百回改”,修改是實用文成文的關鍵。沒有認真的修改,就沒有高水平文章的產生。
一、實用文修改的意義
首先,修改是準確反映客觀事物和表達思想的需要。初稿寫作完成後,作者的思想認識與客觀事物以及語言表達的具體含義不可避免地存在偏差,必須對文章加工修改,以達到準確表達思想的目的。
其次,修改是對作品負責的表現。寫文章的目的就是為了傳播觀點、交流思想。實用文通過對科學和社會現象的分析研究,發現問題、研究問題、得出結論並最終提出自己的主張和意見,從而對社會發展和科技進步起到促進作用。所以從文章的社會功效考慮,從對讀者尊重和負責,同時也是對自己,特別是對自己的文章負責的角度出發,一定要認真修改。
修改還可以迅速提高作者的寫作能力。從心理學的研究看:人們往往關注“應該怎樣做”的問題,卻忽視“不應該怎樣做”的問題。逆向思維對一個人的提高的作用是極大的,修改不僅是一個寫作過程,更是一個逆向思考的過程。
二、實用文修改的方法
實用文修改的方法有許多種,按修改的時間可以分為急改法和緩改法,按修改的人可以分為自改法和他改法等。
初稿剛剛完成,頭腦中對文章的全貌、構思及層次段落印象依然深刻,此時,趁熱打鐵,對文中臃腫遺漏、結構失當、遣詞欠妥之處較為容易發現,改起來也比較順手,這就是急改法。急改法的好處是對文稿印象清晰,修改起來快捷順暢。不足之處是,由於作者尚未走出創作的興奮狀態,思路依舊停留在原來的寫作框架中,許多需修改的地方不易發現,甚至導致一些明顯的問題也被忽略掉。所以急改法最好用於對文字、修辭等問題的小修小改。將文字問題的基本問題解決後,可以將文章放上一周左右,當思路從原來創作的定式中跳出來,接受外界信息刺激進而冷靜思考以後,再平心靜氣地看手稿,這樣,頭腦冷靜了,原來的偏差和框框也就淡薄了,可以從新的角度,以新的思維方式去檢查修正文稿,從中發現不當之處,這是緩改法。緩改法的好處是能夠更多地發現問題,使文章精益求精,趨於完美。其不足是,有時容易被其他事物耽擱,使修改一拖再拖,失去修改的最佳時機。急改法和緩改法結合起來,才能達到最佳修改效果。
為了能更客觀、更準確地評價文章的質量,使其臻於完善,在自己充分檢查修改的基礎上,可求教於專家或同行,請別人以“冷眼”來審閱,可能許多問題會輕而易舉地被發現。對他人的意見應該認真對待,作為參考,決不可“言聽計從”,更不能人雲亦雲,因為實用文是闡述自己觀點的文章,所以作者要有自己的主見,可以參考別人的意見作出自己的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