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達能力訓練7(1 / 3)

第二章口頭表達能力訓練 第二節“口頭表達”應用能力訓練

現場表達能力的提高、怯場心理問題應對、整體配合能力的形成構成了口頭表達應用能力訓練的主要內容。而要提高上述能力,就要結合具體環境,進行現場口頭表達能力訓練、心理訓練、整體配合與現場模擬訓練。

一、現場口頭表達能力訓練

現場口頭表達能力的提高關係到口頭表達能力的提高,要想提高現場口頭表達能力,就要提高口頭表達技巧。而從口頭表達的具體環境上看,要想提高口頭表達能力,首先要提高的就是概括能力。

在辯論等帶有“競技”和“對抗”性的表達中,回答對方的問題是不可避免的。而要更好地回答問題就要迅速分清對方提問的主幹和枝節,針對對方提問的主幹回答問題,不在細枝末節上過多糾纏才會順利解決問題。而要達到這一目的就要提高概括能力。尤其是在競爭激烈的辯論場上概括能力就顯得尤其重要。在辯論引入攻辯或盤問環節之後,往往一名辯手在基本上沒有準備的情況下做1分30秒的攻辯或盤問。這樣的規則就對做攻辯或盤問小結的辯手的概括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擁有很好的概括能力是做好攻辯或盤問小結的基礎,而做好攻辯或盤問小結也成為比賽獲勝的重要條件之一。

概括能力是有多種內容的,有理論概括能力,也有形象概括能力。所謂理論概括能力,是指從個別對象的認識推及一類對象的抽象能力。在辯論中就是要從對方的具體論述中抽取它的主要觀點、基本思路和論證的結構,然後有的放矢地駁斥。這是非常重要的能力。形象概括是將某一觀點概括為一種生動鮮明的形象,使人一望便知,一聽就懂。形象概括的作用有時比理論概括的作用更大,它的直觀性使人一下子就明白了此種觀點的內涵。

概括能力是可以訓練培養的,主要的訓練方法有如下幾種:

第一,概括評價。首先讀一篇文章。讀一遍之後,馬上用一句話概括此文章的主要觀點,同時評價或駁斥這一觀點。養成一種立即概括立即反應(包括分析和反駁)的習慣,對麵試、答辯、辯論賽辯手應變等能力的培養是十分有利的。

第二,聽別人念一篇文章,然後做簡要的概括、評價或駁斥。聽文概括要比讀文概括更困難一些,讀文更容易集中精力,而聽文有時會“走神兒”,漏掉文中最重要的東西,可是,聽文比讀文更有實用價值,因為口頭表達的應用環境中是聽文而不是讀文。這種訓練在練習概括能力時也鍛煉人的聚精會神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第三,在上述訓練基礎上,進行形象概括的訓練。一般方法是要求,對內容進行形象地概括,然後對這個形象概括予以評價或駁斥。這樣就可以很好地鍛煉被訓練者設計形象、迅速反應和駕馭它們之間關係的能力。前文提到的郭宇寬在盤問小結中關於“夢中情人”的闡述就是來源於形象概括。

以上三種方式由淺入深,由易而難,因此應當依次遞增,循序漸進,才能迅速地在訓練中提高被訓練者的概括能力。

因為在“口頭表達”中,問答是必不可少的,所以,口頭表達技巧十分重要。巧妙地運用口頭表達技巧可以收到很好的效果: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英國首相丘吉爾訪問美國,下榻在白宮。晚上,美國總統羅斯福突然造訪,適逢丘吉爾正在洗澡,一絲不掛,可又避之不及,情急之中,丘吉爾說了一句至今還令世人都忍俊不禁的意味深長的大實話:

我大英帝國對你毫無保留。

口頭表達技巧訓練的目標就是使被訓練者在講話時讀音準確,音節清晰,聲音洪亮,敘述流暢;斷句清楚,分段明晰;語音、語調有變化,基本做到抑揚頓挫;有感情變化,有感染力。常用的口頭表達技巧訓練方法有如下幾種:

首先,朗讀。選擇合適的說理性的文章進行朗讀,可以幾個人讀同樣的段落,相互比較,也可以讀不同的段落,相互評析。

其次,朗誦。選擇合適的詩歌、散文,一人或多人分別朗誦,比較評析。

再次,演講。限時命題演講或不命題演講,可一人一題,又可多人一題;可即興演講,又可限時準備演講。演講訓練可以和書麵表達訓練結合進行。

最後,問答辯論。可以選擇一些相對簡單的“小題目”和一對一辯論的方式,然後進行評析。

二、心理訓練

演講、麵試、答辯、辯論賽,不僅是對表達者思想素質、知識水準、口頭表達藝術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而且對表達者心理素質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一個優秀的表達者,一個在不同的環境中都表現出色的人,應當具有較好的心理素質。可以說,表達者良好的心理素質,是他們的才華得以充分表現的基礎。

心理素質很好的人往往具備力挽狂瀾、舍我其誰的自信心,處亂不驚的平常心,以及對於不同環境的適應性。周恩來總理在萬隆會議中,麵對複雜的環境,處變不驚,發表了著名的《萬隆會議上的補充發言》演講,正來自於他過人的心理素質和表達能力。

心理素質中情緒的穩定性是首要的因素。可以說,情緒的穩定是語言與動作穩定的前提和基礎。口頭表達效果的好壞,往往要受到情緒條件的影響與製約。如果失去了情緒穩定這個前提和基礎,再充分的準備都會前功盡棄。

生理學告訴我們,情緒和有機體的活動是緊密相連的。情緒的波動會引起人的有機體呼吸、循環、腺體、內髒、肌肉等一係列的變化,導致語言與動作的穩定性和協調性下降,甚至失去自控能力,使表達者在臨場時處於十分尷尬的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