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交際口才
從前有個人,說話很不合時宜,他到嶽父家去拜壽。臨走時,家裏人怕他出錯誤,就囑咐他到了嶽父家說話要多帶“壽”字。
他到了嶽父家吃飯時,見了蠟燭說“這壽燭真好”,見到桌子上的點心就說,“這壽糕真大”,指著麵條說“嶽父大人,請吃壽麵”。嶽父聽了十分高興。
這時,女婿看見嶽父頭上有一隻蚊子,連忙用手拍過去,一麵拍一麵還說:“不要怕,我不會拍痛壽頭,打到你壽腦的”。嶽父聽了氣得發抖,把碗裏的麵湯灑在自己的新衣裳上。女婿忙用毛巾替嶽父擦淨,又說:“好好的一件壽衣,澆上了一片麵湯真可惜了。”
嶽父被氣得半天說不出一句話來。
吃完了飯,女婿擺弄起桌上的一個紅木匣子,當著嶽父的麵說:“這壽木壽材可真夠漂亮的。”嶽父一聽,頓時氣昏了過去。
這個笑話雖然有些誇張,但卻充分地說明了在交際活動中,口頭語言表達要符合場合。怎樣使我們的表達在交際活動中更加得體呢?這是本章要探討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