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偷梁換柱、舊瓶新酒
在應答過程中,用與此不相符的內容來回答,表麵是回答了,實際上是沒有回答,也是一種很好的應對方法。
美國作家馬克·吐溫有一次在公眾場合說:“有些美國議員是狗婊子養的。”
這句話在報紙上披露後,議員們紛紛要求馬克·吐溫予以澄清賠禮道歉。馬克·吐溫無奈,隻好在《紐約時報》刊登啟事:
“本人馬克·吐溫酒後失言,說有些美國議員是‘狗婊子養的’,事後有人向我興師問罪,我再三考慮,覺得此言是不妥當的,故特登報聲明,把我的話修改如下:‘有些美國議員不是狗婊子養的’。”
3強調客觀、轉移話題
在接受請求時,由於客觀原因不便答應時,可以結合客觀條件擺明事實,也可以“顧左右而言他”實施拒絕。
一位經理為了得到某教授的幫助,想請教授吃飯、聯絡感情。
經理:“我想今晚請您吃頓便飯,我們好好聊一聊。”
教授誠懇地說:“對您的要求,我非常榮幸和感激,不巧的是,今晚我已經安排了一個單位的講座,實在無法脫身。我們再找機會,如何?”
回答懇切、真誠,避免了失望和尷尬。
4先揚後抑、留有餘地
對於有些無法定論的請求,可以先給以模糊的評價和答複,待充分考慮後再作決定。既不因貿然拒絕而傷了和氣,也不因盲從支持留下遺憾。
請求者:我有一個項目要開發,請您給予支持。
回答:您的想法很好,我最近太忙了,給我一點時間,考慮好了再答複您。
思考練習題
1閱讀淩峰先生的自我介紹。然後分析自己的特點,用幽默的表達方式介紹自己。
在下淩峰,我和文章(台灣影星)不一樣,雖然我們都得過“金鍾獎” 和“最佳影星”稱號。但是,我是以長得難看而出名的(掌聲)。兩年多來,我們大江南北走了一道,男觀眾對我的印象特別好,因為他們見到我有點優越感,本人這個樣子對他們沒有構成威脅,他們很放心,(大笑)他們認為本人長得很中國,(笑聲)中國五千年的滄桑和苦難都寫在我的臉上了。(笑聲、掌聲)一般說來,女觀眾對我的印象不太良好;有的女觀眾對我的長相已經到了忍無可忍的地步。(笑聲)她們認為我是人比黃花瘦,臉比煤球黑。(笑聲)但是我要特別聲明,這不是本人的過錯,實在是父母的錯誤,當初並沒有征得我的同意就把我生成這個樣子。(笑聲、掌聲)但是,時代在變,潮流在變,現在的男人基本上可以分為三種:第一種,你看上去很漂亮,看久了也就那麼一回事,這一種就像我的好朋友劉文正這種;第二種你看上去很難看,看久了以後是越看越難看,這種就像我的好朋友陳佩斯這種;(笑聲)第三種,你看上去很難看,看久了以後你會發現,他有另一種男人的味道,這種就是在下這種了。(笑聲、掌聲)鼓掌的都表示同意了!鼓掌的都是一些長得和我差不多的,(笑聲)真是物以類聚啊!(笑聲、掌聲)
2閱讀下麵的山東大軍閥韓複榘在齊魯大學校慶講話,找出其講話中的滑稽之處,並分析原因。
諸位、列位:
女士們、先生們、小姐們、太太們、哥們兒、姐妹兒、老少爺們:
大家晚上好!
今天是什麼天氣,大家知道今天是什麼日子嗎?(故作神秘)
今天是演講的天氣!(意氣高昂的樣子)
今天到會的人還真不少啊!都到齊了嗎?看樣子至少也來了五分之八吧!算了,算了(極不耐煩的樣子),來了的就算了,沒來的請舉手吧!(掃視全場)
沒人舉手,好,全部都到齊了啊!(興高彩烈的)
你們來得都很茂盛,敝人也實在感冒!(以作揖狀感謝)
今天兄弟我召集大家來,主要是訓一訓,兄弟我如果有什麼說得不對的地方,我們應該相互諒解,因為兄弟我和大家比不了,你們都是文化人,都是大學生、中學生、留學生,你們這群烏合之眾都是科學科出來的,化學化出來的,都懂好幾個國家的英語,兄弟我是粗人,我他媽連中國的英語都不懂。(搖頭,停頓)
你們都是從筆杆裏爬出來的,而我呢,是從炮筒裏鑽出來的,所以跟你們比起來,那真是鶴立雞群啊!(歎息)
今天,我能站到這來給大家訓話,真使我蓬蓽生輝,感恩戴德,其實呢,我是沒有資格給你們講話,所以講起話來嘛,就像……就像……對牛談琴!
今天我不準備多講,先講三個綱目:
蔣委員長的新生活運動,兄弟我是舉雙手稱讚,就是有一條:行人都靠右走,我想了幾天,著實不妥,實在是太糊塗了,大家都是明白人,你們想一想,行人都靠右走,那左邊留給誰?(非常氣憤)
還有一件事,兄弟我想不通,外國人都在中國建了大使館,俗話說:肥水不流外人田,我們中國人為什麼不在自己的地盤上建一個大使館,說來說去,我認為還是中國人太軟弱,是不是!(以征詢的口氣)
昨天我去了大學女校,看見學生正舉行籃球比賽,好家夥,十幾個人穿著褲衩搶一個球,多不雅觀,大家都是文化人,這像什麼樣子,如果不是你們的教務處長貪汙,學校為什麼這樣窮酸?多買幾個球,一人給他們發一個,省得你爭我搶,不成體統!
(想了半天)好了,今天該講的都講得差不多了,兄弟我也應該告辭了!
(做撤離狀再往回走)
哦!記得明天到我公館領一筆錢,給那幾個可憐的丫頭一人買個球!
(滿懷喜悅地走了)
3閱讀下麵例子,對比三個例子對幽默技巧使用的差異。
例1:
小平同誌在《關於科學和教育工作的幾點意見》中講到尊重知識、尊重人才, 要充分發揮知識分子作用時說:“要充分發揮知識分子的專長,用非所學不好。有人建議:對改了行的,如果有水平,有培養前途,可以設法收一批回來。這個意見是好的。‘四人幫’創造了一個名詞叫‘臭老九’。‘老九’並不壞,《智取威虎山》裏的‘老九’楊子榮是好人嘛!錯就錯在那個‘臭’字上。毛澤東同誌說,‘老九’不能走。這就對了,知識分子的名譽要恢複。”
例2:
某單位組織一些退休老幹部乘大客車外出旅遊,上車時你謙我讓,耽誤了不少時間。開車後,一位老同誌朗聲對大家說道:“我給大家講個故事助興:從前有一位婦女,懷孕10年才生下一對雙胞胎。問這對雙胞胎為何遲遲不肯麵世,他們說,根據禮節,年長位尊者應該先行,但他們兩個不知誰是兄長,就這樣互相推讓了10年,把媽媽生孩子的事給耽擱了。” 這番話引得車上的老幹部們麵麵相覷,繼而哄堂大笑。
例3:
有位闊太太牽著一條哈巴狗上街,見了三毛想開心取樂,就對三毛說:“隻要你對我的狗叫一聲爸,我就賞你一塊大洋。”
三毛想了想說:“喊一聲給一塊,喊十聲呢?”
“給十塊。”
三毛躬下身去,順著狗毛輕輕撫摸,親親熱熱地喊了一聲“爸爸”,闊太太妖裏妖氣地笑了一陣,賞給三毛一塊大洋。三毛連叫了十聲,闊太太真的賞了十塊大洋。這時,周圍已擠滿了看熱鬧的人,三毛笑眯眯地給闊太太點點頭,提高嗓音,長長地喊了一聲:“謝謝你,媽——!” 人們立刻爆笑起來。
4圖4,試用模糊和準確兩種方式介紹圖中人的身高,並比較其異同。
圖4
5閱讀下麵三個模糊表達的例子,比較它們在表達上的異同。
例1:
楚滅秦後,項羽自尊為王,封劉邦為漢王,打算讓劉邦去南鄭。項羽的謀士範曾反對,說:“南鄭那地方,內有重山之固,外有峻嶺之險,讓劉邦去,豈不是放虎歸山嗎?”項羽問:“有什麼辦法殺他嗎?”範曾說:“有辦法,等劉邦上朝,大王就問他:寡人封你去南鄭,願不願意去?如果他願意去,你就說:我早就知道你願意去,那裏是養兵練將、聚草屯糧的好地方,養足了銳氣好跟我爭天下,對不對?這就證明你有反我之心,綁去殺了!如果他說不願去南鄭,你就說:我知道你不願意去,楚懷王有約在先,誰先入關,誰為王,你先入了關,你應為關中之王,叫你上南鄭去,你怎麼會願意呢?既然不願意去,就是要在這裏反我。與其如此,不如現在就把你殺了。” 這時劉邦上殿,參見項羽。項羽說:“寡人封你到南鄭去,願不願意去?”項羽問得很急,劉邦聽後,心中納悶,雖然願意去,卻不敢表白,於是說:“大王,臣食君祿,命懸於君手。臣如陛下坐騎,鞭之則行,收轡則止,裏唯命是聽。” 項羽一聽,無可奈何,隻好說:“你要聽我的就不要去南鄭了。” 劉邦說:“是,臣遵旨。”
例2:
有人曾向耶穌提出這麼一個問題:
“我們應當向愷撒大帝納稅嗎?”
耶穌一聽,馬上明白了提問者的詭詐。因為如果說“沒有納稅的必要”,這個人即可以叛國罪告發耶穌,後果不堪設想;如果說“應該納稅”,就會使他的弟子失望,表明他是屈從皇家權力的人,而當時的民眾都在重壓下掙紮呻吟,痛苦萬狀。
這時,耶穌向旁邊的人借了一枚羅馬金幣,然後問發問者:
“金幣上麵的畫像是誰?”
“是愷撒大帝。”
“那麼屬於愷撒的東西就應該給愷撒,屬於神的東西就還給神吧!”
例3:
護國運動前,蔡鍔將軍被袁世凱軟禁在北京。一次《亞細亞報》記者萬士同采訪蔡鍔。
萬:“鄙報為國民喉舌,請教蔡將軍的政見。”
蔡:“我喉頭有病,有你這個喉舌就行了。”
萬:“孫中山在海外宣傳討袁,將軍是辛亥元勳,想必引為同調。”
蔡:“中山之徒不是也有給袁總統籌辦帝製的嗎?”
萬:“對,對。 不過梁啟超先生反對帝製的大作,你總該深表同情吧?”
蔡:“梁先生是我的老師,袁總統是當今國家元首,我該服從誰呢?”
萬:“是啊,該服從誰呢?”
6閱讀下麵例子,分析例子中委婉表達的技巧。
有位律師在一家餐館吃飯,點了一碗豬肝湯。不料,湯端上來後,發現上麵浮著一隻蚊子。頓時,他胃口大倒,肝火上竄,但抬頭看見食客濟濟一堂,紛至遝來,便冷靜了下來。想了一下,便輕輕叫住經過身旁的夥計,讓他把老板請過來。然後,不被旁人覺察地用風趣的語氣對老板說:“你瞧,這隻可愛的蚊子倒來先嚐了,請你告訴我,我如何對它的侵權行為打官司呢?”老板望著湯中那隻蚊子,負疚而感激地說:“真對不起,謝謝您……”不一會兒,老板親自端上一碗飄香的豬肝湯,碗裏的豬肝也格外地多。結賬時,老板堅持算他請客,律師當然未接受。於是,老板親切地送出門外,又送了一程。臨別時對律師欽佩地讚道:“您是我們餐館最尊貴的客人。”
7選擇一個生活場景,用委婉的方法對朋友進行一段批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