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達能力訓練49(3 / 3)

五、辯論賽簡介

近代以來,尤其是進入20世紀以後,由於傳播媒介的先進,收音機、電視機走進千家萬戶,人們聽到、看到的辯論也日益增多,像聯合國大會的一般性辯論和官方發言人答記者問等,許多國家的總統競選辯論更是吸引了千百萬人的眼睛,牽動著他們利益的神經。真正的辯論賽約始於1922年,當時英、美兩國首先組織了國際性的大學辯論賽,現在已有美國、英國、澳大利亞、菲律賓、新西蘭、德國、土耳其、日本、波蘭等40多個國家和地區參加比賽。時至今日,辯論賽已成為一種文化活動,對於推進不同國家和地區的思想文化交流起著重要的作用。1986年,新加坡廣播局舉辦首屆亞洲大專辯論會,北京大學派隊參加並取得冠軍。1988年的第二屆亞洲大專辯論會,複旦大學捧杯凱旋。1990年第三屆亞洲大專辯論賽,南京大學獲得亞軍。1993年起,華語辯論賽走向國際,新加坡廣播局和中國中央電視台,當年聯合舉辦首屆國際華語大專辯論會,複旦大學隊獲得冠軍。之後,每兩年一屆的華語辯論賽對推動漢學在世界的傳播和發展起了積極的推動作用。1995年第二屆國際華語大專辯論會移師北京舉辦,並從此形成了每兩年舉辦一次,由新加坡廣播機構和中國中央電視台交替主辦的模式。1995年,南京大學獲得冠軍。1997年,首都師範大學在新加坡舉行的第三屆國際華語大專辯論會獲得亞軍,從此,代表中國大陸參賽的隊伍產生模式由指定改為公開選拔。1998年,西安交通大學在全國大學生辯論賽奪冠,代表中國大陸參加1999年的第四屆國際華語大專辯論會並獲得冠軍。2001年,2000年全國大學生辯論賽冠軍武漢大學,在新加坡獲得第五屆國際華語大專辯論會亞軍。2003年,2002年全國大學生辯論賽冠軍中山大學,在北京獲得第六屆國際華語大專辯論會冠軍。2004年,電子科技大學在全國大學生辯論賽奪冠,他們代表中國大陸參加2005年在新加坡舉行的第七屆國際華語大專辯論會奪冠。2007年,國際華語大專辯論會更名為國際大學群英辯論會,非華裔選手參加的B組比賽增加了海外選拔製度,清華大學和浙江大學的各三名同學分別組隊與海外學校代表隊進行比賽,作為評判的參考,選拔出六支參賽隊伍。以網絡辯論賽產生的中國大陸冠軍中南財經政法大學代表大陸參加華裔選手參加的A組比賽。CCTV 2007 國際大學群英辯論會在比賽模式上有許多創新,增加了提問環節、設立大評審團。本次比賽A、B兩組各六個隊,第一輪三個隊取勝,三個隊被淘汰,由大評審團投票從第一輪比賽淘汰的三個隊中複活一個隊,和取勝的三個隊共四個隊進入半決賽。

亞洲大專辯論會和國際大專辯論會,形成了以複旦大學為代表的“華辯”風格(1988年的第二屆亞洲大專辯論會、1993年首屆國際華語大專辯論會)和以西安交通大學為代表的“雄辯”風格(1999年第四屆國際華語大專辯論會)。

根據參加人數的多少,基本上分為“個人賽”和“團體賽”兩大類。不同的競賽規則規定了不同的競賽模式。“個人賽”主要代表是“林肯——道格拉斯”辯論賽;團體賽的模式較多,比較典型的是“新加坡模式”。近年來又產生了許多改進模式,如中央電視台模式、上海教育電視台模式等。為了使讀者更好地了解辯論賽模式和體會各種風格,筆者在附錄中介紹辯論賽的比賽模式、規則,並列舉邀請賽曆史上的經典辯詞供讀者參考。

辯論賽策劃是一屆辯論賽成敗的關鍵,策劃涉及的具體內容很多。包括組委會的組成、辯題的確定、比賽工作人員的選拔等。在這項工作中,比賽章程的策劃、記錄員規則的確立、全係列最佳辯論員和優秀辯論員評選規則的確立、競賽氣氛的營造等與其他活動方案設計有較大的差異,也是所有辯論賽不可缺少的工作內容。

策劃辯論賽涉及的問題很多,同時由於比賽規模的不同、組織單位的要求的差異,策劃方案也會有很大差異,但最關鍵的問題就是要保證辯題的公正性。如果辯題選擇不適宜辯論,比賽的效果就會大打折扣,有些小型辯論賽中,主辦者想當然的選擇辯題就會產生一些令人啼笑皆非的局麵:在十幾年前某高校的校內比賽中,竟然出現“小山智麗的行為應不應該批評”的辯題,就說明了這一問題。在辯題的選擇過程中,必須進行認真的論證,在此不做過多論述。在本書的附錄中將為讀者提供一個小型院校級辯論賽策劃方案,將策劃辯論賽所涉及的關鍵問題以實例的形式列出,以供辯論愛好者參考。

在辯論賽的曆史上,除了1994年長虹杯全國電視辯論大賽(該屆比賽采用小組預賽,前兩名進行淘汰賽,結果兩個小組第二名進入決賽),辯論賽的賽製一般都采用單敗淘汰製,也就是一支隊伍隻要輸掉一場比賽就會被淘汰。

單敗淘汰製是當今各類比賽賽製中最公平也是最殘酷的,它對參賽隊伍的要求就是:要想奪冠就不能有任何一次重大失誤,否則就會被淘汰。因此,對於單場比賽來說,戰略、戰術設計就顯得十分重要。

在一場辯論中,論辯雙方根據自己的觀點立場進行論證和反駁。首先需要準確地表述自己方的觀點或立場,否則“差之毫厘,謬之千裏”,後果不堪設想。荀子主張:“凡論者,定其有辯合,有符驗。故坐而言之,起而可設,張而可施行。”(《性惡》)他主張立論要符合實際,並在實踐中得到驗證。下節將結合有關辯論的基本理論和技巧講述如何製訂辯論方案。

任何競賽都要有賽前準備和賽前演練,辯論賽作為競智型的團體性的比賽設計方案就更加重要!對於辯論賽來說,有備則製人,無備則製於人。沒有足夠的賽前戰略、戰術分析,對辯論雙方立場的差異、優劣勢不作比較,沒有統一的攻防協調,比賽將無法進行。如何製訂辯論方案,製訂什麼樣的方案最有利於辯論隊和辯手的場上發揮,最有利於應付辯論現場的各種變化就是比賽設計方案的核心。比賽方案的設計包括戰略方案和戰術方案設計。前者側重宏觀、後者涉及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