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6章 撒拉族有影響的文化人物(4)(3 / 3)

自《開拓》誕生的那天起,韓海潮主編舉意通過這一穆斯林媒體《開拓》,觸及中國穆斯林的信仰、遵行、道德修養和社會生活的多個層麵,旨在提升穆斯林的道德水準和文化修養。創刊16年來,在他的籌劃和組織下,雜誌社舉辦了10餘次大型公益活動。其中扶貧助困、扶貧助學、扶貧助教活動多次,共籌集衣物2000餘件,現金4萬餘元。受助對象有回族、東鄉族、保安族和漢族,為構造和諧社會,促進民族團結作出了積極貢獻。鑒於在扶貧助困、助學等方麵的貢獻,他被甘肅省慈善總會穆斯林扶貧助教工作委員會聘任為理事。2004年,他被中國回族學會第二屆理事會選為理事;2006年,被蘭州市伊斯蘭教第八次代表大會選舉為副秘書長;2007年,當選甘肅穆斯林書畫攝影協會理事。

十六、馬梅英

馬梅英(1961年~),女,籍貫青海省循化縣,1961年出生於湟源縣城。1982年從中央民族學院畢業後,分配到果洛州文聯《白唇鹿》編輯部工作5年。現在青海省《海東報》報社擔任記者、編輯工作。係中國少數民族作家學會會員,青海省作家協會會員,青海省撒拉族研究會理事。

1982年開始創作,1983年起在《白唇鹿》《青海湖》《青海日報》等發表作品。散文《我珍愛的“小熊貓”》獲1994年省電台“廣播之友”征文三等獎,散文《母親的精神》獲1996年全國第八屆報紙副刊好作品三等獎,散文《寫給侄兒》獲1998年度“青海新聞獎”報紙副刊三等獎,散文《改革托起的美好家園》獲1998年省電台“我眼中的這二十年”征文三等獎。

十七、撒瑪爾罕

撒瑪爾罕(1968年~),原名韓文德,出生於青海循化撒拉族自治縣清水鄉,現供職於青海省移動通信公司。中國少數民族作家協會會員、青海省作協主席團委員、青海省詩歌學會常務理事。1986年起在《中國作家》《民族文學》《詩選刊》《青海湖》等國內刊物發表作品600餘首。出版詩集《裸河》《撒瑪爾罕的鷹》《時間兩側的頌辭》三部。作品入選《中國少數民族經典文庫》《青海省建國五十周年作品集》《高大陸上的吟唱》《中國西部散文詩》《中國青年詩人二十五家》等20多種選本。曾獲青海省首屆青年文學、中國通信行業文學評獎一等獎以及《星星詩刊》等報刊獎10多項。

十八、馬偉

馬偉(1970年~)。循化縣石頭坡人,畢業於青海師範大學中文係,現為青海民族大學民族研究所副教授,主要研究撒拉族語言文字,主要學術論文有《撒拉語的主語賓語問題》《撒拉族傳統文化和現代化淺談》《撒魯爾王朝與撒拉族》《論撒拉族的六角形符號》等,與馬成俊共同完成撒拉族文獻資料彙編《百年撒拉族研究文集》。

十九、韓占祥

韓占祥(1940年~)撒拉族著名民間藝人、撒拉族地區家喻戶曉的“花兒”歌手和撒拉族文化熱心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