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他到任後的第一個元宵節,百姓要按傳統點上燈籠過節三天。由於“燈”與“登”同音,百姓不敢說,衙門辦事的人不敢寫,隻好用“火”代替“燈”字。
結果,衙門裏出布告,“燈”字全部變成“火”字,出現了“本州依例放火三日”等句子,意即可以按慣例放燈三天。
布告一出,百姓們議論紛紛,都說“隻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以至傳頌至今。
義和拳咒語
義和拳,又名義和團,源於天理教,以乾、坤、坎、離、震、艮、巽、兌八卦為符號,分支設壇。北京義和拳教授拳法時,教師要在學拳的人耳邊念咒語。其中有一種咒語是:
天靈靈,地靈靈,奉請祖師來顯靈,一請唐僧豬八戒,二請沙僧孫悟空,三請二郎來顯靈,四請馬超黃漢升(即黃忠),五請濟顛我佛祖,六請江湖柳樹精,七請飛鏢黃三太,八請前朝冷於冰,九請華陀來治病,十請托塔天王、金叱、木叱、哪叱三太子,率領天上十萬神兵。
上林苑樹名
有一天,東方朔陪漢武帝遊上林苑。這上林苑是秦朝建都鹹陽時所修,漢時重建為宮苑,周圍有800裏,內建離宮70所,有禽獸,供帝王狩獵,有花木,供帝王遊覽。
漢武帝見到一棵樹,連稱好樹,問東方朔叫什麼樹。東方朔也不認識,便按“好”的意思,編個名字,說:“這樹名叫‘善哉’。”武帝不相信,私下裏找人辨認這棵樹,便暫時把這件事放下了。
過了幾年,武帝又問東方朔這樹名,東方朔也早打聽過了,便回答說:“叫‘瞿所’。”武帝說:“你這個東方朔,原來告訴我叫‘善哉’,騙了我好幾年。你說是怎麼回事?”
東方朔這才想起幾年前他隨口胡謅的“善哉”來。不過,他很會辯白,說:“這沒有什麼可奇怪的。小時叫駒的,大了叫馬;小時叫雛的,大了叫雞;小時叫犢的,大了叫牛;人也是這樣,小時稱兒,大了稱老。這樹過去叫‘善哉’,幾年後,現在該叫‘瞿所’了。”
漢武帝聽了,哈哈大笑,也就不再追究了。
忌諱父名
古人在忌諱方麵是有許多講究的,對於人的名字,說法就更多。其中的一條是,自己所取得的功名,所授的官職,名稱中不能與父親的姓名中的字相同,連同音都不行。
於是,便出了不少避諱的事:呂公著的兒子,因父名中有“著”字,隻好辭去著作郎的官;袁高的兒子,在重陽節時不敢在家吃糕(與高同音);劉嶽的兒子不能聽音樂(與嶽同音),也不能遊嵩山、華山,因為它們屬於五嶽之列……
這種忌諱,對於人的才能發揮和正常生活都帶來很大影響和不便。唐朝李賀是個才子,7歲時便作得一手好詩。就因為他的父親叫李晉肅,李賀就一輩子不能考進(與晉同音)士。
為此,當時的許多文豪們都鳴不平,韓愈就和主管考試的人辯論過,說:“父親名字中有‘晉’字,就不舉兒子為進士;倘若父親名字中有‘仁’字,難道就不許兒子做人了嗎?”
莫如殺人
明神宗時,禮部尚書兼東閣大學士許國,是個性格倔強的人,但他能謹慎自守。
一天,許多人在一起談天,有一位信佛的官員大談因果輪回報應,給大家講不要殺生的道理:殺了牛,來世變成牛;殺了豬,來世變成豬;就是踩死個螞蟻,也有報應,要去還債的。
許國是不信這個的,看這位仁兄侃侃而談,毫無收斂的樣子,就打斷他的話說:“那還不如殺人呢!”眾人聽許國說出這樣的話,都很吃驚,忙問是何道理。許國說:“那樣,來世還債,不還能變成人嗎?”
所聞所見
三國時著名詩人嵇康耿直剛強,不與世俗同流合汙,隱居山林。
一天,他正在大樹下打鐵,鍾會來拜會他。這鍾會是司馬氏集團的心腹,出身世家大族,趾高氣揚,騎著高頭大馬來到跟前,擺出貴人的架子,等著嵇康上前迎接。嵇康呢,打鐵不歇,旁若無人。僵持了一會兒,鍾會覺得沒趣,生氣地撥轉馬頭要走。
嵇康覺得好笑,就問:“何所聞而來,何所見而去?”(聽見什麼了,到這裏來?看見什麼了,離這裏而去?)
鍾會回答了兩句話,自己解脫了尷尬場麵:“聞所聞而來,見所見而去。”(聽見我所聽見的就來了,看見我所看見的才離去。)
怕後生笑話
宋代文豪歐陽修善於利用零星時間寫作,他說:“我的文章多數是利用‘三上’進行構思、打好腹稿的。所謂‘三上’,就是馬上、枕上、廁上。”
他的寫作態度十分嚴肅。每寫完一篇文章,他便把它貼在臥室的牆上,隨時看,隨時改,直改到自己滿意了,才肯拿出去,他把這叫做“改壁稿”。
老年時,他又拿出自己以前寫的文章,一篇篇修改,很辛苦。他的妻子勸他說:“你呀,為什麼這樣自討苦吃?又不是小學生,難道還怕先生生氣嗎?”
歐陽修笑了笑,很認真地說:“不是怕先生生氣,而是怕後生笑話啊!”
謝絕求見
文學大師錢鍾書先生,是個甘於寂寞的人。他最怕被宣傳,更不願在報刊上露麵。他的《圍城》出版了,在國內外都引起了轟動,許多人對這位作家比較陌生,想見一見他,都被他謝絕了。
一天,一位英國女士打來電話,希望錢先生答應約個時間,她來見見這位大作家。婉言謝絕沒有效果,錢先生便以特有的幽默語言對她說:“假如你吃了個雞蛋覺得不錯,何必一定要認識那個下蛋的母雞呢?”
高帽子
有甲、乙二人被任命到外地做官,臨行前一起去與老師道別,聽聽老師還有什麼教誨。老師說,現在這個世道,說話不能直來直去,人人都愛聽奉承話,逢人送頂高帽子,也是沒辦法的事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