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純然靈透的眼神29(2 / 3)

人生最大的痛苦,莫過於本不應發生,卻發生了,又無法彌補的悔愧。這篇灑淚而就的小文是對逝者的追悔,對生者的提誡,望生與死的我們都能心之慰慰。

寄往天堂的問候——一份遲到了的感謝

敬愛的張樂平老人:

您好!

您已離開我們很久了,可我還牢記著您,還想向已在天堂的您問個好,想對您說說我的心裏話。

小時候看過很多兒童故事,但您的《三毛流浪記》是我的最愛。我從小三毛身上學到了堅強、善良。這本傾注了您心血和情感的《三毛流浪記》趣意盎然、幽默嘲諷社會現狀,蘊含了豐富的人生哲理,在數以億計孩子們稚嫩的心田裏播下了仁愛的種子。

小三毛贏得了幾代人發自內心的喜愛。一本漫畫書中,一個小小的人物有著如此持久的人格魅力,這在世界漫畫史上,都是極其難得的。您的漫畫不僅讓我們享受到了幽默藝術的諧趣,還教益著我們大憎大愛的品質,更提示了我們關注社會的責任。我今天寫這封信,就是為了表達我們一家兩代人對您的一份遲到了的感謝。

我在孩子2歲多時,就給他翻看並講解您的《三毛流浪記》了。我講得津津有味,他聽得一頭霧水。在似懂非懂中,他開始認識並逐漸熟悉了您,一位慈愛又充滿了智慧的老爺爺,和一個曆經磨難,依然活力四射、趣味無窮的三毛哥哥。我的兒子天資聰穎,2歲多的他就能非常輕鬆地看圖識字了,當然還有其他諸多上乘的表現。當他看到您的《三毛愛科學》後,更是愛不釋手,從此您和三毛成了他最好的朋友。

在那一時段,每晚臨睡前他都要纏著我給他講《三毛愛科學》,您的這本漫畫成了孩子睡前的必修課。說來也奇怪,各種各樣的幼兒小畫書,他大多是翻看過後就扔到一邊去了。唯獨對您這一本百看不厭。您在《三毛愛科學》中,將基本的科學知識妙趣橫生、淺顯易懂地闡述在了三毛小小的趣事中。在兒子不厭其煩地追問中,已識了幾個大字的他,很快就能不算含糊地將一本《三毛愛科學》看下來,直把這本書看得毛邊四起,仍不肯罷手。是您的《三毛愛科學》燃起了他探索求知的渴望,開啟了他的智慧之門。從此,這個小人兒愛上了電視裏他能看到的所有與科學知識、技術技能有關的節目。電器線路、育苗養殖一類相當枯燥的教學片,他也看得目不轉睛,興味十足。

他還未滿4周歲時,在虹雲奶奶細聲慢語、和藹親切的電視教學中,他獨自就把漢語拚音全部拿下了。他對知識的熱情和學習的能力,常讓我自歎不如,有感道:“童子功就是厲害!”這無疑是您賦予他的。我非常慶幸,孩子適時地得到了您的《三毛愛科學》。我認為它是迄今為止,我看到的最好的幼兒科學啟蒙教科書。

當年那個癡迷“三毛”的小家夥,現已是我國航天領域的後起之秀了。他還算沒有辜負您對祖國未來的厚愛,是我的欣慰,也一定是您所希望的。

張老,您在古稀之年,還以敏銳的眼光,充滿著對國家的責任感,為孩子們的成長盡著自己的心意,但《三毛愛科學》被當時的人們和社會忽視了,這確是一本幼兒科普的佳作。您在1987年寫的一篇“我愛兒童,我愛兒童漫畫”文章的最後還寫道:“1976年,烏雲掃開了,天空出現了太陽,我和全國人民又沐浴在陽光下,我重新又回到孩子們中間,但這時他們已稱呼我‘三毛爺爺’了。然而,我卻青春煥發,像年輕時一樣,一口氣創作了《三毛愛科學》等許多兒童漫畫。我雖然身體不太好,年齡大了,但為了千千萬萬的孩子,我還是放不下手中的筆,仍要為孩子們不斷畫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