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毛愛科學》,是您,一位有著深切社會良知、德高望重的古稀老人送給孩子們的一份人生厚禮。您一生的漫畫都與國家命運、民族疾苦息息相關;您在嬉笑怒罵中講述著大道理,彰顯著大智慧,承擔著大責任。您是一位真正的人民藝術家。
向您表達我們對您深深的謝意,想對您說點什麼的念頭,其實早在吾兒癡迷《三毛愛科學》時就有了,但這份心意,送得太遲了。時光飛逝,真是要想做的即做,否則晚矣悔矣。在您百年華誕之際,送上我們對您的深深懷念,以告慰九泉之下的您。願在天堂的您依然幽默,快樂!您是我們永遠的摯愛!
2010年11月10日(張樂平老人百年誕辰之日)
一封未發出的信——致一位當代畫僧
尊敬的老師:
您好!
很冒昧地給您寫這封信。您深入西藏腹地的探究,對西域聖地超出一般地感受;您的真摯與博愛,在您的畫筆下都得到了極其貼切生動地表達與展現,觸動心懷。
近日高興地在央視的《大家》欄目中和您不期而遇了。在您和主持人的侃侃而談中,再一次領悟了您超卓的慧心和瀟然的風采。我關注著,傾聽著,受益匪淺。在當您談到皈依佛門的選擇時,您一絲別樣的表情,讓我心裏有一點點的沉慮。那可能隻是您瞬間情感的流露,並非是您揮之不去,化解不開的世俗情懷,但願是我多慮了。
您說:“遁入空門是自己的選擇,不管怎樣都要堅持。”這時您提到了您可愛的兒子的一段話,從中我感到了他的慧智。同時也感受到了您的一點點的心動。您兒子說:“人們向往著月亮,但到了月亮上,卻沒看見什麼,並又觀望著地球。”好一個靈悟的孩子!
我想隻要您對曾經有過的生活和情感還有一絲不舍的留戀,都可以重新選擇。無為而無不為,是深博佛理的精髓之一,頓悟了,便豁然通透。哪一種選擇,更讓您感受到心靈自由的怡悅,哪一個就是真正屬於您的選擇。我曾在純誠、道義遭受玷汙和蹂躪的重傷之後,有過瞬間“遁入空門”的避世之念。我對於佛學的親近,緣於內心深處與之的巨大共鳴。佛學精深的內涵,禪宗慧明的意境,都令我祈望。正在那時,我有了一次突然而至的機緣,借著籌拍《六祖惠能》電視劇之事,我與中戲幾位準備執筆劇本的朋友,遊訪了國內一些著名寺院,拜見了一些久負盛名的方丈主持,高僧大德。他們的厚德慈悲,天憫宏願令我肅然,啟迪深遠,但現世的佛門已多少沾染了俗塵,已少有了久遠古刹的清涼。人性的高潔,已並非如我想象,也終因丟舍不下血脈親情,人間冷暖;不忍心靈受到束縛,棄下此念。也許是我沒有惠及根底的佛緣慧心,我隻是心近著她。
放下執著,才能獲得大自由,才不愧對今生;若是真有來世的話,也一定會獲得同樣的饋贈。無論在繪畫藝術上,還是對佛學的理解上,您已達到了一個常人難以企及的境界;已擁有了超塵絕俗的異常精彩。我隻是一介凡人,自知並無超然物外的卓越見地。我的感覺無論對錯,其實都無妨,就是一點點的感覺而已,相信您一定能理解我的初衷。若有不妥之處,都請您海涵了。
人生苦短,了悟人生,我將為您默默祈福。
2006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