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公德錢財兩者兼得(2 / 3)

商人必須謹記從明處賺錢的道理,這才是在商海中屹立不敗的真經。

□走正道賺錢

自古有“無商不奸”之說,這應該是對那些不走正道的卑劣商人的評價。很多小生意人受其影響,也依靠玩弄狡猾的手段賺一點蠅頭小利,偏離了正道,所以永遠做不大。而事實上,能夠把生意做大並且旺勢不衰的商人,都離不開一個“誠”字。惟有以誠心換誠意,才能走上可持續發展的正道。

賺錢的正道是致力於可持續性發展,不貪圖眼前利益。它包括內外兩個方麵。對外,要培養一個忠誠的客戶群;對內,要建立一支忠誠的員工隊伍。這首先要求商人對客戶和員工付出誠心。

阿朗·蘭杜曾在英國人詹姆斯開的一家餐館裏打工。詹姆斯告訴他,經營餐館最重要的一點,就是不要伸手到顧客口袋裏去掏非分之財,寧可少賺一點,也要讓他們樂意下次再來。這樣,他們會成為你的義務宣傳員,為你帶來一大批忠誠顧客。對詹姆斯的告誡,阿朗·蘭杜銘記在心。

後來,阿朗·蘭杜移居香港,在灣仔區開了一家占美餐廳。他誠實無欺,賺老實錢,生意很快興旺起來。顧客情願多走一些路,也要到他這裏來用餐。兩年後,阿朗·蘭杜將餐館遷到繁華的鬧市區,生意就更好了。

阿朗·蘭杜死後,他的兒子利奧·蘭杜接掌了占美餐廳的生意。臨終前,阿朗·蘭杜曾殷殷告誡利奧:“切勿吃水太深,自取失敗之道……”但利奧並未完全明白父親的意思,他認為父親那套經營方法早就過時了,不符合效率時代的潮流。占美餐廳的生意這麼好,為什麼要人為地保持低價?為什麼不擴大經營規模?

於是,利奧通過減少分量的方式,調高了利潤比率;為了多做生意,質量把關也沒有過去嚴。剛開始時,賺的錢明顯比過去多。但到了後來,生意一天不如一天。利奧終於明白了父親話中的深意:利率越高可能利潤越低;想多做生意可能生意越少,看來確實不宜“吃水太深”。

利奧趕緊懸崖勒馬,恢複了父親在世時優質低價、寧精勿濫的經營方針。這樣,餐廳的生意又像以前一樣紅火。

隨著生意的擴大,利奧基本上不用親自管理具體事務,但有一件事他仍堅持親力為之,那就是抽查原料和飯菜的質量。他經常對員工們說:“我們自己能將就的,不能讓顧客也將就,因為他們每一個人都是大人物,至少在我看來是如此,我們不能怠慢他們。今天的小顧客,明天也許成為大顧客。”

利奧·蘭杜很少在自己的餐廳裏用餐,相反,他喜歡光顧同行的餐廳。通過對比,隨時調整自己餐廳的價格以及服務方式,以保持競爭優勢。

現在,利奧·蘭杜已擁有三家餐廳,其中兩家叫占美餐廳,一家叫蘭杜餐廳,它們在香港的知名度都很高。這無疑是數十年信譽積累的結果。

如何獲得一支忠誠的員工隊伍呢?一定要走管理正道。正如《孫子兵法》所說:“道者,令民與上同意也,故可以與之死,可以與之生,而不畏危。”商人一定要誠心誠意對待員工,設立符合全體利益的目標,並用人格力量感化他們,這是建立忠誠團隊的惟一正道。如果企圖用強製或欺詐手段使員工效力,得到的終將是背叛。

當德克薩斯國際航空公司因經營不善而虧損嚴重時,董事長洛倫佐打電話給他的哈佛校友泊爾,聘請他為副總經理。洛倫佐向泊爾承諾,如果泊爾讓公司重新開始盈利,就能得到董事長的職位。

泊爾欣然應允,並著手對德克薩斯航空公司實行改革,很快就使公司扭虧為盈。但是,洛倫佐不願這麼快就兌現承諾,他隻是將總經理的職位讓給了泊爾,自己仍然擔任董事長。

泊爾很生氣,認為自己受了欺騙。他告訴洛倫佐,他可能會辭職。洛倫佐自知理虧,終於讓出了董事長職位。但泊爾卻不相信他了,暗暗招兵買馬,準備自立門戶。

過了幾個月,泊爾帶著一批德克薩斯航空公司的高級管理人員,自創人民快運航空公司。

泊爾的背叛使洛倫佐異常憤怒,卻又無可奈何。

泊爾這樣做並不完全是為了報複,但他可不想讓自己的野心為義氣所束縛。為了鼓舞部下的創業精神,泊爾將權力和利益慷慨地許諾給他們,就像洛倫佐對他一樣。可是他也犯了與洛倫佐同樣的錯誤:沒有忠實地履行自己的承諾。而且他錯得更厲害,洛倫佐隻是失信於他一人,他卻失信於一批人。

當人民快運度過艱苦的創業期,步入順境後,一場管理危機卻在內部悄悄萌發。最先背叛的是公司元老之一、總經理吉納特。他拒絕在公司新頒布的六項管理條例上簽字,並且公開批評泊爾“太偽善”,從不兌現自己許諾過的東西,也從不考慮其他人的意見,永遠都以自己的方式經營公司。

不久後,吉納特跳槽到泛美航空公司。

吉納特的離開隻是一個信號,對泊爾的不滿情緒正在人民快運蔓延,隨時可能激發。隻不過,由於泊爾將股票分配給了許多人,他們抱有一些幻想,還在繼續觀望。

泊爾並未意識到內部出了什麼問題,他雄心勃勃,按照自己一個人的思路,實行著大舉擴張政策,一連新開了好幾條航線。可是,由於公司的經營管理基礎非常脆弱,新開的航線,因經營不善,並未給公司帶來利潤,隻能增加資金壓力而已。生意的不景氣反映到股票上,人民快運的股價在華爾街一落千丈。這一來,那些持有股票的雇員徹底失望,隨之出現了離職潮。

在這種內外交困的情況下,人民外運勉強掙紮了幾個月,終於撐不下去了。泊爾不得不決定賣掉公司。具有搞笑意味的是,買主居然是泊爾的老朋友洛倫佐。盡管泊爾萬分不願意出現這種結果,最後還是不得不屈服。

□髒手的錢不能拿

一個人買錯了東西,可以退貨;做錯了事情,想退回去,卻沒人受理。為了免於日後後悔,最穩當的方法是盡量不要做日後可能後悔莫及的事。

對於商人來說,能很快就賺大錢的生意,通常就是一件不合理的事情。

民間有一句俗語:“喝涼酒,拿髒錢,早晚是病。”

貪婪之人,見錢就抓,不管來路是否正當。可是,當他們把髒錢抓進來後,這才忽然明白,不是他抓錢,而是錢抓他,從此,他的精神、他的生活,都受這些髒錢的控製。即使他想將錢吐出去,重新過幹淨日子,也已經不可能了。

德羅裏安曾經是聞名世界的“跑車大王”。在改造潘狄牌汽車獲得成功後,他名利雙收,並以此創辦了自己的汽車廠。這時候,他犯了做商人的大忌:奢侈無度,不思進取。除了在紐約擁有豪宅以外,他在新澤西州和加利福尼亞州都擁有占地200多英畝的別墅。他出入的餐廳不但要一流的,而且必須氣派典雅。他的襯衫、西裝每件至少都在700美元以上。

為了便於享樂,他的汽車廠設在英國北愛爾蘭,卻把總部設在紐約。所以他很少呆在工廠,有什麼事非去不可時,他一定要坐最豪華的協和式飛機,一定要住倫敦最高級的麗斯酒店。

由於他隻在生意上花很少的心思,對市場調查工作做得不夠,以至屢屢決策失誤,造成汽車大批積壓,公司開始出現虧損。但他不去積極尋求應變之策,卻動起了歪腦筋。他決定鋌而走險,從牟利甚高的毒品買賣上尋找出路,以挽救瀕臨破產的公司。

德羅裏安將自己的打算告訴一個叫CL的朋友,並表示希望從中獲取5000萬美元的純利。但他沒有料到,CL是聯邦調查局掃毒部門的一個合作者。在CL的安排下,德羅裏安與聯邦調查局正在通緝的大毒販赫特烈會麵,兩人訂下了詳細的運毒計劃。一個月後,當德羅裏安登上飛機飛往洛杉磯時,被三名張網以待的聯邦調查員逮捕。

德羅裏安被捕的消息震驚了西方商界,在德羅裏安汽車公司內部更引起了巨大的震蕩。不久後,這家公司即宣告破產。德羅裏安的利令智昏,終於葬送了自己一生的事業。

□用愛心贏得市場

“愛心”是個人的無形資產。如果商人擁有“愛心”,就相當於擁有了源源不斷的財富。

大倉喜八郎是日本明治時代一個貧困人家的兒子,為了扭轉貧寒的家境,他決定遠離家門,開創自己的事業。他18歲時從大阪農村來到東京當小店員,兩年後,自己開了一家小海產店。在他來到東京的第三年,東京發生了前所未有的饑荒,政府運米到大倉所住的地區救濟災民,災民們爭先恐後排起長龍等候領取救濟米,然而,大倉喜八郎卻一個人站在旁邊看熱鬧。

有人大覺詫異,便問他道:“小夥子,你為什麼不排隊呢?”

他答道:“我並不是災民呀!”

更難能可貴的是,這個小夥子突然大叫:“我店裏的東西,全部送給你們,你們隨便拿好了。”

想不到在大饑荒的當兒,搶奪也在所難免時,居然也有這種甘願犧牲自己的人,也有這種像天外飛來的好事。大批的災民遲疑了好一會兒,就一窩蜂似地擁進大倉的小店,展開了一場激烈的爭奪戰。

站在店前看著自己以血汗換來的商品被人搶走,大倉不但沒有覺得一點惋惜,反而神采飛揚,沾沾自喜。才二十出頭就能做到舍己為人,實在令人佩服。

當他再做海產生意時,大家對他的為人敬佩有加,他的名聲已遠播在外,人家看他似是一顆光茫四射的玉石,紛紛與他合作。因此,生意之好,確是前所未有的,不久就奠定了開創大事業的基礎。

大倉喜八郎成為大企業家之後,有人問他:“做生意有什麼成功秘訣呢?”

他這樣回答道:“做生意最要緊的是讓人產生好感,這並不是指你的翩翩風度和英俊的外表,或是漂亮的容貌給人的好感,而是指你待人親切,對人關懷給人的好感,是從心底發出來的開朗的微笑、幹淨的衣服、寧靜地聆聽別人意見的雅量等等。這些雖然重要,但最重要的是有顆對人關懷的‘愛心’。如果有對人關懷之心,即使缺少別人的許多優點,你的生意也一樣會欣欣向榮的。如果持有別的全部優點,也力求事業的盡善盡美,但如果沒有對人的關懷之心,你的事業就難以擴展。”

正是因為大倉喜八郎擁有這種恢弘的氣度和正確的觀念,所以海產市場空前廣闊,當他還年紀輕輕的時候,就成了明治時代名重一時的大人物,後來富可敵國。

隻為自己打算而奮鬥得來的成就絕不會太大,能夠為別人、為社會而犧牲自己的人,才會有真正偉大的成就。

如果用一句話來概括大倉喜八郎的成功秘訣,那就是:用“愛心”贏得市場。

“愛心”是一個人的無形資產。所謂無形資產,就是那種沒有固定形態的資產,它可以通過各種方式轉化為有形的利益。在現代企業中,它包括信譽度、知名度、商標、知識產權等;在個人,它包括名望地位、道德品質等。“愛心”是個人無形資產中最重要的一種。就個人來說,如果無形資產是正直,就能帶來被尊重、被愛等精神收益,同樣,也能帶來更多的賺錢機會。畢竟,任何一個生意人都願意跟一個值得信賴的人保持合作關係,任何一個消費者也更願意購買一位有愛心、講信譽的老板的東西。

俗話說:“付出總有回報。”的確是這樣,如果撇開偶然性不論,你付出了“愛心”就能得到愛心的回報,不但會帶來商機和金錢,還會帶來金錢買不到的東西。

那麼,商人具體該如何開發“愛心賺錢”的商機呢?

其一,在通過別人謀取利潤時,應先考慮是否對對方有利,爭取雙贏的結果。

其二,不要吝嗇做好事。有錢出錢,沒錢出力。這好比種下一粒西瓜種子,遲早會抱回一個又大又圓的西瓜。

其三,不要害怕好名聲。欺世盜名固然不好,但自己掙來的名聲,自然可以欣然受之。

其四,不要討厭窮人、殘疾人等弱勢群體。古今中外,關心弱勢群體都是“有愛心”的標誌。給窮人一點細微的幫助比為富人錦上添花更能帶來好名聲。三、得人脈者得財源消費者的需求是多層次的,他們不僅需要優質的產品,更需要心理上的滿足。生產者從交易中嫌了錢,顧客得到了自己喜愛的產品,也得到了心理上的滿足。雙方皆大歡喜,這是最公平不過的交易了。

——吉諾·鮑洛奇

□人脈就是生產力

作為商人,應當確立這樣一個信念:在你所涉及的所有領域,都有你的人脈。

世界上的每個人都可以成為你的朋友,這些朋友對你都有非常大的價值。一個人的事業成功,80%來自於與別人相處,20%才是來自於自己的心靈。人際關係專家卡耐基曾經說過:“一個商人成功與否,85%來自於與他人相處。”人是群居動物,人的成功來自於他所處的人群,所在的社會。人脈就是生產力,人脈就是生意人賴以生存的錢脈。

人脈的重要價值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麵:

[1]實現優勢互補

世界上隻有完美的團隊,沒有完美的個人。集體的智慧永遠大於個人的智慧,集體的力量永遠大於個人的力量。一個人即使再完美,也難免會有一些缺點,即所謂人性的弱點。在一個團隊當中,每個成員都可以優勢互補。

[2]人脈是你牆上的一麵鏡子

人脈是一麵鏡子,他們會發現一些你根本沒想到的錯誤,他們會告訴你什麼是有趣的,什麼是觀察入微的,什麼是有失禮節的,以及你寫的“行銷企劃”、“廣告文案”或一些推銷技巧是否有效等等。

[3]透過人脈了解你的競爭對手

所謂知己知彼,方能百戰不殆。你必須掌握競爭對手的特點、動向。比如他們是否重視教育訓練?是否鼓勵員工進修以加強他們的技能?他們在同業中的名聲如何?是否參加商展?有沒有加入商業性組織?

你的人脈網是了解這些信息的最佳渠道,而且大部分真實可靠。你的朋友隻會幫你,而不會去幫你的競爭對手。

[4]人脈可以帶給你全新的經驗及知識

你的朋友未必與你從事同一個行業,與他們相處,常常會聽到他們有關自己的行業之道的高論,潛移默化當中,你也學會了許多方麵的知識。其中有很多知識可能是你一輩子也不知道的知識或經驗。

在一次招聘會上,有一家很小而且剛剛成立不久的企業,由於從事的行業是最有前途的通訊業,而且公司的創立者掌握著領先同行的關鍵技術,總經理本身在商界頗有實力,所以人氣很旺。應聘者共有100位,但是最終進入企業工作的卻隻能有三個人。大部分應聘者都未成功。就在這些人要離開的時候,總經理的秘書留住眾人:“諸位辛苦了,雖然我們這次沒有足夠的職位滿足大家,但是我們知道,你們都是非常優秀、具有很大潛力的年輕人,現在我們把自己掌握的其他企業空缺的職位信息提供給大家,希望能對你們有所幫助,也衷心祝願你們能如願以償。”大家都覺得很震驚,一個小小企業,雖然初涉商場,居然有如此長遠的眼光!究其原因,乃是因為其餘的97人肯定將分別進入各種行業各類公司就職。如果能夠與這些人保持良好的關係,就可以輕易造就97家公司的人際關係。原本看似轉眼即逝的緣分因此變成了企業的人際關係資產。

[5]人脈有助於幫助他人

人脈的建立,不但對那些為自己工作的人十分有用,而且對那些為別人工作的人,同樣也很有用。

許多學校積極聘請成功的學生回母校演講,因為學校希望學生能夠分享他們成功的經驗,他們可以提供就業輔導及建議。一則可以光耀學校,擴大知名度,所謂“今日我以母校為榮,明日母校以我為榮”。二則可以鼓舞士氣,帶動學生學習的興趣。

[6]靠自己的人脈發展事業

在這裏有一個非常重要的觀念,你的生意無論做到哪裏,你自己在工作當中所形成的人脈永遠是你自己的人脈,你可以隨身攜帶。不管你走到哪裏或是進入什麼行業,你都可以借助你的人脈開創你自己的事業。

你的人脈可以是正式的,也可以是非正式的,也就是說,你可以:

a在工作當中,與你的顧客、同事建立一種親密的合作關係。

b建立一個“鐵哥們係統”,一個互相幫助的人脈,彼此留意對雙方有幫助的事情。

[7]人脈是你為人處世的王牌

知道客戶的孩子叫什麼名字的商人絕對不會破產。你的關心永遠不會白費。

你的人生品質和事業品質決定你與什麼樣的人交往。如果你的人脈上有達官貴人,下有平民百姓,而且,當你有喜樂尊榮時,有人為你搖旗呐喊,鼓掌喝彩;當你有事需要幫忙時,有人為你赴湯蹈火,兩肋插刀,你是不是就在這個世界上無所不能,暢通無阻了?

哈維·麥凱從大學畢業那天就開始找工作。當時的大學畢業生很少,他自以為可以找到最好的工作,結果卻徒勞無功。

好在哈維·麥凱的父親是位記者,認識一些政商兩界的重要人物,其中有一位叫查理·沃德。查理·沃德是布朗比格羅(Brow&Bigelow)公司的董事長,那是全世界最大的月曆卡片製造公司。

四年前,沃德因稅務問題而服刑。哈維·麥凱的父親覺得沃德的逃稅案有些失實,於是赴監采訪沃德,寫了一些公正的報道。沃德非常喜歡那些文章,他幾乎落淚地說,在許多不實的報道之後,哈維·麥凱的父親終於寫出公正的報道。

出獄後,他問哈維·麥凱的父親是否有兒子。

“有一個在上大學。”哈維·麥凱的父親說。

“何時畢業?”沃德問。

“正好需要一份工作。他剛畢業。”

“噢,那正好,如果他願意,叫他來找我。”沃德說。

第二天,哈維·麥凱打電話到沃德辦公室,開始,秘書不讓見。後來三次提到他父親的名字,才得到跟沃德通話的機會。

沃德說:“你明天上午10點鍾直接到我辦公室麵談吧!”第二天,哈維·麥凱如約而至。不想招聘變成了聊天,沃德興致勃勃地聊哈維·麥凱的父親的那一段獄中采訪。整個過程非常輕鬆、愉快。

聊了一會兒之後,他說:“我想派你到我們的‘金礦’工作,就在對麵街口——品園信封公司。”

在街上閑晃了一個月的哈維·麥凱,現在站在鋪著地毯、裝飾得漂漂亮亮的辦公室內,不但頃刻間有了一份工作,而且還是到“金礦”工作。所謂“金礦”是指薪水和福利最好的單位。

那不僅是一份工作,更是一項事業。42年後,哈維·麥凱還在這一行繼續尋找那個捉摸不透的“金礦”,而且成為了全美著名的信封公司——麥凱信封公司的老板。

事後,哈維·麥凱說:“感謝沃德,是他給我的工作,是他創造了我的事業。”

重視積累你的人脈吧,你所認識的每一個人都有可能成為你生命中的貴人,成為你事業中重要的顧客。沃德,一個曾經身穿囚衣的犯人,都有可能成就一個人的人生和事業。□人脈好自然左右逢源俗話說:“遠親不如近鄰。”商人要想生意好,就要處理好周邊的人脈關係。這也是經營中的一項重要工作。

美國俄亥俄州某陶器工廠,一夜之間被大火吞沒,該廠沒有加入任何保險,看來似乎注定要從俄亥俄州永遠消失了。然而,就在失火的第二天清晨,竟出現了頗為壯觀的場麵,工廠的員工、鎮上的家庭主婦、茶館酒店的老板,小商販以及教師,都不約而同地聚集到廢墟上,清掃殘磚碎瓦。在短短的幾個月裏,大家有錢的出錢,有力的出力,竟在廢墟上又重新建起一座二萬平方米的新廠房,陶器廠很快就恢複了生產。

這家廠何以有如此好的“人脈”呢?其原因就在於該廠長期以來十分重視與社區公眾的關係,正應了那句俗語,“遠親不如近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