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章 要動還是要靜——你不參加運動的理由站得住腳嗎?(1 / 2)

生命在於運動加靜養

要想健康長壽,到底是要多運動,還是要注重靜養?

要想健康長壽,我們就不能單純去談身體的動還是靜的問題,應當動靜結合,既要動,也要靜,其要訣是在於體動心靜,即身體要多活動,心境要寧靜。

從你一生下來,你就離不開運動,各種健身運動尤其是有氧運動都可以促進人體的新陳代謝,增強體質,延緩衰老。不過,運動也並非多多益善,要適可而止,過度的體力活動,使氧耗量急劇增加,其產生的大量活性氧,促進了器官老化,反而降低了免疫力。因為,在你的身體內,都有一定的“生存能”,其釋放速度的快慢與壽命長短相關聯,釋放得越慢則壽命越長,釋放得越快則壽命越短。劇烈運動使得“生存能”消耗過多,加速了身體某些重要器官的“磨損”和“創傷”,因而導致早衰發生。

因此,如果你能學會“生命在於運動加靜養”,你也會擁有長壽和健康,至少你會比現在更健康。

事實上,大多數人不善於動養,甚至忽略動養,這是很嚴重的問題,如果長期這樣就是無視生命的存在。健康教育專家洪昭光講過這樣一個故事:

有兩個人,一個是美籍華人律師,50多歲,來到中國從事一個國際法的合作項目,中國給他高工資,每個小時工資3000多元;另一個年輕點,一小時2000多元。他們的身體狀況都不好,因為天天都在忙,沒時間來參加運動,冠心病、糖尿病都有。年紀大的這位怎麼治病呢?他打電話到美國,找美國的冠心病專家、糖尿病專家治病,然後坐飛機到美國去治,還是治不好。最後到北京來找洪昭光教授,說:“我現在該怎麼辦?”洪昭光教授說:“你這個病為什麼治不好,是因為生活太緊張,壓力太大。你這邊白天忙,到了夜晚,美國那邊正好是白天,還得忙。”他說:“我也沒辦法,工作實在太忙。你講的話我都知道,但是我做不到,實在做不到。”結果他有一天早上起來去洗手間,跌了一下,當時就心肌梗死,一句話也沒說出來。

年輕的那位聽說了這件事之後,一下子就有時間運動了。他心想原來健康這麼重要,生命這麼脆弱。從第二天開始,每天保證兩個小時的運動。無論何時出差,遊泳褲、羽毛球拍總帶上,兩小時運動始終堅持。

相信大家都願意做聰明人、健康人,難道非要等到生命岌岌可危時,才想得到一根救命的草嗎?事實上,生活中還是有很多人說自己不適合運動,不願意運動,沒時間運動。據權威部門統計,我國城市居民不參加鍛煉的五大理由為:

·缺少休息時間

·沒有場地、設施

·沒興趣

·工作、家務負擔重、精力不足

·經濟條件限製

這些理由是阻礙人們遠離運動的真正原因嗎?不盡然,在你對運動鍛煉的認識和動機上,我輕鬆地就可以找出很多誤區,比方說:

“我很想參加運動,就是沒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