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肩關節周圍炎(凍結肩)
中年人,女多於男性,常為不好運動的作業者。病程經過開始為急性或亞急性發病,肩關節不動時酸痛,動時更痛為凍結期1-2月。其後為靜止期症狀減輕,此期長達1-2年。最後為融解期漸漸恢複活動。不加特殊治療經過2-3年後可以自愈。
治療及預後:經常作體力活動可預防本病發生。行對症療法又如輕柔活動肩胛關節,以免有關肌肉發生萎縮。須防止肩部外傷的誘因。
痛點封閉可用麻藥加作痛點封閉。痛點必須先確切標誌定位清楚。各點先作局麻的皮丘,以減輕病人精神緊張。能適切注入痛點敏感處則效果確切。在每點約略估計下,麻藥以稀釋適度後,每次多點封閉,總量以不使超量為限加入量不超過別噸),每周2-3次。注射深處時要避免誤傷血管及主要神經等重要組織,胸、背部深處誤傷胸壁。
十六、踝關節撚挫傷
多為外側韌帶損傷,因此部較內側韌帶薄弱,且踝關節運動度自外向內較大,因此行走不平地麵或自高處下躍可能突然不自己感覺收此部受體重頓挫後韌帶。重症時韌帶斷裂。
診斷:足背部亦見輕度紅腫,痛;外錁部附近觸痛明顯。足呈輕度內收狀,使之再過度,尤以外踝部疼痛加重。試作足外翻運動無痛,如無跟骨衝擊痛,可除外骨折。
治療及預後:作痛點封閉,局部注入麻藥或加用劃輕症病例外用膠布作患足外翻位,10-14天靜止休息。重症改用上述部位短腿石膏固定4-6周後治愈。
十七、骨關節病
通常為負重及活動範圍較大的關節較為多見,如頸椎、下腰椎、膝關節等部的老年性病變。一般在X線。
診斷頸椎病:病人感後頸及肩部有向兩前臂放散的疼痛,手部發麻。頸部後仰受限。可出現各部肌肉漸衡萎縮4兩側橈動脈脈搏不對稱。甚至有視力影響。
印胺椎骨關節病下腰痛,活動受限。夜間臥床時久發痛,下地活動後減輕,但勞累後又痛,甚至活動困難。影皭神經根時出現坐骨神經痛。
骨關節病:展間下床後活動反覺疼痛好轉,但多動又加重,平時感僵硬。可能在活動中自覺有摩擦音。
治療預後有急性加重過程時應適當靜止休息。局部痛點封閉療法應認為對症效的療法,可試行之。頸部的痛點封閉應慎重。
老年性疾病原則上保守性對症治療。如症狀嚴重並影響較大的,也可考慮作關節固定。人工關節換置。以及腰椎部神經根鬆解手術。
十八、下腰痛(腰肌勞損)
腰部肌肉、筋膜或韌帶在勞動中扭傷後形成本症。
診斷:急性期有明顯病史,慢性經過中原因不明。受傷當時即感腰部疼痛不敢活動,即使臥床中也不敢翻身,外觀腰肌緊張,脊柱生理性前曲消失,有時出現側彎,壓痛點明顯,多呈廣泛壓痛區。慢性過後限局於側腰部,僅在過勞後出現腰痛症狀。
治療及預後:急性期應臥床(硬板卑)安靜,禁下地2周,有時即見效果良好。一般均可作腰部多痛點封閉療法效果也佳,此外為對症療法,又經常作腰背肌鍛煉可鞏固療效,以防再犯。
十九、棟突痛
一般在勞動中扭傷後慢性經過,活動或靜止時感背部或腰部疼痛,並局部有壓痛。
診斷:包括頸椎第7以下胸或數個棘突壓痛,無急性炎症,外觀無變形,運動不受限
治療及預後:局部封閉療法有效。一般一次即見效。
二十、先天性下腰畸形
包括腰椎骶化、骶椎裂或椎弓離斷等畸形。
診斷:腰部覺痛,活動多時疼痛加重。椎弓離斷病例下腰前凸加大時,或合並有下肢神經症狀。經X線診斷可以證實。
治療及預:對症療法。症狀局限癉例可作局雜封閉療法。試作體療可減輕症狀。如症狀加重或在臨床前加用腰圍或支架保護。有神經症狀較著病例不能忍受的,應考慮手術固定或探查性手術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