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章北極熊(2 / 3)

鄂多·諾登舍爾德率領的瑞典探險隊,乘“南極洲”號向威德爾海挺進。當船行到南極半島東海岸外的雪山島時,諾登舍爾德和其他5名隊員帶上足夠用一個冬天的物品在雪山島登陸,要求“南極洲”號在冬去夏來之際回來接他們。但夏天再度來臨時,“南極洲”號卻沒有回來,他們隻好在荒涼的雪山島上大量捕殺海狗和企鵝,用以充當在島上過冬的糧食和燃料。

由於浮冰的阻塞,“南極洲”號未能開到雪山島來。船上的人為了接應留在雪山島上的6個人,曾派出3個人救援小組在南極半島的希望島灣登陸,設法駕駛雪橇滑過海峽,同被困在冰天雪地中過冬的6人相會。同時,船隻設法繞道駛往雪山島。被派遺的3人救援小組發現海上冰層太危險,無法到達雪山島。他們疲勞不堪地回到希望灣,但船早已開走。他們隻好在希望灣荒蕪冷漠的海岸上過冬。盡管這3人既無過冬物品,又無棲身之所,卻沒有被困難嚇倒。他們築起石牆,以帳篷布當屋頂,蓋起了房子,用海狗和企鵝的皮毛剖成他們過冬的衣服、鞋子和捕魚用具,並在冰層上鑿洞捕魚果腹。當春天來臨時,這個3人救援小組帶著滿身海狗和企鵝的油垢,冒著風雪又出發了。這次他們找到一條堅實可行的冰道,跨過冰封海灣,終於同雪山島上的6個人會合。

“南極洲”號在離開希望灣後不久就被鉗鎖在浮冰塊中,並在隨冰漂流時被撞壞沉沒。船上的20個人棄船逃到鮑勒特島,在那裏築起小屋過冬。夏季來臨時,有幾個人劃了一條無甲板的小艇向雪山島出發,尋找他們的同事。當他們到達雪山島之時,由阿根廷派來營救他們的船正好也在當天到達。這隻由美國青年恩納斯特·薛可屯購贈供應物質的阿根廷救應船,把流落在鮑勒特島上的瑞典探險隊員接上船後,在島上留下大量食物,以備日後在威德爾海流冰群中遇難的人應用,然後起程返回。

瑞典探險隊的這次遭遇極慘,但他們帶回了對人類認識南極洲很有價值的化石標本和大量地理知識,而最可貴的是他們用事證實了:如果人在浮冰上或在荒涼的南極地區遇難,隻要有堅忍不拔的毅力和才智,是能夠保全性命的。

當瑞典人在威德爾海掙紮求生的時候,英國派出的探險隊正在南極洲上遙遙相對的另一邊,他們也遇到了重重的困難,但他們終於進入了南極洲大陸的內地,開創了南極探險的新時代。

斯科特和阿蒙森角逐南極

托勒密的《地理學》認為地球的南半球是亞洲和非洲大陸連接的大陸塊。人們對它充滿了幻想,也充滿了神秘感。有人說,南極大陸是惡魔幽靈生存之地,它的北部很熱,南部很冷。因此,海員們對南極大陸是心懷恐懼的。但自15世紀以來,拜金的欲火焚毀了人們頭上“恐懼”的禁箍圈。探險家們的頭腦中也一直縈繞著有沒有南極大陸的問題。一位又一位探險家奔往南極,可是都沒有顯著的收獲。

1908年,這時出現了一場興味盎然而又令人心酸的戲劇性角逐。競爭的對手是挪威的羅阿勒德·阿蒙森和英國的羅伯特·弗腎·斯科特。

斯科特(1868年-1912年)原是個愛幻想,作風懶散,情緒不穩定的海軍士官候補生。他既不是探險家,也不是航海家,而是一個研究魚雷的軍事專家。他在參加探險隊之後,意誌變得很堅強,對部下要求很嚴格。1901年8月,這位海軍中校曾率隊到南極探險,為他後來向極地進軍做了一次預習。

阿蒙森(1872年-1928年)是一個單純而率直的人,從少年時代就向往探險生活。父母鼓勵他學醫,但在21歲時,他自認為不適合當醫生而休學,從此立誌當一名探險家。他先在北極航線的商船上當海員,後被選為往南極過冬的一艘探險船的大副。從南極回來後,他自己買了一艘小船,用20個月的時間開辟了從大西洋通往太平洋的極海西北航線,接著就準備抵達北極點。但他為向挪威政府申請經費而耗掉了許多寶貴的時間。在這個過程中,皮亞裏到達北極點的消息傳到了。這對於一心想取得這個榮譽的阿蒙森來說,不能不說是一個很大的刺激。他開始在心裏做著另一番打算。

1909年,斯科特宣布要做一次新的探險,目標是到達南極點,並做各種科學考察。他選用了一艘舊捕鯨船“泰拉諾瓦號”,同行有6位科學家。由於斯科特懷疑雪橇在南極探險中的作用,沒有帶狗而是準備了19頭強壯的西伯利亞小馬。1910年6月1日船隊從倫敦出發,先開往新西蘭。

這時的阿蒙森正在“演戲”。在皮爾裏搶先到達北極點之後,阿蒙森就決定悄悄地追趕斯科特,去爭奪衝向南極點的冠軍。表麵上他仍裝做要去北極,宣布他的航行路線是從挪威出發,經白令海進入北冰洋。1910年9月9日,阿蒙森的船到達非洲西北部的大西洋孤島馬德拉島時,他還未向船員們說明他的意圖。10月12日,到達墨爾本的斯科特突然收到阿蒙森從馬德拉島拍給他的電報:“請允許我向您報告,我也要到南極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