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逐,正式開始了!
斯科特探險隊起點在前,進展卻不順利。他們到達羅斯冰障東端的舊基地馬克馬多灣時,被流冰擋住了去路,隻好沿著冰崖向鯨灣的東方前進,這時他看到了阿蒙森探險隊的弗拉姆號已停泊在鯨灣的冰崖旁。
10月19日,阿蒙森帶上4個隊員和由52隻狗拖的4部雪橇出發,11月3日到達南緯82°,創造了新記錄。斯科特隊於11月1日才剛剛從馬克馬多灣出發,行裝很重,所用的西伯利亞馬在生理上不適應極地的寒冷。阿蒙森用的是一批強壯的愛斯基摩狗,並且把原來載重80千克的雪橇改裝為25千克的重量,與斯科特隊比,這的確是輕裝前進的。
阿蒙森在極地的生活經驗遠比斯科特豐富得多,他十分了解極地旅行所需要的各種設備。比如,他學愛斯基摩人穿著毛皮衣服,又舒服又暖和。斯科特設計的衣服則要比阿蒙森的重一倍,還容易受潮,活動起來很不方便。
阿蒙森從鯨灣基地出發後的第4天,就已前進了160千米。在第一個食物補給站休息了兩天,當他們到達距南極點500千米的地方時,才是11月中旬,時間還很充裕。
斯科特隊從鯨灣出發的時間比阿蒙森晚,在羅斯冰障上花費了超出預計的時間,中間又遭遇了將近一個星期的暴風雪,一步都動彈不得。待暴風雪過後,積雪深得幾乎沒過了馬肚子,須由隊員在後麵驅趕它們才肯前進。這樣浪費了15個小時之後,斯科特隻好忍痛射殺了一些馬匹。
由於種種障礙,斯科特不僅要與阿蒙森搶時間,而且要與即將到來的極地嚴冬搶時間。
這中間也出現過對阿蒙森隊不利的小插曲。原來他們在攀登南極冰障前往南極點時,沒有發現比較寬而平坦的攀登入口——比爾特毛爾冰河,而是從比較狹窄的阿克錫立·蓋依別爾克冰河通過的。這一段路很難走,很陡也很長,積雪又深,遇有冰塊擋路時,又得折回重走。所以他們也多花了些時間。不過,他們終於穿越過去了,並且保持著領先地位。
這時斯科特隊更為艱苦,馬無法前進,人拖著雪橇過冰河。12月22日,當他們爬到2400米的高度建造食物貯藏所時,隊員們已經太累了,這時距目標還沒走完一半的路程。
12月7日,阿蒙森隊到達了當時為止的世界紀錄——南緯88°23′。為了慶祝這個勝利,阿蒙森把挪威國旗插在雪橇上,讓它隨風飄揚。他望著眼前的白色世界,呼吸著清新的空氣,胸中溢滿英雄式的悲壯感,使他不禁潸然淚下。12月13日,阿蒙森隊在距極點25千米的地方紮營。入夜之後,人們非常興奮,阿蒙森整夜都處於半睡半醒的狀態。後來他在書中描述當時的心情時寫道:“我想起了小時候在聖誕節前夕的感覺,與那種感覺相同,此刻我心裏充滿了緊張和期待,明天會發生什麼事?會有什麼結果呢?”
第二天的結果是,他們於下午3點鍾到達了南緯90°——南極點。
他們把國旗豎立在預定留在南極點的帳篷頂上。隊員們都以特殊的食物來慶祝這一勝利。12月17日開始邁出凱旋的步子。
角逐另一方的情況就淒慘了。1912年元旦時,斯科特隊離極點隻有270千米,食物也還充分。3天後,斯科特臨時決定增加一名突擊隊員,這就帶來了一些麻煩問題。帳篷、食品、滑雪用具等等,原來都是按4個人準備的。增加一個人後,就不夠分配了。少一副滑雪用具,當然要影響全隊的行進速度,1天隻能走16千米。
這支步履艱難的探險隊,走著,走著,有一個隊員突然發現前方有個黑點,走得愈近愈清楚,那是綁在雪橇推棒上的黑色旗子,附近有紮營的痕跡。他們確認了挪威人已先到一步。斯科特說,當時“大家都像是被打倒了一般”。對於忠實的夥伴們,他不知該怎樣道歉。
1月17日,斯科特隊也到達了南極點,在挪威人的帳篷裏找到了阿蒙森留給斯科特隊的一封信。他們在沮喪的情緒中把英國國旗豎在這個帳篷旁邊。
第二天他們踏上了歸程,在這世界上最難行走的地方,他們要行走1500千米才能到達營地。沒多久,有的隊員患壞血病了,有的生凍瘡了,有的眼睛疼,而所有人都有無盡的疲倦。正是在這個時候,阿蒙森隊已經快回到鯨灣基地了。他們以99天的時間走完了3350千米的路程。此行並非如想象的那麼困難。然而,當他們這裏落下了以歡慶勝利為尾聲的帷幕時,真正的悲劇卻正在另一方啟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