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珠九曲,要想把線穿過去,難住了孔子。他憶起了采桑姑娘的詩:“九曲明珠穿不過,回來問我采桑娘。”便派子貢回去找她請教。
因為當時並未問采桑女的姓名和住址,子貢隻好回到遇見她的地方去尋找。但是,采桑女並不在林中。子貢來來回回地找,隻看見桑樹中間依次間隔二尺遠的地方分別堆了四個土堆。
“這分開堆著的四堆土是什麼意思呢?莫非它們是采桑姑娘對我的某種暗示?”子貢想。
子貢想得不錯,這桑樹之中分開堆著的四堆土,正是采桑女留下的,其中暗含著她的姓名。子貢猜出了她的姓名後,終於找到她,並請教了用線穿過九曲明珠的辦法。
原來,這位采桑姑娘名叫杜三娘。桑就是木,桑旁堆一堆土,是“杜”字。旁邊的另三堆土暗喻她叫三娘。
辣嫂與饞官
元朝初年,有位縣令突然心血來潮,想去所屬偏僻山村巡視巡視,以炫耀自己體察民情,關懷百姓。
那縣令乘著藤轎,晃晃悠悠地出了城門,朝雙峰夾峙的石階,一仰一仰地往山村而去,身子骨像散了架一般,不由得暗暗叫苦。
黃昏時分,縣令一行來到峰巒疊翠的花山古陽塞,他頓頓腳,連呼:“停轎!停轎!今晚在此歇一夜。”並對隨行師爺說:“去找甲長,搞二十盤山珍野味下酒,以消旅途疲勞。”
甲長聽罷傳令,心裏直發愁。有位名叫辣嫂的農婦聽後笑著說:“這有何難,到時領著縣太爺上我家吃飯!”
一個時辰後,甲長領著縣太爺來到辣嫂家,那縣令見桌上隻擺著一碗炒筍幹,一碟鹹辣椒,兩盤韭菜,麵露慍色,問甲長:“師爺的交待你未聽清嗎?”
辣嫂挺身答道:“這正是按大人吩咐準備的。”說罷一五一十地數給縣令聽。
縣令一聽,無言以對,隻好喝了一頓寡酒。
原來,辣嫂炒了兩盤韭菜,二九(韭)一十八,加上筍幹、辣椒,正好二十道菜。
宮女報案
古時有個皇帝,一生隻有一子,為此視為掌上明珠。一天,年紀不到10歲的寶貝太子突然失蹤了,皇帝、皇後急得亂轉,命令宮廷所有的人到處尋找。大家找到深夜,仍無一點線索。
當日深夜,皇帝正在求神拜佛,求列祖列宗,保佑太子平安無事。貼身太監稟報,說西宮宮女王蕊前來,要求叩見聖上,說她知道太子下落。
那宮女一進門,見兩個嬪姬攙著皇帝,在香爐前燒香,但吱吱唔唔不敢明說。皇帝見她吞吞吐吐,大聲催道:“快講,快講。”
那頗通文墨的聰慧宮女取過紙筆,寫了“芥亡惟大了”五個清秀的小楷字,然後稟曰:“萬歲隻要在每個字中添上一筆,便……”
她望了望兩個嬪姬,想起南朝文學家鮑照編纂成集的一首瘦辭隱歌。於是接著又吟了四句:“二形一體,四支八頭,一八五八,飛泉仰流。”吟畢,躬身退去。
那皇帝落筆加之,又細細琢磨宮女之言,恍然大悟:“原來如此……”頓時昏倒於地,老淚橫流。
你知道太子的下落嗎?
原來,那位有才子的宮女所寫的五個字各添一筆,為“芬妾推太子”,接著所吟的四句為一“井”字,隱喻地告訴皇帝,皇太子是被芬妾推下井淹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