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8章 試才篇(1)(1 / 3)

相國出謎試子胥

相傳,戰國時有個名叫伍子胥的人文武雙全,相國知道伍子胥武功非凡,但不知他的才思如何,於是沉吟了片刻,口占四句詩,要伍子胥猜猜是個什麼字。詩曰:

兄與弟同姓,弟與兄同名;

兄有蔭山秀,弟有萬裏明。

伍子胥明知這隱語的謎底,卻不直接回答,而是笑曰:“老大人,你且聽我念四句。”說罷吟道:

霜有雪沒有,箱有櫃沒有;

你有我沒有,立功自會有。

老相國聽罷,知道伍子胥說的是同一個字,於是對伍子胥連連賠禮道:“失敬,失敬。”

原來,老相國與伍子胥的詩謎謎底為同一個字“相”。

才貌雙全

明朝有位才子名叫瞿佑,高逸不羈,才華橫溢,文思敏捷。許多名人雅士都想招其為婿,但他看了不少閨閣裙釵,皆不中意。

一年元宵燈節,在熱鬧的街市上,瞿佑見到了一位春風滿麵的年少女子,窈窕嫵媚,楚楚動人。

俏巧丫環見瞿才子對自己家小姐有意思,即刻回家把情況如實稟報了老爺。

主人一聽,忙派人送去請帖,邀瞿佑來家赴宴。席間,瞿佑得知被宴請的原因,心想,這家千金論外貌倒是秀逸女子,但不知才學如何,於是借著三分酒意,詠物詩一首,要主人轉交令媛。詩雲:

巧製功夫百煉鋼,持來閨閣共行藏。

雙環對展魚腸快,兩股齊開燕尾長。

不久,瞿佑便接到那家丫環捎來的一紙香箋,上麵寫著兩個娟秀的小字。瞿佑一看,笑道:“好一個才貌雙全的意中人!”

原來,小姐在香箋上寫了兩個字是:剪刀。

書生遇皇帝

明朝時,有位名叫白簡的文弱書生,飽讀詩書,準備參加科舉考試。一年元宵燈市,彩燈各式各樣,有的飛鴻狡兔,虎豹蟲魚,有的是天孫織錦,龍女踏青。

這時,白簡正坐在表兄開的酒店裏飲酒觀燈,不禁詩興大發,脫口而吟:

一到上元相慶賞,家家燈火樂春情。

正好永樂皇帝微服私訪,也來到這家店裏喝酒,聽此書生所吟,語言率真明朗,秀美天然,神來之筆似從胸臆間流淌而出,感到這書生懷文抱質,不同凡俗,便出一謎試其才思:

骨頭零零星星,皮膚薄薄輕輕。

問得什麼頑疾,佳人熱火燒心。

白簡即刻道出了謎底。永樂皇帝見白簡文思敏捷,甚是喜愛。臨別前,故意向白簡借用胭脂寶褶,白簡欣然應允。

永樂皇帝回到宮裏,即封俊逸書生白簡為招寶狀元,巡案河南。

原來,皇帝所吟詩謎的謎底是燈籠。

窮秀才過橋

從前,徐家莊有一位窮秀才,讀了幾本詩書後,便打點行裝準備上京趕考了。

一天,他來到一座獨木橋邊,正準備抬腳過橋,忽聽見一個響亮的聲音:“公子,請稍等!”秀才一看,隻見一位童顏鶴發的老人,肩上挑著一擔籮筐站在橋中間。

秀才很是生氣,狠狠地說:“老頭,你退回去,讓我先過橋。”

老人大笑道:“哪有這種道理?不過,你要是能猜得出我筐裏挑的是啥東西,我就讓你過橋。”說罷,老人吟了四句詩:

長在高山上,死在泥洞中;

魂魄飄青天,骨頭暖人間。

秀才冥思苦想了半天,也猜不出來。老人說道:“這都猜不出來,還想考狀元!”說完,挑著擔子顫顫悠悠地走了。

原來,老人的詩是一則謎語,謎底是木炭。

康熙路考大學士

康熙帝喜歡遊山玩水,吟詩作賦。有一次,他巡遊杭州,在去靈隱寺的途中,康熙帝對陪遊的大學士高江村說:“愛卿乃飽學之士,朕製四句詩謎,你猜猜看。”

說罷吟道:

半邊有毛半邊光,半邊味美半邊香。

半邊吃的山上草,半邊還在水裏藏。

高江村思索了半天,也沒有猜中。這時間,在橋邊洗衣服的一位村姑撲哧一笑,說道:“老先生,這有什麼難的。”接著說出了謎底。

康熙見村姑如此聰慧,不禁嘲笑起高江村來:“愛卿,看來這位婦人兒的學問比你高啊!你還得回翰林院再苦守幾年了!”

高江村聽罷,麵紅耳赤,連連點頭稱是,後來因為在靈隱寺因題匾一事為康熙解了窘,這才免了折回翰林院去。

原來,這首詩謎的謎底是一個“鮮”字。

平常最難猜

相傳,曹操有個女兒,嬌媚可愛,因找不到合適郎君而遲遲未婚。其實,曹操貴為宰相,位高權重,要找門親事應該是很容易的事情。雖然上門者絡繹不絕,但沒有一個看得中的。

後來,曹操聽說有個沛人名叫丁儀,為人誠實,從小勤奮好學,博覽群書,是個出名的才子,於是,便派人請丁儀前來官邸一會。

丁儀應召而來,賓主寒暄禮畢,曹操便開始試其才學。曹操捋須吟了四句:

一字九橫六豎,問遍天下不知。

有人去問孔子,孔子想了三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