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第一節 鎖骨骨折
查房時間:2013年6月27日 查房地點:骨科病房
查房內容:鎖骨骨折的護理 查房形式:三級查房
參加人員:護士長李冰。護士:郭金花、王寶娜、朱俊麗、卜彩紅、於慧、劉宏、賀曉宇、張琳芳、成靜靜、何潔、閆向麗、彭佳、張改珍、範莉莎、梁娜。
護士長李冰:大家下午好,今天我們選擇的是一例鎖骨骨折合並術後氣胸的病例進行護理查房。雖然鎖骨骨折病例比較常見,但合並氣胸時若不能及時給予恰當的治療和護理,就可能造成嚴重後果。希望通過這次查房,我們可以進一步加深對鎖骨骨折醫學相關知識的掌握,懂得如何去護理氣胸並發症的患者,促進患者肢體功能的及早恢複。
下麵由護士卜彩紅彙報簡要病史。
護士卜彩紅:患者,張某,男性,56歲,主訴:摔傷致左肩部及上肢腫脹、疼痛、活動受限7日餘。診斷為:左鎖骨骨折。患者在受傷後行手法複位,橫形“8”字繃帶固定,但患者難以忍受繃帶固定痛苦,且X線示複位後示骨折再次移位,為求進一步治療,於2013年6月13日入住我院。
查體:發育正常,營養良好,正常麵容,神誌清楚,言語流利,對答切題,查體合作。脊柱呈生理彎曲,無側彎畸形,棘突無壓痛。左上肢支具製動,左肩關節周圍腫脹明顯,可見大量瘀斑;左肩關節活動障礙,局部壓痛及叩擊痛陽性,手指末梢血運可。餘肢基本正常。體溫:36.0℃。脈搏:72次/min、呼吸:19次/min。血壓:128/80mmHg。既往體健,否認肝炎、結核等傳染病史,否認手術、外傷史,否認輸血史。生於原籍,未到過疫區,無有害及放射物接觸史,無煙、酒嗜好。無家族遺傳傾向的疾病。
該患者於2013年6月17日在頸叢加臂叢麻醉下行“左鎖骨骨折切開複位內固定術”。術畢回房後,遵醫囑給予麻醉術後護理常規:吸氧,心電監護,檢查生命體征。觀察發現患者呼吸困難,左側胸呼吸音減弱;觸之有握雪感;聽之有撚發音。遂抬高床頭,增加氧流量,通知主管醫師,請胸外科會診,拍X線胸片示:左側氣胸。急診給予床邊留置胸腔閉式引流術後,取半臥位休息,引流瓶中有氣泡逸出,患者症狀緩解,病情好轉。
現存的護理問題有:疼痛;恐懼;氣體交換受損;有感染的風險;並發症:氣胸。潛在並發症:肺部感染。
下麵請大家講一下該患者的護理問題及措施。
責任護士郭金花:疼痛
1.提供患者安靜、舒適的環境。
2.協助患者取半臥位舒適體位。
3.指導患者深而慢地呼吸,緩解疼痛。
4.轉移注意力,減輕疼痛。
責任護士郭金花:恐懼:與呼吸困難、呼吸不暢有關
1.立即給予吸氧,通知醫師,並陪護患者。
2.理解患者的恐懼感受,常與患者交談。
3.肯定患者的進步,使患者樹立信心,戰勝恐懼感。
4.各種操作、治療前耐心解釋,消除緊張情緒。
責任護士郭金花:氣體交換受損:與疼痛、麻醉使胸部受損有關
1.協助患者取半臥位,以利於呼吸。
2.吸氧,緩解呼吸困難症狀。
3.指導患者咳嗽時雙手按壓傷口處和患側胸壁,減輕疼痛。
4.遵醫囑給予藥物等止痛處理。
5.給予心電監護,密切觀察並記錄生命體征的變化。
6.術後恢複期,鼓勵患者咳嗽咳痰,可用吹氣球等方式促進肺膨脹。
責任護士郭金花:潛在並發症:肺部感染
1.每日常規更換引流瓶,嚴格無菌操作。
2.保持管路通暢,有效引流。
3.保持傷口敷料的清潔和幹燥。
4.鼓勵患者咳嗽,協助患者變換體位,促進肺擴張。
5.引流瓶應低於胸壁引流平麵60~100cm,防止引流液返流。
6.遵醫囑合理使用抗生素。
護士何潔:老師,如何判斷患者出現了氣胸?
責任護士郭金花:出現以下症狀和體征時,可以判斷患者出現了氣胸:
1. 胸悶、胸痛、氣促和呼吸困難。
2. 患側胸壁飽滿,氣管向健側偏移,胸部叩診呈鼓音,聽診呼吸音減弱或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