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士長程宏:該患者選擇的是哪一種植骨術?
護士秦淑慧:該病例,需要骨量大,患者及家屬均不同意取自體骨,因此患者采用的全部是異體骨植骨。
護士長程宏:因此,我們要重視患者傷口滲出情況及有無發熱等,有異常時通知大夫及時進行處理,但是要重視抗生素的合理應用,防止發生耐藥或菌群失調。
護士牛瑤:老師,取用自體骨一般都選擇哪些部位?
護士郭燕:髂骨多見,過去還有取父母髂骨植入子女骨內的,也屬於同種異體骨,現在已全部采用同種異體幹燥骨,方便取用。
護士長程宏:對於纖維結構不良的患者,我們要重視患者的心理變化,及時發現患者的疑慮,並予以解決。現在請王琦說說什麼是骨纖維結構不良。
護士王琦:骨纖維結構不良是一種瘤樣病損,是以纖維 骨組織類腫瘤樣增生為特點的非遺傳性疾患,因此又稱為骨纖維異樣增殖症。可表現為單個骨組織或多骨病損,以畸形疼痛和病理骨折為特點,約3%的患者伴有內分泌紊亂,常見為性早熟和皮膚牛奶咖啡斑樣病損,極少數可出現肉瘤變。
護士長程宏:好發於哪些人群?哪些部位?
護士齊曉娟:本病多發生在青少年。11~30歲為高發年齡範圍,發生部位為一側肢體的多數骨,以脛骨、股骨、頜骨較多見,肋骨、顱骨次之。
護士長程宏:分哪幾種類型?
護士楊靜:纖維結構不良可單發,也可多發,依據發病部位和是否並發內分泌紊亂,分3個類型。
1.單骨型:病變多位於股骨、脛骨、肋骨或頜骨。發病早期常無症狀。當病變加重,骨骼強度減弱,由於負重而引起股骨上端等重負重骨彎曲畸形,或輕微骨折時,可有跛行或間歇性疼痛。若病變部位表淺,局部可顯示腫脹或質地堅硬的腫塊。不少病例在突發病理性骨折後開始被發覺。
2.多骨型:病變部位多偏向一側肢體。兩側受累者,病變以一側肢體為主,不表現為對稱性。骨骼病變出現愈早,臨床症狀愈明顯,畸形愈嚴重。可有骨膨脹、彎曲。
3.內分泌型:又稱Albright綜合征。有三大特征:多骨病變,皮膚色素沉著及性早熟。皮膚色素沉著區域可在腰背部、臀部、大腿及口周圍,呈斑點狀或片狀,深黃色或褐色,不高出皮膚,邊緣不規則,呈鋸齒狀,但仍具有正常皮膚的組織結構。性成熟多出現於少數病變廣泛的女性病例,表現為月經過早出現。
護士長程宏:有哪些表現呢?
護士仇麗曼:纖維結構不良通常無自主症狀,多在X線檢查時無意間發現。典型表現為(圖7-6):長管骨毛玻璃樣和基質層片狀改變,病損周圍組織結構表現正常。也會表現為低密度的變性骨炎樣表現,同時伴有密度增高、硬化灶。股骨近端的反複骨折愈合形成典型的“牧羊人拐杖征”。
圖7-6 骨纖維結構不良的X線表現
護士長程宏:護理纖維結構不良患者最重要的還有功能鍛煉方麵的指導,有哪些呢?
責任護士薛瑞芳:在鍛煉方麵需注意:
1.3個月內避免患肢負重,以防發生病理性骨折。
2.定期複查X線片。
3.加強營養。
4.不適隨診。
護士長程宏:本次護理查房,大家準備得非常充分。通過這次查房,我們對骨纖維結構不良有了一個較全麵係統的認識,希望大家能夠學以致用,在今後遇到類似的疾病時,能夠製定出更加合理、高效的護理措施,提高護理質量。
(程 宏 曹立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