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泓冰
2008年1月1日,《人民日報》一篇社論的標題——《喜迎偉大的2008年——元旦獻詞》,成了海外一些媒體的新聞。他們不明白,公元紀年中普普通通的365天而已,何以能用“偉大”來形容?
即使再了不起的預言家,包括社論的寫作者都不可能想到,對中國而言,這個2008年實在是太異乎尋常了。甚至就是放到上下五千年的曆史長河,這個年份也會如一個巨浪,頑強地躍上風口浪尖,讓後人牢牢地記住。
國人期待的歡樂祥和的奧運年,接連插入不愉快的事件甚至災難。本就擁擠的春運,遭遇共和國罕見的大雪災;舉家團圓的春節,卻有來自香港的“豔照門”事件,顛覆了某些倫理秩序及道德規範;本該昂揚友善的火炬全球傳遞,也在西方國家遭遇不和諧的幹擾和阻撓;還有“藏獨”的搗亂、火車的相撞、股市的狂瀉,這一切都讓人焦首煎心。然而到了5月,讓天府之國地動山搖的8級大地震,其凶悍殘忍和悲壯慷慨,讓上述所有的災難都似乎成了預演和鋪墊。
關於汶川大地震的一切,迅速成了共和國有史以來,或者說是古老華夏有史以來,信息最為密集、報道手段最為全麵、持續時間最為持久的一次新聞“轟炸”。甚至,我們也可以形容為麵向13億人的一次級數奇高的“新聞地震”。
這是一次看似奇異的、幾乎讓海內外所有人猝不及防的一次規模空前的新聞公開,將之稱為“震”出來的新聞公開,不能說不確切。但是,如同一次地質上的強烈地震,是由於地球表麵大陸板塊的相互碰撞、地底活躍的能量逐漸蓄積,終於在地表最薄弱的地質斷裂帶衝冠一怒一樣,這一次共和國災難報道的新聞公開,也並非橫空出世,而有其“前因”與“後果”。
一、前因:決策層的開明、輿論反複籲求、網絡時代的技術支持
現在,經常有人批評中國的新聞改革滯後。其實,在中國的改革開放中,新聞改革曾經是率先開始的,並且是推進各領域改革開放一步步向前的重要力量。
2008年是改革開放30周年。回望30年前,正是包括《人民日報》、《光明日報》在內的一些主流媒體鍥而不舍的努力與呼喊,才達成了“四五運動”的平反、徹底否定文化大革命和“兩個凡是”,以“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的大討論奏響思想解放序曲,為改革開放掃清了思想障礙。在改革不斷遭遇保守勢力狙擊時,又相繼有《人民日報》、《遼寧日報》等媒體發表《分清主流與支流莫把“開頭”當“過頭”》等報道,《解放日報》發表“皇甫平”係列評論,等等,漸次澄清了思想迷霧,保障和引導著改革走向縱深。
即使在新聞界本身,改革也早早就閃亮登場。早在80年代中期,全國人大常委會就決定製定《新聞法》,集結了一批新聞法學的初創者組成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新聞法起草小組,從事相關研究。
特別是在災難報道領域,我們曾有過的一些教訓,從反麵印證了新聞公開的必要。如“非典”事件、鬆花江汙染事件等,起初某些地方領導刻意隱瞞,造成了人心恐慌,謠言滿天飛,更招致境外媒體的眾多負麵報道,嚴重損害了中國的國家形象。而對南丹礦難報道、孫誌剛事件報道,等等,一次次局部的、或深或淺的新聞改革和公開嚐試,不但震撼了受眾的心扉,更推進了中國信息公開的進程,並進而強有力地促成了行政體製改革及官員問責製的實施。在新聞輿論和社會輿論的反複籲求下,災難報道的新聞公開已經呼之欲出。
更加引人注目的,是近年來決策層對民主政治、信息公開以及輿論監督的反複強調。這一強調的力度幾乎是一浪高過一浪,許多嶄新的提法令人耳目一新。其源頭蓋出於黨和國家新一代領導人鄭重奉為執政宗旨的“以人為本”四字。正如胡錦濤總書記所指出的,“凡是得民心、順民意的事情,都要竭盡全力去做;凡是失民心、背民意的問題,都要雷厲風行去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