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健康比什麼都更重要(2 / 3)

人的身體變化是無法阻擋的,但大部分人事業有成時都在30多歲以後,於是出現了兩種情況:平時勤於保養身體的,剛好在事業有成的晚年快樂地享受打拚的成果;身體差的人有的因忙碌過度而一命嗚呼,有的則纏綿在病榻上,無法享受自己的血汗換來的財富。

人賺錢除了滿足成就感外,就是為了過好一點的生活,如果為了賺錢而賠上自己的健康,那不是很不值得嗎?那賺來的錢又有什麼用呢?

所以,人生中健康第一,有健康才有未來,而健康是追得到的,隻要你願意,你就可得到它。隻有不斷地投身於健康之旅,你的財富才會倍增,否則,一切將化為空中樓閣。

健康命運靠自己主宰

我們每個人都渴望擁有一個健康的身體,但不幸的是,還是有很多人英年早逝,或者身體虛弱,在傷殘與疾病中掙紮。

有的人在該治療的時候,沒有去尋求醫療建議或接受治療;有的人就是治療,也沒有得到所需的幫助;甚至有的人根本就不知道自己所得的疾病、損傷和身體不適都是可以預防的。

我們的教育很少教過我們如何去保持健康,這也就導致了大多數人的健康知識淡薄,以為自己的健康是用之不竭、取之不盡的財富。一旦意識到自己的健康狀況惡化時,通常已是病勢洶湧無法收拾了。更有一些人,過於迷信和依賴那些保健藥物和專家醫師,而不去采取行動關注自己的健康狀況,這些都是一種錯誤的認識。

要知道,能夠真正主宰健康的唯有我們自己,我們必須用科學的醫療保健知識武裝自己,培養良好的生活方式和積極健康的生活態度,才能讓我們永葆健康的體魄。

不要把自己的健康交給別人或藥物,因為身心健康是屬於我們個人的,它並不因外在情況而發生改變。

健康不僅僅是沒有疾病或身體虛弱

健康是與身體和心理素質的狀況緊密地聯係在一起的。早在1948年,世界衛生組織在它成立伊始就明確指出:“健康不僅是沒有疾病或虛弱,而且包括身體、心理和社會適應在內的健全狀態。”所以,一個健康的人,應該在身體和心理方麵都是健康的。

身心健康是一個人成長的前提,是事業成功的基礎,是人生幸福的源泉,也是動態調節成長目標的保證。因此,一個人要真正實現自己的人生目標,就要自覺加強身心健康的錘煉。

身體健康的錘煉包括:重視和加強體育鍛煉,以改善和增強人體各器官的功能和肌體的靈敏性、協調性;科學合理地安排飲食,提高機體的免疫功能;養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和行為方式;重視自我保健,主動開展身體的自我養護、疾病的自我預防,使自己真正處於主動角色和主動地位,使自己的健康得到切實長期的保障等。

心理健康的錘煉包括:積極參加體育鍛煉,以磨練意誌;培養勇敢、頑強、樂觀、豁達的心理品質;增強自身實力,包括專業知識、實踐能力、溝通能力、應變能力和複合型知識結構等,以實力參與競爭,提高心理優勢;參與社會實踐,以獲得客觀認識,豐富精神世界,形成開放的心靈,品味人生的幸福,體現自我的價值;加強心理營養,愛是最重要的心理營養,如情愛、關懷、安慰、鼓勵、獎賞、讚揚、信任、幫助、支持等,都是保持心理健康的重要基礎;宣泄和疏導也是重要的心理營養,通過適當的宣泄和疏導,對心理壓力的緩解、心理能量的釋放、保持心理平衡和健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加強自我心理鍛煉,也就是用心理調節的方法來提高心理素質,這也是增強心理健康的重要手段。

現代人的健康標準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