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坦克趣話(2)(2 / 2)

碎甲彈的缺點在於:一是對付屏蔽裝甲、複合裝甲的能力有限;二是碎甲彈的直射距離比其他彈種近,通常為800米左右。

四、烈焰開花——榴彈

榴彈又叫開花彈,曆史悠久。最初的炮彈是實心的鐵球,後來有人把空心的石頭填滿炸藥,並安上信管,用大炮發射出去殺傷敵人。再往後逐漸演變成現在長圓柱形空心裝藥、主要用於殺傷敵人有生力量的彈種。

榴彈是比較傳統的彈藥,利用彈丸爆炸後產生的碎片和衝擊波來進行毀傷目標的彈種。坦克上通常裝備的是殺傷爆破榴彈,它既有爆破作用,又有殺傷作用,用來摧毀野戰陣地工事、殺傷敵方兵員和對付裝甲目標。由於坦克滑膛炮不能發射靠旋轉穩定的榴彈,因為沒有膛線,所以配用長體式尾翼穩定破甲、殺傷兩用彈。

五、炮戰新軍——炮射導彈

炮射導彈,就是在彈頭裝有末端製導係統,是一種用普通火炮發射後,能自動捕獲目標並準確命中目標的炮彈,它又被人們叫做長“眼睛“的炮彈。坦克上配備炮射導彈的思路主要是想在現有坦克火炮的基礎上倍增加坦克火力的射程,但目前缺乏實戰中使用的實例。美國曾在20世紀70年代裝備過配用“橡樹棍”反坦克導彈的M60A2主戰坦克和M551輕型坦克。法國也曾研製過炮射導彈,但是後來都放棄了這一做法。前蘇聯60年代開始研製炮射導彈,迄今有AT-8、AT-10和AT-11三種坦克炮射導彈裝備部隊,是唯一大量使用炮射導彈的國家。另外,以色列在“梅卡瓦4型”坦克上也配備了LAHAT激光製導炮射導彈,用以打擊3000米外的裝甲目標。

六、貽害萬年——貧鈾彈

貧鈾彈是彈芯用貧鈾合金製成的炮彈或炸彈。貧鈾彈是以高密度、高強度、高韌性的貧鈾合金做彈芯,爆炸時,能產生高溫化學反應,可以用來摧毀堅固建築物和攻擊坦克。其主要成分是鈾238,具有一定的放射性,對人體及自然生態環境危害極大。貧鈾是核燃料的副產品,在過去相當長的時間內被作為核廢料,而用於核廢料的管理費用是相當巨大的。因此各個生產核燃料的國家,都竭盡全力為貧鈾的利用尋找出路。有不少國家將貧鈾用於新彈藥的研製,生產了貧鈾彈。美國在貧鈾的利用方麵,最先取得了突破性進展,美國生產的M1A1坦克采用了貧軸裝甲,大大提高了坦克防護能力。在海灣戰爭期間,美國使用了大量的貧鈾穿甲彈。貧鈾彈的威力非凡,尤其是當它擊中坦克等裝甲車輛之後,由於撞擊能產生高溫,從而引發鈾燃燒,產生更高的溫度,高溫能使彈點著的裝甲軟化,這樣穿甲彈能夠破甲而入。同時,鈾燃燒時產生的大量雲霧狀氧化鈾塵埃,還會沾染坦克等裝甲車輛的表麵,形成放射性汙染源,對敵人造成放射性殺傷。

據估計,美軍在海灣戰爭中,使用了超過320噸貧鈾彈。當時曾大出風頭的“坦克殺手”A-10“雷電”攻擊機,就靠使用貧鈾彈摧毀了上千輛T-72坦克。戰爭結束以後,在伊拉克南部巴士拉等戰地,輻射強度驟然增大,無端患病者特別是血液病和癌症患者急劇增多。緊接著,參戰的多國部隊特別是美軍老兵中也出現了“海灣戰爭綜合症”,患者的痛苦難以言表,給他們及家人帶來了嚴重的身心創傷,也引起人們對貧鈾彈的關注。

既然貧鈾彈危害這麼大,那為什麼美軍還在繼續使用呢?這主要是因為這種彈藥的殺傷威力巨大;二是還有大量儲備,包括在日、韓等國都儲備有大量的貧鈾彈;三是另有企圖,即利用這種特殊武器將戰爭的傷害永久地留給對手,不僅讓敵人在戰時受創,也要令其在短時間內無法從戰爭中恢複元氣,數十年、上百年地承受戰爭痛苦。

坦克的克星

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坦克就一直被人們認為“陸戰之王”。然而,自進入20世紀70年代以來,它卻一次又一次地遇到了新對手的挑戰,如反坦克導彈、反坦克炮、武裝直升機、反坦克地雷等。敢於與“陸戰之王”抗衡的就是被人們稱為“坦克致命克星”的反坦克導彈。

一、空中的攻擊

坦克很容易受到來自空中的攻擊,像A-10“雷電”攻擊機、“阿帕奇”直升機配備了專門的武器裝備。A-10攻擊機的主要武器是GAU型30毫米高速反坦克炮。該炮是美國作戰飛機裝備的標準加特林機炮的較大型號。加特林機炮的射速極大,能夠以每秒70發的速度發射穿甲彈擊穿坦克。(圖164)

二、反坦克導彈

反坦克導彈用於擊毀坦克和其他裝甲目標,與反坦克火炮相近,它具有射程遠、精度高、威力大、重量輕等特點。

三、反坦克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