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坦克炮是主要用於對坦克、步兵戰車和其他各種裝甲目標射擊的火炮。由於坦克具有機動性強、裝甲防護性能好、火力強等特點,反坦克炮在同坦克作戰時要求反應快、彈丸飛行速度高、外形低矮,便於隱蔽接近敵人,因此反坦克炮大多身管比較長,初速大,彈道平直低伸,射角在45°以下,瞄準和發射速度比較快,彈丸飛行速度達到1300~1800米/秒,比榴彈炮發射的彈丸速度快1倍以上。
四、坦克殲擊車
一輛坦克最可怕的敵人是另一輛坦克。現代化的坦克殲擊車和反坦克炮都配備了脫殼穿甲彈,能夠用強力的大型火炮發射小型高速炮彈。發射後,這種炮彈的彈托脫落,使變得更小的炮彈以更高的速度飛行,對目標的破壞性更大。因此也是坦克的一大克星。
坦克黑白二將
提起美國陸軍上將喬治·史密斯·巴頓將軍,許多讀者都不陌生,大明星喬治·斯科特在電影《巴頓將軍》中把這位叱吒風雲的虎將形象表現得活靈活現,給人們留下了難以忘懷的印象。
海因茨·馮·古德裏安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的德國陸軍一級上將,納粹德國裝甲兵之父,德國“閃擊戰”創始人。古德裏安、曼施泰因還有隆美爾,被後人並稱為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納粹德國的三大名將。
一、裝甲兵之父——古德裏安
當然,從政治角度來說,古德裏安絕對是助紂為虐的法西斯幫凶,對別國犯下了不可饒恕的戰爭罪行,是希特勒禍亂四方的殺手。但從軍事角度來看,他過人的軍事素質,出色的軍事指揮藝術,對世界軍事曆史產生了重大影響,確實值得後人研究。
此外,古德裏安雖在希特勒的戰爭中擔任策劃指揮,幫助德國組建了裝甲部隊,卻反對納粹的屠殺和滅絕政策,更沒有參與屠殺暴行。也許正因為這點,加上他令人驚歎的軍事造詣,使他贏得了敵國的尊敬和曆史學家、軍事學家的客觀評價。(圖165)
作為一個職業軍人與德軍的高級將領,古德裏安性情剛烈,是為數極少的敢於頂撞希特勒的德軍將領之一。古德裏安於1954年因病去世,一生著有《注意!坦克》、《一個士兵的回憶錄》等書。
1888年,古德裏安出生於東普魯士一個德國陸軍軍官世家,1908年正式加入德國陸軍,曾參加第一次世界大戰,他接受過正規而係統的軍校教育,但對於坦克戰則是勇於創新,無師自通而遠勝他人。
雖然英國的富勒和利德爾·哈特最早提出高速坦克戰理論,並且世界上第一支實驗性的裝甲部隊也是英國人最早在索爾茲伯裏平原上組建的。但是,古德裏安以驚人的執著超越了這些理論先驅,一手創建和訓練了德國的裝甲兵,可以說,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初期德國人所取得的一係列重大勝利都必須歸功於這個人。因為在那時,單是以各方兵力和裝備的對比來看,德國並不足以取勝任何一個歐洲強國,隻是因為其成功運用了高速坦克戰(即“閃擊戰”)的戰術,才使得德國人的勝利顯得如此輝煌。
古德裏安提出的閃擊戰核心是:“以具有強大突擊和機動能力的快速機械化進攻部隊,集結大量作戰飛機和機械化程度較高的重炮,以向裝甲兵提供迅速,熾密的火力支援,形成一種無堅不摧的突擊力量,並產生令人膽戰心驚的震撼,使敵人在驚愕中喪失鬥誌,使敵軍崩潰而非全殲敵軍,由後續部隊完成清剿潰散敵軍的任務”。
希特勒的上台為古德裏安的實踐提供了發揮的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