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高才碩學——新加坡黃孟文論(2 / 3)

2.巧用道具和對比藝術手法,展開故事情節,刻畫人物形象,針砭世間各種醜惡現象,托物言誌,發人深醒。《官椅》中設置了兩個道具,一是官椅,二是小黑狗。官椅作為主要道具,在小說中起到了重要作用。莊老先生當署長時呼風喚雨威風凜冽。他常愛對別人說:“當署長,責任重大,工作繁忙,問題棘手,不是每個人都能勝任的。不信,你就坐到我的椅子上看看。”那時,隻要按一下電鈴,就可以在兩三分鍾之內,把一個高級職員傳到麵前來。自己可以把一個厚厚的文件交他,令他即刻辦理,必須在當天五點以前交回來給他過目。他也可以把另一個做事稍慢的高級職員(他不喜歡跟低級職員直接交往,凡事必須通過他們的主任)叫進來,看著他戰戰兢兢、俯首低肩的樣子,把他痛斥一頓。他知道他們是不敢反抗的人,否則必然給他們一點顏色看看,輕則即刻調離,重則向上呈一份報告,把不服從罪加在他頭上,即使不被撤職,也會從此一蹶不振再也沒有上升機會。退休以後,整個世界似乎都走了樣。最難忍受的,就是那一段落寞之感。大兒在澳洲成家立業了,兩三年回來一次;三兒和三媳婦白天上班,要到晚上七八點才回到家來。即使在家吧,他莊老先生也總還是不快樂的多。三兒還好,或許從小就給自己罵慣了,雖然偶爾會被責備而作無聲的抗議,或者拂袖出門而去,但畢竟不敢當麵頂撞他。那個三兒媳婦可不同了,牙尖嘴利,隻要你講她一句,她就會回駁你十句,常常把他莊老先生氣得臉青唇顫。可是又拿她什麼辦法呢?難道要把這小兩口趕出去?煩惱死了,無聊死了。莊老先生煩惱無聊得腦神經直發痛,思路的正常性也受到影響。為了撿回當日的一些樂趣與威風,他特別訂製了一張與過去一模一樣的官椅,坐在上麵,似乎真的不同反響。我們看到,小說中的官椅有兩個,一個是職位上真正的官椅,另一個是莊老先生訂製的與過去一模一樣的假想中的官椅。通過真假兩個官椅作用的對比,揭示了莊老先生兩種不同的人生經曆與心理反映。小黑狗作為道具,雖然著墨不多,卻起到了畫龍點睛之目的。莊老先生雖然模仿了一把官椅,卻無法模仿過去的手下供自己呼來喚去。因此,官椅的作用還無法體現出來。於是,小黑狗就充當了一回“人”的角色。令莊老先生義憤填膺的是,小黑狗居然也反了,不聽他的指揮,突然一躍而起,衝向柵門口,對著印度人狂吠。它把前腳搭在橫鐵上,露出滿口白牙。“你回不回來?”莊老先生恢複了昔日的威嚴。小黑狗一反常態,仍然在跳躍狂吠不已。莊老先生老脾氣發作了,再也忍耐不住,急步走到柵門邊,飛起右腿,在小黑狗的後股上踢了個正著。“混賬東西,連你也不聽我的命令了?”莊老先生終於在小黑狗身上找到了從前的感覺,找到了坐官椅的感覺。這裏,通過莊老先生與在小黑狗之對比,揭示了人性的醜惡與小黑狗的悲劇命運,令人感慨萬千。

3.具有強烈的思辨色彩,蘊藏著極其深刻的人生哲理。特別值得稱道的是,這種思辨色彩與人生哲理,不是特別地把它指點出來,而是從“場麵與情節中自然而然地流露出來”。(恩格斯語)

《洋女孩》中的楊羅勃身為華人,卻對華文一竅不通並且不屑一顧,致使他想與金發女郎同居的念頭落了空。而身為外國人的金發女郎,卻拚命學華文。在對比中,讓我們對假洋鬼子楊羅勃深惡痛絕,對熱愛中國的外國金發女郎由衷欽佩。隨著中國綜合國力的不斷上升,中國的國際地位日益增強,作為一個中國人的自豪感也會與日俱增,而楊羅勃忘典數祖的可恥行為,也必將給他自己帶來更大的打擊與災難。《自由女神》以敏感的六四事件為背景,以紐約和北京(美國和中國)作對比,讓人們感受到中西方自由的本質區別。“這篇有點寓言式的荒誕小說把一場嚴肅的政治鬥爭,寫得詼諧幽默,妙趣橫生,卻絕不油腔淺薄,犀利而深刻的思想含意,就蘊含在女神的內心衝突中。”(王淑秧語)《邁克·楊》運用調侃的手法,嘲諷了一位打腫臉充胖子的人。楊邁克不願為一份華文報紙捧場,卻又想附庸風雅拋頭露麵。結果,用華文簽名時居然把楊邁克寫成了邁克·楊,出盡洋相貽笑大方。“誰說他沒有創造,把木字旁寫成米字旁,讓英國米字旗在自己頭上飄揚,這不是創造嗎?”(賴世和語)《雲南園低吟》僅用一百字就書寫了雲南園百年曆史,堪稱濃縮是精華的典範之作,其語言之精粹,氣魄之豪放,意蘊之深厚,令人過目難忘,擊掌叫絕。《一朵玫瑰花》從人們司空見慣的生活瑣事中,挖掘出了生活的新意與深度。“作家上升到人類生命的循環不息和新陳代謝這一生物哲學來思考社會,揭示了人類社會發展過程中的斑鏽或塵垢。在藝術感觸點上,作者能在縱橫涉筆中體驗出思辨鋒芒的犀利。”(廖懷民)《第四關》中的商業巨頭王偉業,在獲得了百萬、千萬、億萬資產後,又向第四關——十億資產發起衝擊。小說最後寫道:“王偉業坐在高大的皮椅內,顯得個子更加廋小。他手按胸口,驟然覺得信心動搖了。衝過第四關以後又怎麼樣呢?爭取世界首富?我的身體……年輕妻子仍和大家說笑。他(她)們好像在交頭接耳地議論些什麼。十一點五十九分五十九秒。”“十一點五十九分五十九秒”,這句話畫龍點睛,堪稱神來之筆。因為十二點開標,結果將揭曉。小說在倒計時一秒鍾時戛然而止,留下藝術空白,讓讀者遐想與聯想,是非常高明的,取得了很好的藝術效果。“不管結果如何,等待他的都將是悲劇:如果中標了,或許喜極而泣或許因隨之而來更加繁忙的工作而壓垮了身體;如果投標失敗了,原先寄以過大期望之下所遭受的失敗而造成的重大心理壓力,也很可能摧毀眼前這個既雄心勃勃又力不從心的老人。”(陳賢茂、吳奕錡語)小說揭示了人的欲望永無止境這樣一種非常普遍的現象,具有很強的社會意義與現實意義。

4.毛果山係列小說內涵豐富,形式活潑,為文體創新作出了突出貢獻。

劉海濤教授指出:“毛果山係列寓言體微型小說有著非同尋常、一針見血的寓意。猴王的所作所為,讓人聯想到上層決策者的形象;土猴們的遭遇,則使讀者體味到現代生活中受到文明衝擊的小人物的辛酸命運。”

我非常讚賞劉教授對毛果山係列寓言體微型小說的總體評價。

毛果山係列寓言體微型小說,大多以猴喻人,托物言誌,表達自己的政治理想與人生追求。《換血》中的聖古猴王,根據猴醫報告,毛果山猴子的血液都是B型的,夾了一點點O型。這怎麼行呢?自己和女伴的血液都是除了略有O型之外,都是A型的呀!兩者毛發的顏色不同,那必定是血型相異的緣故!猴王拍案大叫起來,並且決定要為這些大猴換血。他主要目的是要他們換毛。至於那條赤色長尾巴嘛,可以不必變換,因為自己的尾巴也是那種顏色。他過去曾嫌赤色不好看,曾經打過針吃過藥,也曾經吞過萬果釀製而成的仙丹,都不奏效。或許猴子的尾巴也本來就是這種顏色的,無法改變。換血的結果,卻出乎猴王的意料之外:不知是因為換血過度而無法調和還是血型之間起了化學變化,猴群竟然全部患上了血癌,壽命不會超過一個月!聖古丁猴王大驚失色,感到一陣暈眩,四肢顫抖得很曆害。他後肢踏空,從樹上一直往下墜落。《換血》諷刺了現實生活中的某些當權者,違反自然規律,強奸民意,盲目樹立自己的威信,結果,反遭自然規律的懲罰。《退休》中的猴大瓜要多兩年才到退休年齡。可是自從他受到那一批已經換過兩次血,全身猴毛已經變為灰白的同事屢次冷嘲熱諷與無理欺淩以後,就常常鬱鬱寡歡,想找一個適當的理由提早退休。果園經理在閱信沉思。他的確不敢突然下決定。如果不批準,那些年輕的灰白毛猴子不是更加沒有加速晉升的機會?種木瓜還是草莓的問題不是不能加快解決?但是如果批準所請,猴王會不會龍顏大怒,是自己沒有照章行事而導致烏紗帽不保?果園經理就猶豫不決。他搔了搔腦袋,打電話把集團顧問請來,要聽聽他的高見。顧問是王室派來的,經驗豐富,而且最懂得猴王的心理。二猴高層會議不到十分鍾就結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