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包胥站在秦**哭了七天七夜,感動了秦哀公替他出兵,回複楚國,吳王的弟弟夫概戰敗,孫武和伍子胥都勸吳王退兵,伯痞卻堅持出戰,結果大敗,孫武勸吳王斬伯痞以申軍法,但伍了胥為伯痞說情,吳王赦免了伯痞,形勢對吳軍已經很不利了,那麼吳王是想繼續抵抗,還是見好就收呢。
這個時候闔呂就在想,到底是求和呢,還是作戰呢,他首先布置的是作戰,他命他自己的弟弟就是夫概守郢都,結果夫概在想什麼呢,夫概想,我們吳國啊,這個傳位的方法是兄終弟及,哥哥死了,應該是弟弟繼位,可是現在闔呂沒有把他的這個王位傳給我,就是把他作為****,而是把自己的兒子,就是夫差立為****,他說,這樣的話,那豈不是我就沒有機會做吳王了嗎,趁著現在啊,闔呂正在跟楚國和秦國交戰,一個很好的機會,我現在趕緊偷偷回到吳國,我就稱王,所以夫概領著兵就跑啦,跑了之後,他就沿途散布一個消息,說吳王闔呂兵敗,不知下落,按吳國的這個定製,兄終弟及,應該我來做吳王,同時的話,他約會越國幫助他,在軍事上和政治上對他提供支持,夫概一跑啊,闔呂就知道了,闔呂就問孫武跟伍員,就是問伍子胥,說,夫概怎麼跑了,伍子胥說,他這一跑,肯定是要造反的,他可能還記得神相被離說的話,說夫概這個人毫毛倒生,必在北國叛主之事,所以當時闔呂一聽,國內有內亂,立刻也帶兵回去要平亂,當時闔呂在平亂的時候,下一道命令,他說寡人還在,你們聽信了這個夫概的謠言,隻要你們現在回來,我馬上赦免你們的罪,不管你們以前是不是跟著夫概的,但是如果你們現在不回來的話,夫概一旦兵敗,我就把跟著夫概的人全部殺掉,他這一手非常的厲害,因為夫概本來就是造謠嘛,他現在一出現了,大家一聽說這個吳王又還活著,他又有這麼一道軍令,所以所有的這個吳國的軍隊,幾乎全都跑回到闔呂這一邊,而夫概隻剩下本部人馬,一打就敗了,敗了之後的話,夫概就跑到了越國,當時這個越國一看,夫概兵敗之後的話,他也就沒有繼續出兵跟這個吳國作戰,由於國家有內亂,所以闔呂很快也下命令,讓孫武和伍子胥班師。伍子胥這個時候就已經準備班師了,還沒有跟楚國談,孫武又說他說“何不以米勝為請”,他說,既然我們不得不班師的話,我們為什麼不趁著還沒打,還沒有敗,還有本錢的時候,為什麼不讓楚國封米勝一個很大的郡,讓米勝在那個地方,再做一個這個地區性的首腦,所以你看孫武這個人,勝利的時候不驕傲,大家都在喝酒的時候,他想的是怎麼樣能夠,永遠占領楚國,他提出的建議是,建立一個傀儡政府,當這個打仗的時候,一看自己沒有機會打勝的時候,秦楚聯軍來的時候,他就建議是要割楚國的一大塊土地,現在可能已經沒有談話的本錢了,他就要求把米勝送回來,因為這個是人之常情,他本來就是楚國故太子建的兒子,所以楚昭王的話也同意了,於是就把米勝封給他一個大邑,就是他叫做白公,那麼這樣呢,這個吳國就從楚國退兵了,退兵之前的話,吳國把當時楚國府庫裏邊的府庫裏邊那些錢,那些糧食等等,全都運回到吳國,一下子就行於吳國得到了很多的錢,得到很多的糧食,就變成了一個非常富裕的國有,伍子胥在這個退兵的時候,他讓孫武從水路先行,他自己,按照他過去逃亡那條路啊,又來到了昭關麵前,命人把昭關拆掉,同時的話,他去訪求東皋公和皇甫訥的下落,他要報恩呢,結果東皋公皇甫訥已經不知道所從,所以伍子胥在他們兩個住的,那個地方,再拜而去,到了瀨水邊上,就是那個浣紗女自殺的地方,伍子胥拿出一千斤的黃金沉到水裏,他說,女子泉下有知,要明白我當年曾經對你許下的這個諾言,我沒有欺騙你。
所以伍子胥的話,他也是除了要報仇啊,他還是要報恩的,在回到這個吳國之後,吳王闔呂論功行賞,看誰破楚第一大功,這第一大功的話,夫概原來是先鋒嘛,他已經叛變了就是跑到越國去了,第一大首功的話,認為是孫武,所以吳王闔呂當時就要重賞孫武,結果孫武不接觸,他既不接受官爵也不接受任何的錢財的封賞,他私下裏跟伍子胥講了,這樣一番話,“子知天道乎,署往則寒來,春還則秋至,王恃其強盛,四境無虞,驕樂必生,夫功成不退,將有後患,吾非徒自全,並欲全子”,它講的實際上是一個天道,春天過去了,秋天就會來,一個國家不可能永遠處在鼎盛的這樣的一個狀態,他說,現在我們吳國滅夢之後,就已經達到了頂峰,那麼也就是吳國開始走下坡路的起點,他說,今天四境無虞,四麵沒有任何一個人可以挑戰我們,驕樂必生,國君的話一定會驕傲,一定要好好享樂,這個就是吳國開始衰敗的起點,他說,功成不退,必有後患,所以今天我們要離開吳國,不隻是要保全我自己,我希望你和我一起離開,我也想保全你,結果伍子胥不聽,孫武就離開了吳國,當時闔呂給了孫武很多的錢,孫武沿路散給百姓,自己一分錢都沒有留,飄然還山,繼續去寫他的兵法,我們看到這個吳楚戰爭中啊,有很多這種個性非常鮮明的人,我們看到這個伍子胥啊,苦心深謀十六年,最後,這個達成了這種報楚的願望,而且他也是一個快意恩仇的人,那麼孫武的話,我覺得他是一個深通天道的人,而且非常的淡泊名利,那麼楚昭王的話在複國之後,他也要賞手下的功臣,那麼其中最大的功臣就是申包胥,但是申包胥不接受,楚國一定要賞,申包胥就跑掉了,他的妻子就問申包胥,她說,你為楚國社稷,立了這麼大的功勞,從隨國跑到秦國借兵,哭了七天七夜,感動了秦哀公,回來之後,又取了重要的軍事勝利,把吳國的軍隊趕走了,難道你得到封賞不是應該順理成章的嗎,申包胥說,我對楚國有罪,沒有功,當年是因為我為了成全朋友之義,也為了成全伍子胥的孝心,我才坐視伍子胥把楚國滅掉的,所以這是我不敢以我的罪來冒功,好像是說我恢複了楚國,但其實之前楚國的滅亡跟我是有關係的,所以我隻不過是做了一點事情,彌補我的罪過而已,根本就沒有任何功勞,所以申包胥就逃走了,楚昭王的話,後來為了感激申包胥到申包胥過去的故居,他原來住的地方,給他提字,叫做忠臣之門。
吳王闔呂平息了弟弟夫概的叛亂,回到吳國,伍子胥順著當年逃亡的路線,沿路報恩,在回到姑蘇後,吳王論功行賞,但孫武不接受,他認為自己的使命完成,就回到山中急需寫兵法,臨行前勸伍子胥和他一起走,以便能夠保全性命,而楚國複國的第一大功臣申包胥,也同樣不居功自傲,逃到山中隱居了起來。
吳楚戰爭就這樣結束了,伍子胥是花了十六年的時間,才完成了報仇的夙願,但是在吳楚戰爭結束之後,還有一個人,他花了將近二十年的時間,也是為自己報仇雪恥,這個人是誰呢,請看下急,石屋養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