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種以他如簧巧舌,威脅與利誘並用,贏得了伯痞的支持,伯痞又以一通胡攪蠻纏的邏輯,說服了夫差同意了越國的求和,,這個伯痞與伍子胥的辯論,在吳王夫差與伍子胥之間造成了裂痕,他既成為吳王猜忌子胥的開始,也為吳國的滅亡埋下了禍根,盡管吳王同意了越王的求和,但越王必須帶著妻子到吳國,開始他們屈辱的奴役生涯,勾踐又是怎麼度過這段艱難的歲月,並最終回到越國呢。
越王勾踐,現在已經沒有什麼選擇了,他就回到了自己的國家收拾財寶,然後呢到吳國來做奴役,這件事情啊,在這個《史記》上說得很含糊。就是到底勾踐有沒有去吳國做媽役,在《國語》上是記載得更明確一些,《國語》也是左丘明寫的,《國語》上寫的是勾踐令大夫種守於國,與範裏入犯於吳,三年而吳人譴之,也就是說,勾踐呢就帶著大臣範裏,到了吳國做媽役,讓大夫文種,去看守這個國家,一直在吳國待了三年的時間,吳王夫差把勾踐剝去王服,把勾踐和他的妻子和範裏三個人貶到一個石室裏,這個石室呢,就在先王闔呂墳前,等於是讓勾踐給他看墳,同時的話讓勾踐給他養馬,每次吳王出行的時候,勾踐就拿著馬鞭子,站在這個夫差的車前,吳國的百姓都會指指點點說,你看那個人,拿著馬鞭子的那個人就是越王勾踐,越王勾踐就低著頭一句話也不講,吳王他心裏邊不知道,越王到底是不是還懷著報仇雪恥的決心,所以他就經常派人去看越王在幹什麼,越王每天早起來,梳著樵夫的頭,就坐在這個院子裏邊,開始斬馬草,就是給馬裝備草料,他的妻子提著水在院子裏麵清掃,同時去除去馬糞,範瀨每天早上在外麵吹柴,吹完柴之後回來給他做飯,形容枯槁,這三個人每天從早幹活幹到晚上,互相之間都不怎麼說話,而且半夜裏邊都聽不到一聲歎息,吳王夫差啊,以為越王勾踐已經沒有報仇之誌,就是他的意誌已經被消磨得差不多了,於是呢置之度外,這一年鈶踐有多大呢,這一年勾踐21號,我們要是看吳越這段曆史,其實越王勾踐沒有對不起吳國的事情,是這個先王闔呂死了,可那是先王闔先去打越國,趁著越國的喪事去攻打越國,而且戰爭的時候,越國它屬於一種防衛是吧,是屬於正常的防衛,同時戰爭的時候,刀槍無限,殺死闔呂的人也不是越王勾踐本人,而是他手下大將靈姑浮,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講,越王勾踐並沒有做什麼非常錯的事情,在這種情況下下,如果你還要到吳國的奴役,做這麼下賤的事情,被別人侮辱的話,一般的人心裏麵會很不平的,除非他是一個沒心沒肺的人,像劉禪一樣樂不思蜀,但是劉禪是樂不思蜀是吧,他很高興啊,如果你要讓劉禪去養馬,你看劉禪思不思蜀,而越王勾踐在這樣的情況下,竟然沒能一點點仇恨的,這個心態表現出來,到半夜裏睡覺的時候都聽不見他歎氣,風事不在人之常情之中,就很值得懷疑,能做到這一點的人,如果不是大聖大賢,就是大奸大惡,那麼越王呢在這個吳國啊,石屋養馬三年的時間,他最後是怎麼回去的呢,三年,在正史中是沒有記載的,講得非常含糊,但是在這個《東周列國誌》和《吳越春秋》中卻中所記載,我們很難考證它的真偽,但是越王勾踐做了一個非常惡心,也非常下賤的事情,一下子就把吳王夫差給感動了,夫差這個人有點婦人之仁,他就決定赦免越王勾踐回國,中間經過了三年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