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吳越爭霸(2 / 3)

公元前484年,孔子的弟子子貢出使,齊吳越晉四國,改變五個國家的命運,此次吳國伐齊救魯,取得了很大的勝利,吳五夫差的爭霸之心,也更加迫切,做為前朝老臣,一直將越國,視為心腹大患的伍子胥是如何評價這次勝得,勾踐又是如何戰勝,這強大的吳國呢。

夫差討厭伍子胥是由來已久的,當時在吳越戰爭的時候,伍子胥就曾經阻止夫差和勾踐講和,然後伍子胥又阻止夫差釋放勾踐,又阻止夫差營建姑蘇台,又阻止夫差接受西施,現在又阻止夫差伐齊,凡事夫差做的事情,伍子胥一件也不支持,所以說夫差對伍子胥,最後已經討厭得忍無可忍,當時在這個勾踐屬兵磨馬的時候,在準備報仇的時候,吳王夫差為了向中原爭霸,頻繁的對外用兵,按照《史記·十二諸侯年表》的記載,公元前489年,夫差計伐陳國,公元前487年伐魯,484年伐齊,484年再次救魯伐齊,這一次在夫差出兵之前,伍子胥阻止他說,齊國是疥癬之機,就相當於皮膚病,他說越國是心腹之思,一定要把越國的問題先解決了,再去征伐齊國,否則的話,我怕大禍馬上就要臨到吳國的頭上,夫差當時大怒,他說,老賊,竟然在我要出兵的時候,說這樣不吉利的話,按照過去古人的說法,老而不死叫賊,就是都老了還沒有死,這個叫賊,那麼實際上從夫差這種說法上呢,我們看出夫差已經有了殺死伍子胥的心,他就在準備動手的時候,伯痞倒是把夫差給攔住了,伯痞說什麼呢,他並不是不想殺伍子胥,他對吳國夫差說,伍子胥這個人是前朝老臣,曾經為我們的國家立下過這麼大的功勞,如果你要殺他的話,對大王的名譽是非常有損害的,我現在有一個好主意,你呢,寫一封非常傲慢的信,去辱罵齊國的國君,派伍子胥做信使送到齊國去,國君讀了這封信之後,齊簡公一定會大努,我們借他的手殺伍子胥,不是很正常嗎,於是呢夫差就寫了這封信派伍子胥送到齊國,伍子胥在臨行之前,他把他的兒子叫過來,他的兒子叫伍封,跟他的兒子講,他說吳國這個國家已經沒有希望了,你跟我一塊去齊國,於是呢,伍子胥就帶著他的兒子伍封到了齊國,當把這封國書交給齊簡公的時候,齊簡公果然大怒,就在他下令準備殺伍子胥的時候,齊國的一個大夫叫鮑息,這個人是齊國當時非常有名的一個相國,叫鮑叔牙的後代,他當時就跟齊簡公說,如果你要殺死伍子胥的話,你就中了吳王的計,他就是借刀殺人,所以呢你不如對伍子胥好一點,然後給他這個很衙的回禮,然後再寫一封同意決戰的書信,讓他帶回去就可以了,鮑息為什麼講這個話呢,因為鮑息跟伍子胥本來就是好朋友,伍子胥到鮑息的府上去拜見鮑息的時候,鮑息問伍子胥,吳國的國政怎麼樣了,伍子胥低著頭流眼淚,一句話都不講,等伍子胥哭完了之後,他跟鮑息說,他說我想把我的兒子托付給你,能不能由你來照顧他,於是呢,伍子胥就把他的兒子的名字從伍封改為王孫封,就是不再姓伍,就留在了齊國,而吳子胥自己拿著信呢就回到了吳國,夫差攻打齊國大勝而回,然後他宴請百官,同時把越王勾踐也叫到了吳國,越王勾踐說,大王啊,您現在的這個實力實在是太強大了,我們弱小的越國是絕對沒有任何可能來挑戰吳國的,夫差就很高興,這個時候伍子胥來了,夫差呢他想羞辱一下伍子胥,他說,你看,我伐齊打了這麼大的一個勝仗,你還不讓我去,現在呢你看看,你還是你錯了吧,當時伍子胥就把他的劍放在他的座位上,然後站起來對吳王說,他說,天要滅亡一個國家的話,一定要讓他有一些非常小的高興的事情,然後大禍就會接踵而至,當時夫差非常的的生氣,伍子胥轉身就離開了吳宮,就在吳王非常生氣的時候,伯痞走到吳王的麵前,他跟吳王說,大王您知道嗎,伍子胥去齊國的時候,把他的兒子交給了齊國的大夫,與齊國的大夫約為兄弟,這樣的一個人,他和我們的敵人勾勾搭搭,難道大王還不要處理他嗎,吳王夫差就封了一個寶劍,叫做屬鏤,派人交給了伍子胥,要求伍子胥自殺,伍子胥當時接劍在手,他說,天啊,當然是我輔佐你的父親,登上了王位,是我幫助吳國實現了富國強兵,是我打敗了楚國,割讓楚國的邊境,讓吳國的疆域擴大,我所有跟你說的這些事情,全都是從道義上來說的,你應該做的,但是你從來沒有聽我的,現在你要讓我自殺,你知道嗎,如果我死了之後,吳國一定會被越國踏平的,我死之後,希望能夠把我的眼睛挖出來,掛在吳國的東門的城牆上,我要親眼看見越兵怎麼樣攻進吳國,說完,伍子胥就自殺了,當時伍子胥臨死前這番話,被吳王知道了,吳王非常的生氣,他命令把伍子胥的屍體,裝在一個皮袋裏麵,仍到江裏麵去,這個叫鴟夷浮江,夫差當時還說了一番話,意思就是說你現在的屍體,已經會被魚鱉吃掉的,將來怎麼可能再看到越兵入寇吳境,當時裝著伍子胥屍體的皮袋,扔到江裏麵之後,這個江水暴漲,然後凶濤拍岸,周圍的土人都非常的恐懼,於是呢他們就劃著船想要把伍子胥的屍體,從江裏麵撈起來,所以後來在那個地方,形成了一個傳綂叫龍舟竟渡,有人說這個端午節,是跟屈原有關係,有人說是跟伍子胥有關係,就是從這個地方來的。

伍子胥死了之後呢,吳王夫差再也聽不到別人對他的勸薦,兩年以後,在公元前482年,就像子貢說的那樣,子貢當時說,在吳國打敗了齊國之後,一定要跟晉國爭霸的,果然在公元前482年,吳王夫差帶著最精銳的部隊,到黃池去跟晉國爭霸,而在這個時候呢,越國的兵已經練成了,越王勾踐聽說吳王已經把所有的勁旅,全部調出去跟晉國爭霸的時候,該來的終於來了,於是勾踐悉起傾國大兵進攻吳國,當時守吳國的人,是吳王夫差的兒子太子友,在這場戰爭中,太子友被越兵殺死,吳王夫差當時在跟晉國爭霸的過程中,他其實也沒有爭得霸主的地位,在回軍的過程中,聽說家國被襲,心瞻俱裂,在跟越兵交戰的時候,因為吳國等於是長途從晉國奔回到吳國,所以他的這種戰鬥力就變得非常的弱,一戰之下,吳王夫差就敗了,敗了之後,夫差當時就把伯痞叫到跟前,他說你不停的在跟我說,越王勾踐不會謀反,不會謀反,現在越王勾踐果然謀反了,果然背叛了我,他說現在你趕緊到越國去,向越王勾踐求和,如果不能求和成功的話,當年我賜給伍子胥的屬鏤之劍我就要賜給你,於是伯痞就到越王這個軍中向越王求和,越王知道現在自己還滅亡不了吳國,於是呢就撤軍了,這一次是公元前482年,結果吳王夫差這一次越國退兵之後,從我們常識上來講,我們應該覺得他終於知道越國會造反了吧,是吧,他應該趕緊義兵莫馬,準備跟越國的戰爭,但是夫差沒有,夫差這個人,你看他這一輩子,從來都沒有失敗過,從他即位的時候,那就是吳國國力鼎盛的時候,然後他打敗了越國,打敗了陳國,打敗了魯國,打敗了齊國,然後呢又跟晉國爭霸,他的人生簡直順利的就沒有遇到任何挫折,然後他又住在那麼豪華的姑蘇台,這樣一個宮殿裏麵,有美女西施相伴,所以他沒有受過任何挫折,他一旦受到挫折之後,這個人馬上他的心裏防線就崩潰了,他回到吳國之後,每天沉溺於酒色這中,不理國政,到公元前478年的時候,就是四年之後,越國再次進攻吳國,打敗了吳國之後,再次退兵,在公元前476年,在越王勾踐被赦回國十五年之後,再次興兵伐吳,這一仗從公元前476年打到公元前473年,整整打了三年的時間,最後攻破了蘇州城,吳王夫差當時兵敗之後,離開蘇州城,跑到附近的一座山上,勾踐派兵把這個山團團圍住,夫差呢,當時就要求跟越王講和,他說我願意像你當年一樣到我呈國來當奴隸一樣,我也可以到越國去當奴隸,越王勾踐當時是好像裝作很不忍的樣子,好像答應這個使者的請求,彙黎和文種把這個使者攆出去了,吳王夫差呢知道範黎和文種,不想讓越王勾踐跟他講和,他就寫了一封信,用戶箭射到了範黎的軍中,範黎打開信一看,上麵寫著這樣幾個字,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敵國破,謀臣亡,大概意思就是說,一個狡猾的兔子已經都打光的話,要獵狗就沒有用了,那麼獵狗就可以殺了,殺了吃肉了,天上的飛鳥已經沒有的話,那要弓箭還有什麼用呢,就可以把弓箭放起來了,範黎文種你們兩個人,之所以得到越王如些信任,是因為有我這個敵人,如果我這個敵人不存的話,恐怕你們倆的安全,也是沒有保障的,這封信射到範黎的軍中之後,範黎讀了這封信,還給文種看,但是越王勾踐的話,他是絕對不會答應跟吳王講和的,夫差最後為了避免受辱,決定自殺,在自殺之前他拔出寶劍,環顧四周,他就流下了眼淚,他說,當年啊,伍子胥總是跟我講越國是心腹之患,我死之後,我有什麼麵目到地下去見伍子胥,他囑咐周圍的從人,我死之後,一定要用重羅三幅,把我的臉蓋上,就這樣呢,吳王夫差就自殺了,這一年是公元前47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