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專業市場空間模式識別
杭州核心區現狀專業市場空間分布呈現出明顯的“中圈層區域集聚”特征,與前六類功能類型的“城市中心區集聚分布”特征具有顯著區別。從杭州核心區專業市場建築麵積與占地麵積空間分布中也可以看出,隻有一個高峰區,在空間上對應4、5兩個區域,表現出在城市外圍地區集聚的趨勢。專業市場的空間分布模式呈現典型的交通幹線出入口及樞紐地區指向,杭州東站就是典型的專業市場分布集聚地。大量的小商品、服飾批發市場集中於汽車東站與火車東站周邊,其餘包括杭州北部的汽車城、三裏亭的農都等等;而位於景芳地區的裝飾市場則由於其占地麵積與商品體積都較大的特點,集中分布於城市主幹線沿線以及對外交通聯係便捷的地區;辦公用品批發市場主要位於城市中心辦公樓附近,主要批發辦公專門用品及文具類商品,規模不大,但靠近批發對象,如杭州的慶春路文化用品市場。
綜上所述,現狀杭州城市核心區公共建築分布呈現如下總體特征:功能類型單一,區域分布不均;圈層梯度擴散,多心延連發展;開發強度偏低,中心引力較弱。
三、杭州現狀城市公共中心空間體係特征分析
城市公共建築中心體係是指一個城市內各個公共建築中心之間在規模等級、職能類型和地域空間上的構成和相互聯係、影響製約的關係,主要包括三個方麵:規模等級係統結構、職能係統結構和空間係統結構。
此次研究首先利用調研後建立的杭州公共建築空間信息數據庫提取了各個公共建築的建築麵積屬性,然後利用空間密度分析模塊中的密度(Density)函數,通過一個輸入點層(公共建築點位)的測定量(建築密度)分配至整個區域以創建一個趨勢麵,計算出每個單元(公共建築的空間點位)臨近單元的要素中每個單位麵積的建築麵積密度值,並通過疊加分析形成最終的密度柵格圖;在此基礎上,利用自然斷裂點法進行取值區間的劃分,形成5個密度梯度等級的公共建築空間容量密度分布圖。
城市中心的界定方法主要有墨菲指數法、居住人口分析法、就業模式分析法、功能單元分析法、交通流量分析法、地價租金分析法、用地存量分析法等等,考慮到數據的精確性與可獲得性,根據本次調研數據,選擇了基於公共建築容量(建築麵積)密度的中心區位分析法進行中心區的劃分,並綜合考慮本次調研範圍外的城市重要建築的空間分布進行修正。最後,劃分出10個杭州現狀城市公建中心,分別是武林中心、黃龍中心、吳山中心、湖濱中心、城站中心、文教中心、東站中心、鳳起中心、錢江新城中心、濱江中心,杭州公共建築中心體係分析將以這10個現狀城市中心為主要研究對象。
(一)規模等級係統結構特征
城市中心的規模涉及多個層麵,包括中心區的企業或建築數量規模、占地規模、容量(建築麵積)規模等等,如果單從一方麵進行中心體係的規模等級係統結構的確定會過於片麵。為此,綜合考慮了各個中心的建築單位規模(單體個數)、占地規模和容量(建築麵積)規模,通過調研的數據統計,采用K類中心聚類(K-Means Cluster)法,將單體個數、占地麵積、建築麵積同時選為變量,並設定分類數(等級數)為3,並根據類中心最小歐式距離原則進行10個中心的樣本聚類,最終得到聚類結果。
(二)職能係統結構特征
區位基尼係數是分析產業發展不平衡性的一個量化工具,用以測量行業在地區間的分配均衡程度,指標值越大,說明地區之間產業發展越不平衡;集中度高,該產業在某些地區形成產業集聚。根據上述方法分別計算出10大服務業的區位基尼係數。區位商N1-A=n1-A/nA,n1-A=區塊1中服務業A的單位數量/杭州市區內服務業A總的單位數量,nA=區塊1中總的服務業單位數量/杭州市區內總的服務業單位數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