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麵對難題,
利於孩子成長是前提
1.該不該陪孩子做作業
孩子剛入學這段時間是學習習慣養成的關鍵時期,如果這時父母缺席了,不管是孩子還是父母,會越來越累,越來越煩學習。
辰辰即將上學之時,老公雄心壯誌地許下宏願:一定要做一個稱職的好爸爸,陪孩子走好每一步,孩子的學習他來負責。我笑笑,完全支持他的想法。
辰辰上幼兒園時,學習任務不輕不重,老師每天會適當地留些作業。漸漸地,我發現一個奇怪的現象,老公出差的時候,辰辰每次都在一小時內完成。可是老公在的時候,每次都折騰到九十點鍾,甚至更晚。我想,難道是老公在的那幾天作業特別多嗎?拿過辰辰的作業本一看,基本每天的作業都差不多。可為什麼孩子做作業的時間會差這麼多呢?
於是,我決定好好觀察個究竟。吃完晚飯,老公就去了辰辰房間,我發現辰辰每寫一個字都要跟老公說上半天,注意力非常不集中。老公對待孩子的耐心也讓我歎為觀止,那真是個十足的耐心爸爸,辰辰寫一行字差不多就要一小時了。然後做數學題的時候,辰辰隻要一有不懂的,馬上就問爸爸。老公非常盡心盡責,詳細地給他解答,直到辰辰完全接受為止。按說,我應該特別滿足了。可我發現辰辰學習的依賴性特別重,有時候老公要是回來得晚,我問他作業做好了嗎,他會回答:“我要等爸爸回來一起做。”
我將這種情況反映給老公,老公很委屈,覺得自己這樣做還不是想盡一個做爸爸的責任,而且方便辰辰有不懂的隨時提問,自己可以耐心解答,還增進了父子的感情,一舉數得,怎麼就成問題了呢?
我問了老公一個問題:“那如果辰辰考試,你也進考場陪嗎?”
老公沉默了,答應我不再全程陪辰辰做作業,隻事後檢查。可是辰辰不樂意,故意不做作業。老公幾次想妥協,都被我攔住了,為了糾正辰辰做作業要人陪的習慣,索性讓老公出差幾日。
老公出差後,辰辰賭氣不願意做作業。我沒逼他,把他的作業本收進書包,告訴他:“如果你不喜歡做作業,那我們就不做吧!”
“為什麼?”辰辰本以為他不肯做作業,我一定會妥協,見我把他的作業本收了起來,有些慌了。
“那你不願意做作業,媽媽強迫你做也沒有作用啊。”
辰辰下意識地想反對,但是又覺得丟臉,隻好憋著。接著他跑到客廳裏去看電視,卻顯得有些心不在焉。
我自顧自看我的書,然後去洗澡。洗到一半的時候,我聽到敲門聲,伴隨著辰辰的聲音:“媽媽,我的作業本呢?我想做作業了。”
我讓他等一會兒,等我洗完澡,我把作業本還給了他。他可憐兮兮地看著我:“媽媽,你真的不願意陪我做作業嗎?那如果我有不懂的呢?”
我摸摸他的頭,告訴他:“媽媽願意陪辰辰做任何事,隻要對辰辰好。可是有些事媽媽不能陪,比如做作業。你想想看,以後你要考試了,爸爸媽媽不可能在你身邊陪,那你怎麼辦?有不懂的地方,你當然可以找爸爸媽媽,但是媽媽希望你先自己思考,實在想不出來再找爸爸媽媽,好不好?”
那天晚上,辰辰一次都沒來找過我,事後我檢查了他的作業本,發現沒有錯處,也就是說孩子其實早就會了,隻是依賴心理作祟。我表揚了他,誇他在沒人陪的情況下完成得更好。
老公出差回來,辰辰還是習慣性地去找他。因有言在先,我提醒了他幾次,他也就慢慢改了過來。後來,辰辰隻有在遇到不懂的問題時才會來找我們。我跟他說:“爸爸媽媽和辰辰一起想解題方法,我們看看誰先想出來好不好?”
每次等他絞盡腦汁地想出來後,我和老公才恍然大悟地說:“還是辰辰先想出來啊!”
孩子的學習積極性被充分地調動起來。有一天,辰辰狡黠地說:“媽媽,我知道你和爸爸肯定都知道答案的,你們故意叫我自己想出來。”
我笑笑,沒有否認。
其實,陪孩子寫作業是每個家長都會遇到的問題,肯定也會有兩種意見:第一,陪孩子做作業,孩子這麼小,自我控製力差,不陪哪知道他在幹什麼啊?何況現在學校布置的很多作業都是要家長和孩子一起完成的;第二,不陪孩子做作業,因為陪孩子做作業會使孩子養成學習依賴性。
如果能將兩種做法折中一下,效果會更理想。這裏有幾點需要注意:
● 孩子在剛上學的時候,家長對於他的學習習慣根本不了解,可以短時間陪幾次,以便孩子樹立良好的學習習慣。但若陪的時間太長,肯定是弊大於利的,對孩子的學習習慣和自律意識的培養會起到很多破壞作用。
● 完全不陪,放任孩子天馬行空肯定是不可取的,不利於親子關係的良好發展。孩子剛入學時,家長需要多投入一些精力,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及時了解孩子的學習接受程度和興趣發展,以便更好地培養孩子。畢竟現在學校普遍存在學生多的情況,老師無法照顧到每個孩子。父母如果能及時發現問題,起到輔導的作用,對孩子在學習上信心的培養會起到很好的促進作用。
孩子剛入學這段時間是學習習慣養成的關鍵時期,如果這時父母缺席了,不管是孩子還是父母,會越來越累,越來越煩學習。
● 孩子的作業本裏經常會有老師的留言,要求家長陪同孩子完成,很多家長就以為老師要自己全程陪同孩子。當老師有這個要求的時候,直接質疑老師的做法會使孩子產生逆反心理,畢竟在孩子心中,老師的形象是神聖不容置疑的。這時父母能配合的盡量配合,但是絕對不是全程陪同,而是做好事後的檢查工作即可。但是父母還應該在這個過程中注意一個問題:家長在檢查中一般會把孩子錯誤的地方指出來,然後讓孩子改正,等作業交到老師手中的時候基本已經完美無缺了,那麼老師就不知道孩子的接受程度,容易形成盲目教育。如果遇到這種情況,家長首先應該和老師保持良好的溝通。如果時間允許,最好把孩子曾經錯的作業告訴老師。
● 一般孩子有了什麼問題,首先想到的就是問老師或者父母,如果能夠培養他與同學交流討論的習慣,會使孩子受益終身。
2.該不該和老師叫板
在和很多媽媽交流的過程中,我發現她們對學校的有些做法很不滿,但也僅僅停留在不滿和抱怨階段,既沒有想辦法改善,也沒有積極去找老師溝通交流。
大多數孩子都是獨生子女,是大人眼中的寶貝。可是到了學校,一下有了那麼多小朋友,誰都再也不是唯一的寶貝了。要從那麼多小朋友中脫穎而出,獲得老師的肯定,顯然要比在家獲得父母的關注困難得多。
很多家長發現一個普遍的現象:孩子在家經常鬧得不像話,脾氣很差,特別任性,一旦到了學校,就成了乖寶寶。所以家長們就把管束孩子的希望都寄托在老師身上,希望老師能把自己孩子身上的毛病都一一改正。確實,這些孩子在學校裏的表現也都相當不錯,可是隻要一回家,就原形畢露,所以家長經常掛在嘴上的話就成了威脅:“你要是再不聽話,明天我就去告訴你的老師。”往往這個時候,孩子就會暫時收斂,可是這種威脅性的話說多了,總有一天會對孩子失靈。
在孩子的心裏,老師的一句表揚肯定超過家長的十句誇獎。因此,老師在孩子的心目中有著神聖不可侵犯的地位。如果孩子聽到父母批評老師,容易產生心理負擔,乃至反感。父母是他最愛的人,老師又是他最尊敬的人,如果父母批評老師,自己該怎麼辦呀?這是很多孩子最常見的心理。
不過,老師不可能永遠是對的。父母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都會碰到不讚同老師做法的時候,我也不例外,第一次發生在辰辰剛上小學的時候。
辰辰上幼兒園的時候,每天大概會做一小時的作業,有時候更短。可是自從他上了小學,完成作業的時間就越來越晚。我心想:這孩子的學習習慣一直不錯,難道太久沒去幹涉孩子做作業,所以他在磨洋工?
因為一直希望他自律,我隻好讓自己靜觀其變。可辰辰完成作業晚這個現象並沒有好轉。有一次直到十一點了他還在寫,我終於坐不住了,去檢查他的作業。
這次檢查,我才大吃一驚。之前辰辰說上小學後作業多,我一直認為和幼兒園比,小學作業量大一點也很正常。沒想到才一年級的學生,做完語文做數學,做完數學做英語,難怪辰辰寫作業的時間那麼長。我仔細看了看他的作業,除了數學外,大多都是機械式的作業,都是幾十遍幾十遍的抄寫。
我驚訝地問辰辰:“老師要求你們抄這麼多遍嗎?”
辰辰點點頭說:“老師說要抄到我們倒背如流為止。”
我看著孩子疲憊的小臉,一陣心疼。天天晚上熬得這麼晚,竟然都是在抄這些機械的作業。孩子正在長身體,如果長期這樣下去的話,對身體發育肯定是不利的,對學習積極性的影響肯定也相當大。就像我們工作,如果天天讓我們做機械重複又沒有意義的事,我們對工作還有多少熱情?何況孩子失去熱情的速度遠比我們快得多。
我想了想,考了他幾個問題,辰辰對答如流,我放心了,對他說:“辰辰,這些你都已經會了,現在已經很晚了,剩下的不用抄了。”
辰辰一聽可以不用抄了,高興的神色一閃而過,然後卻很堅定地對我說:“媽媽,不行!”
我想這麼小的孩子不可能有這麼強大的自製力,肯定有什麼原因使他明明不想抄,卻不得不抄。我摸摸他的頭:“辰辰,現在不是你不想做,而是媽媽允許你可以不做。”
辰辰有些心動,可還是堅決地搖搖頭。我問他:“你想不想抄這些?”
辰辰想都沒想地搖搖頭,我繼續問:“那你為什麼一定要抄呢?”
辰辰無奈地告訴我,他們每天的作業完成情況都會在班級裏公布,如果誰沒有完成,老師就會當眾批評他,還會打電話給家長,連家長也要受到批評。班裏已經有好幾個同學挨過批評了,他不想在同學們麵前丟臉,所以再晚也要完成。
支撐辰辰完成作業的動力不是為了鞏固學到的知識,而是為了不被老師批評,這已經嚴重違背了老師布置作業的初衷,孩子完成作業不但對學習沒有幫助,反而有害。在孩子剛進入小學的時候,最寶貴的不是孩子肯不肯完成作業,而是求知欲和學習積極性不被破壞。現在隻是小學一年級而已,以後的作業會越來越多,即使辰辰不眠不休地完成了,他也隻會變成一台學習機器。
我想起網上一則笑話,一學生在晚上十二點的時候打電話給老師,把老師吵醒後隻說了一句話:我終於把作業做完了,向老師報告一聲,現在您可以繼續睡覺了。這則笑話反映出學生的不滿心理,所以才會以這種方式回敬老師。這其實更是當下教育現狀的某種折射。學生在學習中不但沒有獲得知識,反而在心裏充滿了憤慨。
我當機立斷地對辰辰說:“現在已經很晚了,辰辰也困了,那就先睡覺,我們明天再說。”
辰辰聽到我讓他睡覺,向往地朝自己的床看了看,但沒有立刻跑到床上去。我知道他內心還在做鬥爭,害怕明天被老師當眾批評。
為了讓他安心去睡覺,我跟他說:“放心去睡吧,明天媽媽送你去學校,和老師好好溝通這件事,你不會被批評的。假如你真的被批評了,也不用覺得丟臉,因為你不是因為不會被老師批評的。”
我把辰辰安頓好就去睡覺了,可半夜裏,我突然感到房間裏進來一個人,我被嚇醒了,開燈一看,竟是辰辰。
老公也醒了,辰辰撲到我懷裏,哭著說:“媽媽,我做噩夢了,我夢見老師當著全班同學的麵讓我罰站!”
我的心仿佛被什麼刺了一下,我想老師應該是這麼對待過其他小朋友,所以辰辰才會有了這個陰影。我陪著他回到他的小房間,跟他保證明天一定會好好處理這件事。在我的百般安撫下,孩子才入睡,我卻睡不著了。
老公聽了事情的經過,有些不認同我的做法,提出疑問:孩子做作業不是天經地義的嗎?班裏的孩子作業一樣多,你這不是搞特殊嗎?這對辰辰好嗎?明天你找老師怎麼談,人家說不定覺得你存心跟老師做對呢?
第二天,辰辰有些抗拒去上學,眼神裏充滿了擔憂。
“媽媽,你要去跟老師說什麼呢?”
我考慮到如果讓他覺得自己受累了,媽媽就會替他出頭,或者媽媽和老師到底誰更正確這兩種念頭都不能讓他有。
為了緩解他的緊張,我安慰地拍拍他的小臉:“媽媽和老師都希望辰辰能夠學到知識,都很關心辰辰,所以,媽媽打算和老師好好溝通一下,如何讓辰辰既學好知識,又不用埋在作業堆裏。”
辰辰的眼睛發亮了,我描繪的情景明顯使他心動不已。可是,他還有一點擔心:“媽媽,老師真的會答應嗎?”
我不想在孩子麵前打包票:“媽媽會努力和老師溝通,你安心上學,別把這件事看得太嚴重。”
辰辰的班主任是個三十歲左右的女老師,一聽我竟然主動讓孩子不做作業,神色就顯得很不高興。不等我說話,她就訓斥我不該這麼慣著孩子,說老師這麼做都是為了學生好,沒有哪個老師希望害了學生,希望家長能夠多多給予理解。又說現在的老師特別難當,領導拚命要求教育成果,家長又意見多多,不肯配合,這樣下去,還有誰肯當老師?
她足足說了十幾分鍾,情緒才漸漸平靜下來。從她的話語中,我完全能夠體諒她的為難。在這裏跟所有家長分享一點心得,無論與老師還是和孩子溝通,如果希望取得良好的溝通效果,必須傾聽並理解對方的出發點,否則完全站在自己的立場與角度溝通,最後的效果一定是不盡如人意的。
從這位老師的話語裏,我歸納了一下她想表達的意思:她也明白填鴨教育對孩子不好,可是現在大家都這麼做,她也沒辦法;如果她一個人標新立異,萬一弄不好連飯碗都要砸了,所以她也隻能不求有功,但求無過。
她的想法我完全理解,可是學生要因此成為直接受害者,我想想就難受。
我先表示完全理解她的苦衷,也設身處地地替她說話。果然,她的臉色好看了很多,說她內心其實也不願意這麼做,隻是在這樣的教育氛圍中不得不隨波逐流,她也知道孩子的作業是多了點,可是大家都這麼做,要是自己布置得少了,孩子成績好還好說,萬一成績不好,家長又該怪老師不夠盡責了。
我很耐心地把所有後果細細分析給這位老師聽,並把孩子很晚還不能睡覺,完成作業隻是為了不受老師批評,而不是為了接受知識這個現象講給她聽。最後她說其實她內心也比較認同我的觀點,隻是怕標新立異引起不好的後果。我見她動搖,又從職業上給她分析,每一個選擇當老師的人,肯定希望能在教育上擁有教學成績,但沒有哪個優秀教師是通過拚命給孩子布置作業產生的,他一定會有一套先進可行的教育理念支撐。比如這些作業的形式可以換一下,如果一次性把這麼多抄寫任務布置下去,學生當時就算記住了,過不了多久也會忘的。如果一共要抄二十遍,不如當天隻抄十遍,三天後再抄五遍,一個星期後再抄兩遍,半個月後就隻抄一遍了。從記憶規律上來講,這樣更利於學生記住,甚至能夠終身不忘。
這位老師最後被我說動了。
回去的路上,我又慶幸又難過。我慶幸,是因為我麵對的是一位還可以溝通,內心還是更關心學生成長的老師;我難過,是因為還有更多的孩子在作業堆裏苦苦熬著。
晚上辰辰回來,興奮地告訴我老師沒有批評他,隻是把他叫到辦公室裏詳細地問了他麵對這麼多作業的感受。
後來我發現辰辰的作業明顯減少了。令人欣慰的是,期末我去開辰辰的家長會,辰辰所在的班級總體成績排了全校第一,辰辰的班主任也被評為先進工作者。這算是一個雙贏的結局吧!
在和很多媽媽交流的過程中,我發現她們對學校的有些做法很不滿,但也僅僅停留在不滿和抱怨階段,既沒有想辦法改善,也沒有積極去找老師溝通交流。有的說不知道該怎麼說,怕老師不高興。有的認為做了肯定也不會有效果。可是如果家長袖手旁觀,不為孩子創造一個有利的環境,又怎能指望天降奇跡呢?消極被動的家長,怎麼能培養出積極主動的孩子呢?
3.該不該給老師送禮
其實在送禮這件事上,沒有絕對的提倡,也沒有絕對的反對,家長的心態至關重要。如果是對於老師教育成果的肯定和感激,出於友好尊重並非不可,誰的工作都希望被人肯定。但是別有用心的送禮就有害無益了。
周末,樂樂媽媽帶樂樂過來玩,樂樂顯得不太開心,她媽媽也是一副很不高興的樣子,我忙問其故。樂樂媽媽氣憤地跟我講了經過。
原來六一兒童節快要到了,學校要舉行六一晚會,每個班級都要出一個節目。樂樂自身條件不錯,被選中參加班裏排練的舞蹈。樂樂非常用心,除了學校裏必要的練習,回到家也自覺地排練,跳得像模像樣的,爸爸媽媽決定表演那天要帶全家人去觀看樂樂的舞蹈。可是沒過幾天,樂樂和其他幾個孩子竟然被刷下來了。老師也沒說具體原因,隻說決定讓那幾個孩子去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