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6章 患難中的幸福時刻(2)(2 / 3)

在這個世界上,人所處的絕境,在很多情況下,都不是生存的絕境,而是一種精神的絕境。隻要你不在精神上垮下來,外界的一切都不能把你擊倒。

絕境,往往能激發一個人的內在潛力,能使人的本質得到充分的發揮,能鍛煉入的堅強意誌,能讓人思維的細胞會有長足的進步,獨立果斷的個性會慢慢形成。艱難,促進了幼稚的退化,處事的能力會逐步走向完美,人也隨之漸漸成熟。瀑布的壯觀是在沒有退路的時候形成的,繁星的璀璨是在黑夜到來後彌漫的。生活並沒有所謂的絕境、所謂的瀕臨陌路。隻要鼓起勇氣再前進一步,拐一個彎,你就會發現絕境背後的壯麗和輝煌。

在痛苦中尋找快樂

一群年輕人到處尋找快樂,卻遇到許多煩惱,於是他們向蘇格拉底請教:“快樂到底在哪裏?”

蘇格拉底說:“你們還是先幫我造一條船吧!”這群年輕人開始不太理解。既然是來請教,蘇格拉底的話又不好不聽,或許造好了船就會得到蘇格拉底正麵的回答。

就這樣,他們暫時把尋找快樂的事兒放到一邊,找來造船的工具,用了七七四十九天。造出了一條獨木船。

船下水的那天,他們把蘇格拉底請上船,一邊合力搖槳,一邊高聲唱歌。

這時,蘇格拉底問他們:“孩子們,你們快樂嗎?”年輕人齊聲回答:“快樂極了!”

於是,蘇格拉底告訴他們:“快樂是一種體驗、一種感受,它就存在於我們的生活和工作之中,不必刻意去尋找;同時,我們的快樂是由自己創造的,別人的賜予是對我們付出的回報。其實,快樂時時刻刻都伴隨著我們.隻是我們不曾注意罷了。”

快樂是我們內心的一種感受,它取決於我們的心態。快樂就像在天上飛的風箏一樣,雖然有時我們看不見它,但是線在我們手中,它不會飛遠,隻要我們願意,快樂就會隨時圍繞著我們,直到永遠。擁有了一顆快樂的心,你就會明白,快樂是無處不在的。所以,快樂是自己的事情,隻要願意,我們可以隨時調換手中的遙控器,將心靈的視窗調整到快樂頻道,即便我們身處水深火熱的痛苦中。

猶太民族一向是以苦中作樂而著稱的。猶太人中有一句流傳很廣的諺語:“有十個煩惱比僅有一個煩惱好得多。”因為猶太人認為,僅有一個煩惱時,這個煩惱一定是相當深刻的,所以一個人如果同時有很多煩惱,他就應該謝天謝地。因為,我們常聽說有人為一個煩惱而自殺身亡,但卻很少聽到有人為十個煩惱而自殺。猶太人的這個觀念十分有趣,其中除了體現出他們苦中作樂的精神之外,也體現出了猶太人麵對苦難和折磨的從容姿態。

還有一則名叫“飛馬騰空”的故事也體現出了苦中作樂的精神。

古時候,有一個人因惹怒國王而被判了死刑,這個人向國王請求饒恕一命,他說:“隻要給我一年的時間,我就能使您最心愛的馬飛上天空。如果過了一年,您的馬不能在天空自如飛翔的話,我寧願被處死刑,絕不會有半點怨言。”

國王想了想就答應了他。

在他回到牢房之後,另一位囚犯對他說:“你不要信口開河好不好,馬怎麼能飛上天空呢?”

這個人回答說:“在這一年之內,也許國王會死,也許我自己病死,說不定那匹馬出了意外送了命。總之,在這一年之內,誰知道會發生什麼事情呢?所以隻要有一年的時間,沒準兒馬真的能飛上天空!”

縱觀人類的曆史,到處都彌漫著這種樂觀的精神。無論是戰爭還是瘟疫,都沒有使我們倒下,可以說,正是因為有了苦中作樂的樂觀精神,我們心中才充滿了希望,才使我們在一次又一次的災難和痛苦中生存下來。

對於我們來說樂觀一直都深深地埋藏在我們的心底,任何人都無法奪去,所以我們才能~直樂觀向上,縱使在世間最罕見的苦難中也堅強無比。會苦中作樂的人擁有令人欽佩的生活智慧,他們登上了人生更高一層的境界。

有一位先聖曾說過:“能夠妥善調整自己的人,比世間任何君王更加尊貴。”這也就是說,調整自己的心態比什麼都重要。所以,如果你處於痛苦之中,隻要你願意去努力尋找快樂,就能達到人生的更高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