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3章 幸福從容過生活(5)(2 / 3)

快樂學習

自誕生之日起,學習就成為整個人類及其每一個個體的一項基本活動。從幼年、少年、青年、中年直至老年,學習將伴隨人的整個生活曆程並影響其一生的發展。

最成功的人,都是活到老、學到老的人。他們不停地發問,也會不停地去探索這個奇妙的世界。

每個人天生都具備對學習的熱情:孩子們會不停地發問,會不斷地去發現周圍的世界。教育者,作為幫助孩子追尋自身價值和獲得幸福體驗的人,應該去培養孩子對求知的熱情。他們可以把學習轉變成一種又迷人、又美好的過程——貫穿整個生命對幸福的追求。

讓學習的過程本身成為一件快樂的事情,是每個學生的責任,尤其是在大學和研究生期間,因為那是最獨立的學習時期。但是,通常學生們進入這個獨立時期的時候,多數已經養成了忙碌奔波的習慣。

他們從父母那裏學到的觀念就是:用名譽和成績來衡量自己。他們最大的責任是拿到好成績,而不是去享受學習的快樂。

教育者——父母與老師都希望孩子們得到幸福,但前提是他們自己必須先相信:幸福才是至高的、最重要的財富。孩子們對暗示極端敏感,通常他們會把父母和老師的觀點內化,即使這些觀點並不明確。

在學校裏,我們應該鼓勵孩子們去追求快樂且有意義的學習方式。如果一個學生對做社會工作者感興趣,並考慮這個選擇的得失,這時老師就應該鼓勵他,而不是告訴他做生意可以賺得更多;如果他想從商,他的父母也應該支持他,而不是告訴他從政才是他們對他的期望。如果父母和老師相信幸福才是至高財富,那這種鼓勵就是最自然、最符合邏輯的選擇了。

健康是幸福之源

俄國大文豪托爾斯泰說:“和平是人類社會最高的物質幸福,就像健康是個人的最高物質幸福一樣。”

原來有句話叫“身體是革命的本錢”。意即健康的身體是所有幸福生活的基礎。快樂不可以直接得到,也不是想快樂馬上就可以快樂起來的。如果是那樣,世界上就沒有苦惱了。它需要通過一個間接的過程和方法,其中保持身體健康就是一種最好的方法。

“每個健康的人,都是一個大富翁。他可以沒有錢、沒有權、沒有優裕的物質生活,但他擁有了健康,他就是富翁。”許多擁有健康的人往往意識不到這一點。隻有當他失去健康時,才意識到健康的寶貴。

美國西海岸的邊境城市聖迭戈的一家醫院裏,常年住著因外傷全身癱瘓的威廉·馬修。當陽光從朝南的窗口射入病房時,馬修開始迎接來自身體不同部位的痛楚的襲擊一一病痛總是早上光臨。在將近一個小時的折磨中,馬修不能翻身,不能擦汗,甚至不能流淚,他的淚腺由於藥物的副作用而萎縮。

年輕的女護士以手掩麵,不敢正視馬修所經受的痛苦。馬修說:“鑽心的刺痛固然難忍。但我還是感激它——痛楚讓我感到我還活著。”

馬修住院的頭幾年,:身體沒有任何感覺,沒有舒適感也沒有痛楚感。在醫生的精心治療下,有一部分神經再生,每天早上向中樞神經發出“痛”的信號。

在馬修看來,疼痛使他感覺他還活著,有疼痛的感覺真好,擁有健康真好。

健康是金,是事業的前提、幸福的基礎。擁有健康就擁有一切。失去健康就一無所有。一個最形象的比方是:用數字來表示,健康是1,其他所有的東西,如事業、財富、愛情、婚姻甚至房子、車子、位子、妻子、兒子等都是0,有了前麵的1,後麵的0才都有價值,才越多越好。如果前麵的l沒有了,後麵的東西再多也都是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