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節 扶不起的蔣三世(1 / 3)

蔣介石實際上隻有一個兒子經國,毛福梅所出,蔣緯國是抱來的。經國的俄國太太蔣方良替他生了一女三子。女兒蔣孝章嫁給俞大維的長子,中德混血兒俞揚和,蔣經國起初很不高興,嫌俞揚和年紀太大又結過婚,但結果倒滿好,守分守己,這個中、德、俄三國混血家庭,住在美國,完全脫離是非圈之外。三個兒子孝文、孝武、孝勇,為蔣氏王朝第三代的希望所寄,麻煩就不少。蔣經國在贛南與情婦章亞若所生的雙胞胎章孝嚴、章孝慈,因章女堅持要名分,被特務奉命害死後,冠以母姓,一直沒有歸宗,反而在朝代終結之後,還能維持一官半職。

蔣介石初對長孫孝文,寄以厚望,內定接班人也。從蔣介石送他進軍校並大肆宣傳起,布局已天下皆知。不料此子是花花太歲,學書不成,去而學劍;學劍不成,去而鍍金;鍍金不成,去而從政;從政尚待有成,卻酒色戕身以遺傳而來的糖尿病迸發以廢以死。其間拜現代醫藥與皇家病房之助,榮總高臥達十八年之久。蔣孝文的自暴自棄,乃蔣家的最大恨事,否則在年齡上,孝文接經國之棒,猶可如經國接介石之棒也。

孝文病廢之後,剩下小十歲的孝武,以及年紀更輕的孝勇。兩個小兄弟長大成人後,分別從政從商。幼弟孝勇插手黨營事業,大做生意、大賺其錢。年方三十五歲就當上了全島最大企業之一的中興電子公司的頭頭,大肆包攬工程。諸如包攬了桃園國際機場的工程以及摩托車正字號安全帽等大生意。反正是肥水不落外人田,由我獨沾。孝武從政,則勢所必然,朝代需要接班,別無選擇也。

當蔣經國登基正式成為“總統”之後,孝武的太子架勢益為明顯。刻意培養的最佳例證莫過於陽明山上辦了三期訓練班,蔣孝武於第三期畢業後就此結束,其中人馬包括後來成為“行政院長”的連戰、“內政部長”的吳伯雄、“外交部長”的錢複、國民黨秘書長和“省主席”的宋楚瑜等等,這些號稱“山胞”的“青年才俊”,名義上與蔣孝武結成“同學”關係,實際上就是太子黨,想上比李世民的十八學士。結果蔣家的十八學士一一出線,封官受祿,而蔣家的二太子卻功虧一簣,沒能出得來當上唐太宗。

蔣孝武固然絕非唐太宗的料子,美國人從旁觀察,就看出這個洋名叫艾裏克斯蔣(AlexChiang)的中俄混血兒,情緒極不穩定,酒鬼兼煙槍,又好聲色與喜交黑道朋友(見Kaplan·FireoftheDragon,P.305,362),顯然是品學兼“劣”。時代畢竟不同了,蔣家在“民主”的招牌下搞家族政治,總不好意思像舊時代皇太子那樣明目張膽。所以不能明來,隻有暗搞。很自然的以中廣公司董事長的名義,從逐步掌握特務,參與黨務入手。明眼人一看便知,當時的黨營廣播事業與情報組織原有密切的關係。

蔣經國當上總統,黨政軍特更是一把抓,軍特部分的第二號人物王升,亦因而氣焰強盛,組織“心盧”等等小團體,使特務大大加強對學校的控製,台大哲學係事件即此一例。江南在《蔣經國傳》中提道:

王升利用劉少康小組的名義,結黨營私,專橫跋扈,成為國民黨的“文革小組”,經國因病,未予覺察,了解實情後,一紙命令,將其鏟除。王升削權,且流放南美,說明經國的魄力和當機立斷的決心。(頁三六二至三六三)

江南所見並不深刻,未悉王升再凶猛,不過與戴笠一樣,隻是蔣家養的狼狗,“將其鏟除”,何須什麼“魄力”?江南也沒有看到,告發王升的是當時台北“駐美代表”錢複,密告蔣經國,王升訪美時私晤美國中情局(CIA)人員,犯了蔣家的忌諱,而錢複者,“山胞”也、“太子黨”也,未嚐不是透露蔣孝武要插手特務的時間到了,王升安得不“流放南美”呢?

孝武插手特務,不必很高的職稱,以總統的助手介入國安會,即可接替王升的實權,有誰敢不買皇太子的賬呢?自此特務每天都要向孝武彙報,孝武每周向他父親簡報。(見Kaplan,FireoftheDragon,P.362)孝武既插手特務,其黑道朋友即可派上用場,尤其是外省子弟的竹聯幫,更可作為外圍。其實,國民黨與幫會有密切關係,早已曆史悠久,蔣介石更借青幫之助,並且一直引為外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