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手勢很難被控製呢?研究者發現,人手上共有27塊骨頭,其中手腕處有8塊鵝卵石狀的骨頭,這些骨頭通過一個網絡狀的韌帶結構相互連接,並依靠肌肉的拉伸實現關節的各項活動。這就是說,雙手跟大腦神經的關聯之多超出我們想象。下麵是拉斯·博爾特探員結合自己多年的辦案經驗總結出的六種經典說謊手勢,讓我們跟著他學習一下吧!
1.摩擦眼睛
如果一個孩子不想看見某樣東西,他通常會用手遮住自己的眼睛。假如一個成年人看到令自己倒胃口的事情,他也會做出摩擦眼睛的動作。事實上,人們經常通過遮擋眼睛、摩擦眼睛等動作來自我安慰,試圖阻止自己目睹欺騙、懷疑、不愉快的事情,並避免自己麵對那個正在遭受欺騙的人。
2.觸摸鼻子
觸摸鼻子的手勢也很常見,一般指用手在鼻子的下沿快速地摩擦幾下,或者僅僅是略微輕觸。這個手勢往往表明說謊者正在掩飾自己的謊言。
在說謊時,人體會釋放出一種名為兒茶酚胺的化學物質,進而引起鼻腔內部的細胞腫脹。此外,人說謊時也會導致血壓有所上升,而血壓的增強會導致鼻腔內膨脹,從而致使鼻腔神經末梢傳送出刺癢的感覺。基於上述兩種原因,人們說謊時會頻繁地用手摩擦鼻子以舒緩腫脹、發癢的症狀。
值得關注的是,觸摸鼻子的手勢最好結合其他的非語言信息進行解讀,不然很容易出錯。比如,有的人因為花粉過敏或處於感冒狀態時也會不斷觸摸自己的鼻子。其實,正常的鼻子發癢是非常容易辨別的。正常情況下,單純的鼻子發癢隻會引發人們反複摩擦鼻子這個單一的手勢,而跟人們整個對話的內容、頻率和節奏等沒有任何關係。
3.抓撓耳朵
對孩子們來說,他們經常會采用雙手堵住自己耳朵的方式來逃避父母的責罵;對於成年人來說,假如他覺得自己聽得夠多了,或想隔開某些不願接受的內容時,便有可能做出抓撓耳朵的動作。
抓撓耳朵的手勢有多種變化,如拉扯耳垂,摩擦耳廓背後,把指尖伸進耳道裏麵掏耳朵,把整個耳廓折向前方遮住耳洞等都屬於抓撓耳朵。此外,抓撓耳朵的手勢往往也表明當事人正處在焦慮的狀態中。比如,查爾斯王子在步入賓客滿堂的禮堂,或經過熙攘的人群時,常做出抓撓耳朵和摩擦鼻子的手勢,這些舉動說明了他內心的緊張和不安。
4.用手遮住嘴巴
這個姿勢跟觸摸鼻子一樣。下意識地用手遮住嘴巴,往往表明說謊者試圖抑製自己說出那些謊話。有的時候,人們也會用幾根手指或緊握的拳頭遮住嘴巴,其含義都是一樣的。有的人還會假裝咳嗽來掩飾自己遮住嘴巴的手勢,不過是欲蓋彌彰罷了。
在說話時,一個人遮住了自己的嘴,這很可能意味著他在說謊。假如你在發言時看到有聽眾捂著嘴,那麼通常代表他們覺得你可能隱瞞了某些事情。遇到這種情況,你最好立刻停止發言,並詢問聽眾:“有什麼問題嗎?”或“有的朋友可能不太讚同我的觀點,下麵讓我們一起討論一下吧。”
5.拉拽衣領
說謊的時候,敏感的麵部與頸部神經組織會產生刺癢的感覺,因此人們常通過摩擦、抓撓的動作來消除這種不適。這種生理反應不僅能解釋為什麼人們在疑惑的時候會抓撓脖子,還能解釋為什麼說謊者在擔心謊言被識破時會頻繁地拉拽衣領。要知道,說謊者一旦察覺到聽者開始懷疑自己,那他的血壓就會上升,脖子也會不斷冒汗,他往往需要通過拉拽衣領來緩解這種狀況。
此外,當一個人感到憤怒或遭遇挫敗時也會用力拉拽衣領,以便讓涼爽的空氣鑽進衣服裏,使自己冷靜下來。
6.抓撓脖子
抓撓脖子的手勢一般指用食指抓撓脖子側麵位於耳垂下方的那塊區域。拉斯·博爾特探員觀察發現:人們每次做這個手勢時食指會習慣性抓撓5次,而這個手勢的含義是疑惑、不確定。當這個手勢跟口頭語言不一致時,矛盾會格外明顯。比如,某個人嘴裏說“我非常理解你的感受”,可他又做出抓撓自己脖子的動作,那麼我們就可以斷定,他根本沒有理解。
FBI探員支招
FBI的警探們早就發現,人的雙手與大腦之間的神經關聯遠遠多於人體的其他部位,所以他們常常通過觀察被調查人的雙手及手勢來解讀其內心的情緒狀況。特別是在說謊的時候,人們的手通常不會閑下來。
說謊的標識,有些肢體語言必須參透
一位知名作家曾經說過:“說謊已經成為人在社會上生存不可或缺的一種工具。”很多時候,人們總是不假思索地說謊,如“你這樣穿一點兒都不胖啊”、“過些天我找你喝茶”、“我今天不能去公司上班了,我生病了”、“我給你打過幾次電話,但打不通”等。對那些作奸犯科的罪犯們來說,說謊更是家常便飯。除非擁有先知先覺的能力,不然我們每個人在生活中都有可能被騙。因此,我們有必要學會使用讀心術去判斷和辨別我們周圍的種種謊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