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的投資智慧17(2 / 3)

巴菲特告訴我們,選股態度要和選妻的態度一樣慎重。他說:“我們希望你將自己看成是公司的所有者之一,對這家企業的股票你願意無限期地持有,就像你與家庭中的其他成員合夥擁有一個農場或一套公寓那樣。”

巴菲特的看法就是選股態度過於輕率,會造成投資決策上的重大錯誤,市場上的錢,最終會從那些沒有耐心、輕率選股的人的口袋裏流出,慢慢流到有耐心而且慎重選股的投資者的口袋裏。巴菲特的觀點是值得很多選股輕率的股民思考的。

巴菲特常說,我們長期持有的行為表明了我們的觀點: 股票市場的作用是一個重新配置資源的中心,資金通過這個中心從頻繁交易的投資者流向耐心持有的長期投資者。

他的經驗告訴我們,選股的態度越慎重,越可能最終得到巨大的回報。因此,有觀點認為:“你選擇人生伴侶的態度越慎重,你選擇時就會越仔細、越認真地觀察了解對方,犯下大錯的可能性就越小,選到合適伴侶的可能性就越大。如果你選股如選妻,你選股的態度就越慎重,你選股時就會越仔細、越認真地分析了解上市公司,犯下大錯的可能性就越小,選到好公司、好股票的可能性就越大。因此巴菲特一再強調,選股如選妻,選擇股票的態度就應該像選擇人生伴侶那樣慎重,慎重,再慎重”。

如何能夠選擇到對的股票,這很關鍵。巴菲特的理念就是,伴股如伴妻,因此他選股的標準非常嚴格,非常挑剔,絕對是精選個股,他選股的標準是“三好”: 業務好、管理好、業績好。

巴菲特多次在伯克希爾年報中公開談論他選股的基本標準:“我們的投資仍然是集中於很少幾隻股票,而且在概念上非常簡單: 真正偉大的投資理念常常用簡單的一句話就能概括。我們尋找的是一個具有持續競爭優勢並且由一群既能幹又全心全意為股東服務的人來管理的企業。當發現具備這些特征的企業而且我們又能以合理的價格購買時,我們幾乎不可能出錯。”

巴菲特在伯克希爾1992年年報中闡述了他的投資策略:“我們的股票投資策略與以往我們在1977年的年報中談到的沒有什麼變化。我們挑選可流通證券與評估一家要整體收購的公司的方法極為相似。我們要求這是一家: (1) 我們能夠了解的;(2) 有長期良好發展前景的;(3) 由誠實和正直的人們經營的;(4) 能以非常有吸引力的價格買到的公司。”

有人把巴菲特選股的“三好”標準解釋為“三個一流”。他認為:“一流業務: 業務發展前景良好,有相當的競爭優勢;一流管理: 公司管理者德才兼備;一流業績: 有很好的盈利能力。”

那麼,巴菲特實際操作上如何應用這三個標準?他始終在尋找那些業務清晰易懂、業績持續優異、由能力非凡並且為股東著想的管理層來經營的大公司。這種目標公司並不能充分保證投資盈利,因為不僅要在合理的價格上買入,而且買入的公司的未來業績還要與估計相符,但是這種尋找超級明星的投資策略提供了走向真正成功的唯一機會。

巴菲特說過:“讓一個百萬富翁破產最快的方法就是——告訴他小道消息。”我們必須明白,真相不可能出自知情人士之口,這是投機遊戲的本質。事實上,聽消息買股票是一種非常可怕,卻非常常見的錯誤炒股方式。

在這裏,我們應該明白一點,選股要謹慎,不能聽消息買股票。一個老投資者講過一個故事: 有一年,一位朋友向他透露了一隻股票的消息,雖然他一向謹慎,但這次他毫不猶豫地買了。原因是,這個朋友不可能騙他,因為這個朋友的身份太不一般了,這種身份的人是不可能騙他的,再者,這個朋友自己把房子賣了,也一起買了這隻股票。結果,這隻股票的價格下跌了近20倍。

我們又可以領悟,所有成功的投資者都是成功的長線操作者。短線操作的成功散戶如同中彩票的一樣寥寥無幾,如果你不希望自己像中彩票那樣靠碰運氣來投資盈利,那麼,一定要讓自己的主要資金從事長線投資。

巴菲特在伯克希爾公司1994年年報致股東的一封信中說:“伯克希爾公司偏愛投資那些具有持續競爭力,並且擁有一群既能幹又能以股東利益為導向的經理人。如果該公司確實具備這些特征,並且買入該公司的價格又非常合理,那麼投資這樣的股票要想出錯的概率微乎其微。”

因此,我們要做到選股如選妻子,認真選擇自己的股票,從而做到知己知彼。隻有這種理念和精神,我們的投資才會沿著正確方向前進。

案例2·購買斯圖德貝克公司的股票

巴菲特要購買斯圖德貝克公司的股票。在購買之前,他就去這家公司進行拜訪。這家公司生產一種汽油添加劑STP。巴菲特想問問他們生產的汽油添加劑產量是多少,銷售收入是多少。但是這家公司不論巴菲特怎麼問都不告訴他。巴菲特想了很多辦法,都打聽不到。

後來巴菲特想出了一個辦法,他就去這家公司旁邊的火車站,每天都去,從早上8點一直待到天黑才回家。他去火車站幹什麼呢?數這個火車站一共來了多少油罐車。因為斯圖德貝克公司生產汽油添加劑的原料都是用油罐車從外麵運過來的,隻要數一數來了多少趟油罐車,就能估算出來這家公司用掉了多少原料,從而進一步推斷出這家公司產量是多少,再一算銷售價格,就可以推斷出這家公司銷售收入是多少。

巴菲特說他就這樣每天蹲在火車站數油罐車,一直數了大半個月。巴菲特發現,來的油罐車越來越多,一天比一天多。巴菲特最終判斷,這家公司的產量在增長,這家公司的銷售收入也在增長。於是他就大量地買進這家公司的股票,結果大賺了一筆。

事實上,一些上市公司的報表數據並不能真實反映經營情況。這就好比某個地方GDP很高,但是老百姓生活卻不富裕,所以數字並不能準確反映問題。要了解一個地方經濟情況,看數字可以做參考作用,但是並不等於判斷的標準依據。一個城市經濟是否發達,我們到這個城市走走,看看這個城市道路上開的車、酒店的服務質量、居民的生活方式等,就可以知道基本經濟情況,所以不一定要看數字。

投資股票也是如此,要了解真相,就需要行動,去實地調研,這是必經之路。因此,對於個人投資者來說,去上市公司總部參觀拜訪也是一件有意義的事情。做一次投資參觀拜訪,也許你會有意外的收獲,從而讓自己在這家公司的股票上大賺一筆。

很多人都覺得調研上市公司很複雜,其實並不是的。巴菲特最主要的調研其實就是在日常生活中。所以有人告訴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有許多根本不費金錢與時間的機會,很容易進行關於上市公司信息的實地調查。事實上,到超市、大型百貨商場購物時,留心一下你關注的上市公司商品,這會讓你找到許多大牛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