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十年的努力,從4000萬美元起步的百富勤發展成為除日本以外亞洲市場實力最雄厚、影響力最大的投資銀行,並躋身於《財富》雜誌全球500強之列。然而,這個迄今為止曆史上惟一曾與美資大行抗衡的亞洲本土投資銀行,卻在1997年刮起的亞洲金融風暴中崩潰。直接原因是百富勤向印尼一家出租車公司提供了2.6億美元的無擔保貨款,間接原因是自身存在的缺陷。
百富勤的教訓在於,首先是擴張太快,短短10年間在15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業務網絡;其次是業務重心過於集中於亞洲,同時也過於集中於此前並不熟悉的債券業務,導致風險無法分散。
——香港城市大學教授張仁良百富勤在擴張中銜接上有了問題,而且跟我們來往的銀行突然變得謹慎起來,信用緊縮,我們有些不適應。
——原百富勤創始人、總經理梁伯韜1988年,杜輝廉和梁伯韜創辦了百富勤投資集團(簡稱百富勤)。當時他們雄心勃勃,決心要建設一個香港乃至亞洲最大的投資銀行。據說,之所以取名百富勤,是合“百富惟勤”之意。英文名為PEREGRINE,則是取“鷹隼”之意,這是一種可以一邊飛行一邊獵食的鷹,以銳眼、強悍、疾掠而著名。憑著這股“飛鷹獵食”的銳氣,百富勤果然在短短的10年間成長為在亞洲除日本外最大的投資銀行,總資產由最初3億港元增長到240多億港元。當時,業內人士對其的評價是:堪稱發達成功的港資綜合性投資銀行惟有百富勤,真正能夠與來自華爾街的專家們一決雌雄的港資投資銀行也惟有百富勤。
尤其讓百富勤在大陸聲名大震的是,百富勤是大陸股票的主要承銷商,大陸公司在香港上市的紅籌股中,有70%以上是由百富勤擔任承銷,而約有20%的大陸股份有限公司的H股也是由它來包銷發售,以至主要負責紅籌股上市的梁伯韜被稱之為“紅籌股之父”。由他承銷的一些股票,往往能創造出輝煌的成績。1997年他曾將紅籌股帶到一個不可思議的高峰——百富勤承銷的北京控股獲得了1276倍的超額認購,招股價從12港元迅速漲到了60多港元。
然而,在這些眩目的成績之下,百富勤在治理結構方麵的缺陷卻被深深地遮掩了,結果在1998年1月14日因財務危機而破產清盤。導致百富勤破產的直接原因是百富勤集團向印尼一家出租車公司提供2。6億美元的無擔保貸款,以尋求為該公司包銷一筆高息債券,但由於缺乏對該公司財務狀況的認真分析,在東南亞金融危機日益加劇的情況下,該出租車公司無力發行債券,使百富勤資金周轉陷入困境,財務出現嚴重危機。但更深層次的原因,卻是其內部治理結構方麵的缺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