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這樣形容百富勤,認為經他們之手的項目往往像穿上了水晶鞋的灰姑娘,立時令觀者驚羨。
百富勤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成立於1988年9月,由集團主席杜輝廉和董事總經理梁伯韜在香港創辦。杜輝廉是唯高達證券公司的創辦人之一,在20世紀70年代香港股市興旺發達之時,杜輝廉代表唯高達從英國來到香港拓展業務,並很快紅遍香港證券界。1984年,萬國寶通收購唯高達,並據此建立萬國寶通國際,杜輝廉效力萬國寶通國際出任行政總裁。
梁伯韜被稱為亞洲最好的“dealmaker”(交易人),他出身於香港平民家庭,1980年獲加拿大多倫多大學工商管理碩士(MBA)學位;回港後最先任職於彙豐銀行全資附屬機構獲多利財務公司從事財務工作;1985年跳槽至萬國寶通銀行,參與籌建萬國寶通國際,並出任行政副總裁,成為杜輝廉的副手。杜梁二人走到了一起,萬國寶通迅速在同行中脫潁而出,杜梁二人聲名雀起,成為業中名士。
1987年,全球股災波及香港。10月,萬國寶通國際的總行重新調整全球策略,收縮海外證券業務,萬國寶通國際被要求維持現狀暫停拓展。時勢造英雄,市場的調整給杜、梁二人另立門戶提供了契機。1988年9月,梁伯韜率先出走,創辦了百富勤融資公司,杜輝廉則暗渡陳倉,協助百富勤閃亮登場。1989年1月,他正式加盟百富勤,百富勤借助杜梁二人的威名展翅飛翔。
杜輝廉和梁伯韜創辦百富勤獲得了多位華人大亨的襄助,其中包括李嘉誠、胡應湘等,初期主要業務為商業銀行和證券買賣。1989年9月,百富勤從李嘉誠手上購入廣生行,當時百富勤成立隻有一年,股本隻有3億港元,而廣生行市值逾14億港元,有70多年曆史。
從20世紀80年代末期香港踏入過渡期開始,中國大陸省市部門在港的“窗口”企業的業務性質發生了重大變化,由過去的貿易和引入外資角色轉為在港積極尋找投資機會,上市集資,實行以小控大。而梁伯韜和杜輝廉則利用這些新的業務機會,將百富勤和香港股市帶向了新的一頁。1989年港股大幅波動,百富勤借機擴展,除收購廣生行之外,1990年2月從香植球手上收購泰盛國際,改名為百富勤投資。當鄧小平1992年南巡之後,上海發展神速,急需資金,梁伯韜協助安排上海在港窗口單位——上海實業上市,通過發股注資大規模引入資金往上海,並帶動了香港的紅籌熱,梁伯韜個人因此得到“紅籌之父”的美譽。此後,百富勤又成功地安排了多家大陸國企在港上市,為國企籌集了大批資金。
上海實業控股有限公司(簡稱“上實控股”)是上海市政府在香港的窗口公司,在百富勤的協助下,1996年5月30日,上實控股在香港聯交所掛牌上市。上實控股的上市取得了紅籌股公司上市活動中前所未有的巨大成功,國際配售部分超額認購達40倍,在香港公開發售部分獲得近160倍的超額認購。
上實控股的母公司——上海實業(集團)有限公司(簡稱“上海實業”)於1995年底擬定的上市業務,是以香港的煙草業務和部分位於上海的消費品業務為概念。在香港投資者看來,中國大陸人口眾多、幅員遼闊,與人們生活息息相關的消費品生產企業將會有很好的發展前景。同時,上海是大陸最大的工業城市,上海在工業、商業、金融業等方麵有著良好的發展基礎和增長潛力。國家支持浦東的開發開放,預示著上海將成為全國乃至全球的經濟、金融和貿易中心,對於投資者來說,上海是一個充滿魅力的“東方明珠”。百富勤正是利用這一點,把上實控股介紹給全球投資者。通過投資上實控股,投資者就可以分享到上海發展所帶來的豐厚回報。將上實控股定位為上海市政府在國際資本市場融資發展的旗幟,向投資者推介“上海概念”,很好地應合了投資者的需求。可以說,上實控股的成功上市,主要得益於百富勤精心挖掘出的窗口公司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