銥星代表了未來通信發展的方向,但僅憑技術的優勢並不能保證市場的勝利。科特勒營銷集團總裁米爾頓·科特勒認為,銥星公司注定要失敗,因為在技術、生產、廣告到銷售的整個過程中,他們居然沒有聽取客戶半點聲音。
分析家也許會在今後不斷地研究出為什麼銥星終究沒有飛起來的原因,但現在我們至少可以從中得到有關管理領域的很多教訓——有關財務、營銷、技術、操作、組織以及銷售等。
導致銥星公司破產倒閉的原因可以列舉許多,但其最大失誤是對融資決策、市場定位及其市場需求預測嚴重失算,對手機產品及其服務的定價偏高,對飛速變化中的陸基蜂窩移動通信這一競爭對手的挑戰缺乏清醒認識。一句話,銥星公司是在錯誤的時間向錯誤的市場推出了錯誤的產品。
1.產品市場預測錯誤。
10多年前,在陸基蜂窩通信技術領域處於領先水平的摩托羅拉公司,首先提出將陸基蜂窩網概念移植到太空中的大膽設想,這無疑是一種創新。因為當時的陸基蜂窩網還隻星羅棋布地散布於美歐日等發達國家的大城市市區範圍內,城市間既未聯網,跨地區和跨國的漫遊更是不可能,人們手中的“大哥大”既笨重又昂貴。因此,有人說如果10年前能推出銥星手機這種產品和服務,也許會將陸基蜂窩通信打倒在地,並在全球確立自己的地位。因為如果價格差不多的話,那麼大家的首選肯定是永遠沒有盲區的銥星電話。
但是10多年後,正是摩托羅拉等生產陸基蜂窩手機產品的巨人以及克雷格·麥考等蜂窩通信巨人改變了全球蜂窩通信的麵貌,奪走了銥星計劃初期設定的主要目標市場。相對地麵移動通信係統領域,尤其是移動電話領域,銥星計劃在時間上已失去了市場機會。在這種情況下,銥星公司應該在推向市場之前對移動通信領域的新的市場方向作出調整,其目標對象應該是需要在地麵移動通信係統的盲點區域工作的客戶,並且可以在互聯網絡環境下的無線通訊和數據傳輸領域同地麵移動通信係統進行競爭。而銥星公司卻完全錯誤地忽視了它的競爭對手(即普通蜂窩式移動電話)的發展,完全錯誤地製訂了整個通訊係統搭建和運營的方式。這種失策的直接結果就是銥星公司盲目地啟動了這個技術含量很高,但卻永遠不可能占據較大市場份額的銥星計劃。
銥星代表了未來通信發展的方向,但僅憑技術的優勢並不能保證市場的勝利。日新月異的電信技術在不斷為人們創造新的通信手段的同時,也在終結著另一些通信方式,在地麵的數字蜂窩通信網覆蓋日益發達、漫遊暢通全球、資費日趨降低的強大競爭麵前,銥星的構想麵臨著與之競爭的殘酷現實,市場定位、營銷體製的失誤,更將這個創意推向毀滅。
況且,銥星電話隻能在空曠的地方使用,在室內和車內不能通話;通話的可靠性和清晰性較差;銥星係統在歐洲、亞洲和非洲的許多國家無法使用;銥星手機重達1磅(0.45千克),比現在普通手機要重得多等。而20世紀70年代末發展起來的移動電話技術,在短短的20年時間裏先後經曆了模擬信號、GSM/CDMA等階段,網絡覆蓋麵積和通話質量達到了很高水平,手機已做到個性化,為眾多消費者所接受,構成了對銥星電話的絕對市場優勢。
2.技術瑕疵潛伏風險。
銥星係統使用的是20世紀90年代初期發展起來的最新技術。無論從哪個角度講,銥星電話的概念都是相當先進的,它完全克服了普通蜂窩電話存在許多盲區的問題,並使用衛星形成了全球化的統一的通信係統。因此,銥星係統正式運營後,被美國《大眾科學》雜誌評為1998年電子科技類最佳產品。這是一項在全美科技產業中具有較大影響的獎項。
但是,銥星通信技術也存在許多瑕疵,並且其中還有一些可以說是致命的弱點:第一,銥星電話在建築物內無法接收信號,這是其最重要的缺陷。試想那些買得起銥星電話的主兒,想在室內或車裏使用必須外設天線或是跑出去,又有誰會接受呢?
第二,銥星電話過於笨重,使用不方便,並且需要特殊的培訓。摩托羅拉公司的銥星雙模式手機重約454克,京瓷公司的銥星單模式和雙模式手機均重400克,它們比重量不到100克的GSM手機笨重得多,使用也不方便。非但如此,使用之前還必須經過特殊培訓,每個電話機都附帶整整一個背包的附件,而每種附件的實際功能常常令人費解。
第三,銥星係統與蜂窩電話網絡相連,必須適應不同的區域傳輸標準,由此產生的轉換成本給用戶帶來較大的不便。在漫遊全球時,為了與當地蜂窩電話網絡相連,雙模式手機要更換適合當地區域傳輸標準的通話卡。例如一位歐洲用戶到美國和日本商務旅行,需買3個通話卡才能與這3個地區的傳輸技術標準相匹配,而每個卡價格大約為660~900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