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6章(2 / 3)

第四,在語音質量和傳輸速度方麵,銥星電話遠遠比不上蜂窩電話。銥星所采用的MF—TDMA(多頻時分多址)通信體製的話音質量不如CDMA(碼分多址)。通話的掉線率較高,數據傳輸速率較低,通話受高樓大廈的影響。尤其是在1998年11月開始運營之時,銥星係統業務掉線率達15%,主要原因是軟件不好,從一顆衛星轉接到另一顆衛星時常常“斷線”,後經改進使掉線率減至8%,但仍較高,使許多消費者望而卻步。另外,銥星係統的數據傳輸速率僅有2.4kpbs,因此除通話外,隻能傳送簡短的電子郵件或慢速的傳真,無法滿足目前互聯網的需求。而GSM係統數據傳輸速率可達到64kpbs,與當今互聯網傳輸信息的速率要求不謀而合,這使銥星電話望塵莫及。

3.準備不足匆匆上市。

銥星係統沒有經過充分準備就正式推向市場,相應的服務跟不上,從而在消費者中造成不良影響,同時也遏製了許多潛在的消費需求。

有專家認為,銥星係統在1998年11月份投入商業服務的決定是“毀滅性的”。受投資方及簽訂的合約所限,在係統本身不完善的情況下,銥星係統迫於時間表的壓力而匆匆投入商用,差勁的服務給用戶留下的第一印象對於銥星公司來說是災難性的。

首先暴露的問題是供不應求。生產銥星電話的公司有兩家:一家是美國摩托羅拉公司,另一家是日本的京瓷公司,但後者因技術問題常導致通話失敗率很高,故沒能及時投入商業生產。摩托羅拉的電話也存在產量不足、銷售渠道不暢等問題。摩托羅拉公司設在schaumburg的工廠每天生產1000部銥星電話,發貨時通常首先是運往分布在全球的12個銥星閘口,然後交給各國的合作商和業務提供商,因而產品到用戶手中尚需時日。據報道,一個英國用戶在銥星係統運營之初就訂購了一部銥星電話,但卻足足等了半年的時間才到貨。許多觀察家指責原公司總裁愛德華·斯泰亞諾在銥星係統投入商業運營時未能向零售商們供應足夠的銥星電話機,以至因為交貨遲緩使銥星公司損失了不少客戶。

銥星公司匆匆投入商用,缺乏完整的營銷策劃,在日益強調服務的今天,服務恰恰成了銥星公司最為薄弱的一環。整個銥星係統需要計算機進行複雜的協調,而最早的一些用戶或者抱怨打不通電話,或者抱怨通話受到嚴重幹擾,還常常掉線。這無疑又使銥星本來就不大的市場流失了不少的客戶。

4.市場運營機製呆滯。

銥星計劃對商人而言是塊大肥肉,但也暴露出了作為“銥星教父”的摩托羅拉銥星公司以及其他許多科技公司的一大問題:即他們過分迷信技術,而忽視市場運營。他們認為,技術部門創造出來的東西就是銷售部門必須要賣的,體現客戶需求的營銷部門不能影響企業戰略、產品設計及銷售價格。營銷部門也不應該對現存的銷售組織提出質疑。結果,在銥星係統龐大的領域內,居然沒有哪一家公司能為它執行有效的營銷活動。這也就是說,盡管摩托羅拉在技術創新方麵是一家大公司,但它要找到一家精於營銷的合作夥伴來將摩托羅拉所具有的技術優勢轉化成顧客的需求,卻非常的困難。

通過授權給各大區域的經銷商,銥星公司在營銷法則上所花的經營氣力減少了。在任何的商業風險中,營銷法則都必定會影響基於客戶調查和競爭分析的產品設計。營銷必須服務於以客戶使用產品所獲價值為基礎的價格,而不是服務於能促使投資者滿意的股東利潤;營銷也必須確定那些能使銷售收入最大化的營銷渠道,而不是對那些並不能把公司產品送到顧客手上的地區經銷商論功行賞。銥星公司營銷的惟一動作就是廣告,結果證明那不過是吹牛,而並沒有提升價值。

由於忽視市場營銷,銥星公司的服務和營銷能力嚴重不足。直到到銥星公司破產時,銥星係統還隻能同時為2。5萬個用戶服務。公司的營銷力量比較薄弱,如銥星公司原計劃在中國發展10萬個用戶,然而卻隻有一家代理商。另外,公司在消費者中的知名度也不高,銥星公司在向客戶推廣其手機和通訊服務方麵力度非常有限,導致潛在用戶對銥星係統認識不夠。最後,迫使公司開業不久就陷入債務危機,極大地損害了公司的形象,致使一些潛在用戶推遲或取消了購買。

不僅如此,銥星公司在運營機製上也有問題。銥星公司與普通移動電話在市場營運上的最大區別是,銥星公司既是係統的擁有者又是終端的擁有者,從銷售手機的利潤到電話費的利潤都最大限度的屬於銥星所有,但是同時,這一資金運轉過程中的所有成本,包括生產手機的成本與搭建,維護係統的成本也必然由銥星支付。而普通的移動電話則並非如此。像諾基亞這樣的手機公司隻負責終端的生產,摩托羅拉和愛立信除了生產手機外,還負責係統工程的搭建,而在係統工程這個領域,摩托羅拉和愛立信則隻作為乙方,即施工方,真正的係統擁有者是各國本地的電信公司(如中國電信)。他們分散了係統搭建與維護的成本,同時係統運營的巨大利潤驅使著他們踴躍地開拓著當地的市場。事實上在這個領域,國際跨國公司很好地與當地電信公司形成了親密的聯盟,分攤了成本,分享了利潤,創造了雙贏的局麵。成本的分攤使手機生產廠家能夠專心地發展新機型、新技術,更好地降低了成本,同時,當地電信公司出於自身利益的考慮也在不懈地推廣業務。而隨著用戶的增加,手機的價格也在迅速下降,而價格下降則意味著更大的市場。反過來看銥星公司,它最基礎的運營方式使自己形成了一家獨攬的局麵,龐大的成本無人分攤,而利潤的獨享也使自己失去了最有戰略意義的夥伴。不僅如此,出於競爭的考慮,當地的電信公司甚至會抵製銥星的進入。結果,普通移動電話輕而易舉地一統天下,最後除了海洋和荒漠之外,市場並沒有給銥星留下更多的空間。所以,銥星的破產實在是一種迫不得已的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