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應成為“搖錢樹”的銥星係統不僅掙不到多少錢,而且每年還要消耗4~5億美元的運營費。由於每顆衛星的壽命隻有5~7年,在正常情況下每年平均還要發射6顆補網衛星,這無疑令債務纏身的銥星公司雪上加霜。
銥星係統在1998年11月正式投入運營的時候,曾被譽為科技的創舉、通信的先鋒;然而還沒風光上一年,1999年8月,銥星公司便在紐約南區根據《美國破產法》的規定提出了破產重組的申請,並於2000年3月17日終止所有業務。銥星曆經11年努力、耗資57億美元開發成功的由66顆衛星組成的通信網幾乎成了一堆昂貴的太空玩具。
把創造了科學奇跡的銥星公司淘汰出局的直接原因,是銥星公司巨額虧損,負債累累。
實際上,早在銥星公司忙於組網衛星星座,急於在全世界200多個國家和地區尋找合作夥伴,並且取得一個又一個重大成就時,資金短缺的難題就一直在困擾著這一高風險、高投入的新興航天企業。而銥星公司從衛星組網成功並投入商用的第一天起就已陷入困境。
由於市場定位錯誤,運營機製落後,加上與地麵蜂窩電話競爭乏力,致使銥星係統從運行之日起就市場前景不妙,銥星公司由此陷入“內外交困”的境地。結果本應成為“搖錢樹”的銥星係統不僅掙不到多少錢,而且每年還要消耗4~5億美元的運營費。由於每顆衛星的壽命隻有5~7年,在正常情況下每年平均還要發射6顆補網衛星,這無疑令債務纏身的銥星公司雪上加霜。
到1999年第一季度,銥星公司已淨虧損5.05億美元,合每股損失3.45美元,而同期收入隻有1.45億美元,銥星公司由此開始陷入了債務危機。不到一年工夫,公司就欠下18億美元銀行貸款無法償還。債務危機成為銥星破產的導火索,而這種情況產生的主要原因在於,銥星公司過分誇大了銥星項目本身在營業活動中產生的現金流量,忽視了過度的負債風險。在破產前,銥星公司的有息負債率(有息負債對資本的比率)竟然高達400%,由此造成整個項目缺少風險投資給予的現金流量支持,最終出現資不抵債,虧損累累。
1999年8月11日,銥星公司宣布無力償還兩筆分別為8億美元和7。5億美元的到期貸款,8月13日,又有一筆9000萬美元的貸款到期。銥星公司股票在美國NASDAQ交易所一路狂跌,到當天下午2點股價曾跌到1。18美元,最後一筆交易價為每股3.06美元,交易所不得不宣布停止該股票交易,而高峰時其股價曾達到70美元。此時,耗資57億美元建成的銥星係統市值隻有6000多萬美元了。在與債權人團體談判破裂後,1999年8月13日傍晚時分,銥星公司連同其三家子公司向美國特拉華州破產法庭申請破產保護。後由於該公司的幾個大股東繼續給予投資或實施債轉股,才使銥星公司有一段喘息之機。
在此期間,銥星公司進行了多項改進,例如,大幅度降低手機費和通話費用,提高通話率等,但沒有從根本上渡過危機。
在此後的7個月時間裏,銥星公司及其最大的股東摩托羅拉公司一直想盡辦法,希望通過資產重組來使銥星公司擺脫財務危機。在銥星公司宣布破產保護之後兩個月,摩托羅拉公司從第三季度預算中提留了9.94億美元費用,以提高對銥星係統的儲備資金;12月中旬,摩托羅拉公司又向銥星公司注入2000萬美元的投資,但是,這些挽救措施和重組計劃均告失敗。在此期間,也曾有大約80家公司表示了收購意向,其中最有資格和能力收購銥星公司的是美國蜂窩通信巨人克雷格·麥考。2000年2月6日,麥考牽頭的鷹河投資公司準備注資6億美元到銥星公司。然而,人們剛對銥星重建信心,2月下旬卻傳出日本第三大電信公司、銥星日本公司最大的股東DDI將關閉銥星日本公司的消息,使還未走出困境的銥星雪上加霜。2000年3月15日,麥考的鷹河投資公司宣布退出收購銥星公司的談判,挽救銥星公司的最後一線希望也隨之破滅。另一個有能力挽救銥星公司的最大買主是美國國防部或美國政府。盡管它們是銥星公司的最大用戶群體之一,在冊登記的用戶已超過3000個(其中五角大樓有800個),但他們仍然見死不救。2000年3月15日,就在破產法院規定的“最後期限”即將到來之際,美國防部發言人表示:“五角大樓對銥星係統不感興趣,也無意收購銥星公司。”這使得銥星公司遭到致命打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