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8章 坐禪:解放身心(1 / 1)

坐禪也稱禪坐、打坐、靜坐、宴坐,是一個佛教術語,意思就是閉目端坐、凝神靜修。

我們知道,斷食是一件比較痛苦的事情。一個人如果強迫自己斷食,有時候不僅起不到養生的作用,甚至還可能適得其反,引起精神上的極度痛苦,使人身心俱疲。所以,在斷食期間進行精神調節,對斷食的成功與否影響極大。空腹養生的理論根據就是保持身心的平衡,所以,如果能夠在斷食的時候輔以坐禪,那麼就容易使人忘記食欲,斷食的效果就會好很多。那麼,對於坐禪,又究竟有什麼樣的要求呢?

首先,盡量選擇一個空氣自然流通、相對安靜,不容易被人幹擾的環境,同時讓心情平靜下來。如果心亂如麻,或者心情由於病痛等原因焦躁不安,就不適合坐禪,即使坐禪也不容易入靜、入定,甚於還可能會誘發更為糟糕的心情和行為。

其次,在準備坐禪的時候,最好能夠斷食。如果對斷食不能夠適應,那麼盡量飲食清淡,忌食刺激性強的食物,如蔥、蒜、酒等。每餐吃六七分飽即可,不宜吃得過飽,否則不利於人體氣血穩定運行。而且吃得過飽後,人容易昏昏入睡,頭腦難以保持清醒,不利於坐禪。

坐禪時,可以選擇一個比較厚的坐墊,但坐墊不宜太軟,因為太軟的坐墊不容易坐穩。坐禪時的坐姿有很多種,可以全結跏趺坐,也可以半結跏趺坐,也可以胡坐。全結跏趺坐也稱吉祥坐或降魔坐,是指把右腳放在左膝上,把左腳放在右膝上;半結跏趺坐是指把左腳放在右腳上,讓左腳的足趾與右膝齊,而右腳的足趾與左膝齊;胡坐就是指盤著雙腿,兩腳都貼在地上。全結跏趺坐適合訓練有素、精力和體力都較好的人;半結跏趺坐適合於一般人;胡坐則適合於身體肥胖的人和年紀比較大的人。除了這三種坐法,也可以像平常一樣,端坐在椅子上坐禪。不管選擇什麼樣的坐姿,都以自己感覺舒適為原則。

坐禪時衣著一定要寬鬆,把左手掌放在右手掌上,或者把右手掌放在左手掌上,手掌朝天放在大腿上,大約在肚臍下兩寸的部位,手掌微彎,左右手的大拇指相觸,手臂放鬆,肩稍微下垂,雙臂距離身體約兩寸,不要緊貼身體;腰背放鬆挺直,不要弓著背;眼睛微閉,眼瞼不要下垂,用意識看向丹田,即肚臍下1~3寸的部位,或者用意識看向兩眉之間。需要注意的是,血壓高的人不能用意識看兩眉之間;上、下顎鬆弛,雙唇輕貼,讓氣息能夠自由出入;舌部輕輕頂上顎,頭微微向前。

最後,保持上述姿勢,並讓心情平靜下來,慢慢進入入靜狀態。

每次坐禪的時間根據個人入定情況而定,沒有限製。初次學習坐禪的人,時間可以稍短一些。剛開始坐禪時,可能會有些不適,但是隻要持之以恒,堅持下去,必定能夠從中獲益。